潘 登
(廣西日報,廣西 梧州 530000)
一個城市良好的形象,對國家、城市所在地區和城市自身來說,都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一筆巨大的無形財富。它不僅向世人表明當地的社會發展水平和文明發達程度,而且還可以在一定區域,乃至全國和國際范圍內形成一種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輻射力,聚集起各種生產力要素,并加以組合轉化,形成城市發展中不可低估的力量[1]。作為廣西東大門,梧州市獨特的嶺南文化成為一絕,成為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大看點,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梧州城市形象的“廣度”和“維度”呢?
繼2016年后,第二屆廣西嶺南風情旅游文化周于2017年5月25日至6月2日在梧州舉行,相較于過去單一的互聯網的單獨傳統推廣方式,該市創新了宣傳方式,結合了文化旅游體育元素或主題,針對城市特色和魅力的系列精彩活動特點,融合了新浪網、南都全媒體、廣西日報、今日頭條,梧州日報社、梧州電視臺、梧州電臺等媒體各自的特點,通過網站/APP、微信、微博、H5和VR技術產品、直播、博客大V網紅自媒體等形式,進行了全方位推廣。
據統計,融媒體傳播大大提升地方宣傳的廣度和維度,曝光率和參與度更高:南都全媒體有效曝光量超過了2500萬、新浪微博“原味嶺南·古韻梧州”話題閱讀量1400多萬人、廣西日報網絡直播總觀看量100.3萬人次,吸引了區內外超80萬人游客前來,嶺南風情成為梧州旅游的閃亮名片。
媒體融合在互聯網力量的推動下,使受眾在全媒體、全終端、全功能、全天候的融媒體模式下建立起了單向、互動、社交等功能的媒體關系。媒體的自主性、個性化、移動性、互動性、智能性成為當下傳播的新標準,融入了互聯網基因的傳媒形態,在自身品牌價值與媒體公信力的優勢之上,將呈現出“互聯網+”中時代媒體嶄新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2]。地方文化旅游等品牌宣傳,只有融入到新的傳媒形態中,在自身品牌價值與媒體公信力的優勢之上,才能跟上“互聯網+”時代的步伐。
在第二屆廣西嶺南風情旅游文化周開幕前,梧州市通過不斷溝通協調,發揮各大媒體優勢,各施其能,以梧州人和龍舟挑戰吉尼斯引爆話題,進行微博、微信、互聯網推廣,并延伸全面做了文化周活動相關報道,開辟了第二屆廣西嶺南風情旅游文化周專欄,達到了很好的預熱效果。
文化周開始后,媒體紛紛跟進報道,梧州市運用紙媒、電視、網絡媒體等渠道的優勢,通過網站/APP、微信、微博、H5和VR技術產品、直播、博客大V網紅自媒體等形式,挖掘本次活動各種亮點,進行了深度傳播,最后實現了優勢互補的默契配合、傳播介質的高度整合、生產理念的深度融合的“三合”效果。
要在互聯網時代擴大輿論引導影響力,必須發揮各自媒體優勢。梧州市根據紙媒、電視、網絡媒體的特點,使用各自拿手的新型話語體系和傳播方式切入宣傳,實現快速發聲、24小時發聲,提升了傳播效率,同時又運用它們所能影響的人群和區域不同的特點,實現了優勢互補。
如在網站/APP的專題策劃上,各媒體根據自己特點各施其能:新浪網通過黃金推廣位曝光宣傳,移動端日均曝光量為643萬+,PC端日均曝光量為220萬+,“原味嶺南?古韻梧州“PC專題閱讀量達178.82萬+,迅速吸引了全國各地網友的眼球;南都全媒體通過原創以及整理的軟文共計60篇,以旗下奧一網、南都自媒體、大粵網、專題網頁等渠道傳播,總體曝光量約1760萬,很快吸引了粵港澳地區的關注;廣西日報客戶端開辟了“原味嶺南古韻梧州”專題37篇系列報道,在廣西各地反響極大;梧州正向新媒體聯系兩廣九市報業聯盟,以及區內10家友好媒體單位通過新媒體平臺,推送活動宣傳文章《今年端午,梧州都是吃喝玩樂,13項活動領跑國內最火城市》10篇次,嶺南文化周前后,梧州旅游迅速升溫。
在新媒體時代必須勇于、善于利用成熟的技術、平臺和渠道,梧州市借助微信、微博這兩個傳播介質主動設置議題。,實現在移動互聯網上更好更快的發展。
如在微博/微信的話題炒作上,各媒體話題突出,聲勢浩大,互動熱烈,共同把梧州城市品牌以及梧州旅游文化周活動推向了新臺階:新浪網在文化周期間,微博數量總計119條+,閱讀量達1454.7萬+,登上微博話題旅游榜第3名;南都全媒體的凱迪網絡在新浪微博上共發出54條微博,有效曝光量超過1800萬,近萬人參與話題討論;廣西日報新浪微博上共發布38條微博,獲得164.5萬的閱讀量;梧州日報、西江都市報、梧州零距離和梧州發布微信等公眾號持續推送關于文化周活動的微信文章,總閱讀量28萬次。
媒體融合在互聯網力量的推動下,呈現出“互聯網+”融媒體時代嶄新的生產理念,梧州市加強與各大媒體合作,也進行多方嘗試。
如過創新性極強H5/VR新技術的互動宣傳,形成豐富的交互效果和動態效果:南都全媒體總共策劃了三個H5互動產品,“速度與激情,梧州的吉尼斯”“騎鵝去梧州”“外星人尋找意中人”等,合計約22萬有效曝光量;廣西日報將旅游文化周及梧州美景美食、文化歷史,通過VR全景技術、H5等新媒體形式進行包裝,2篇H5活動攻略、7篇全景VR共獲得93.1萬閱讀量;梧州零距離和梧州發布微信公眾號、梧州零距離手機客戶端、梧州零距離網站同步推出“原味嶺南古韻梧州”H5專題頁面,內容上涵蓋了活動的各個日常安排、實用資訊,成為梧州市民游玩手冊。
如通過互動性比較強的網絡直播/自媒體的點對點傳播,梧州迅速成為全國網上熱點:新浪網通過6位新浪達人,總粉絲覆蓋數達447.5萬+;南都全媒體請了花椒和映客兩位知名網絡主播,參與旅游文化周開幕式、人和龍舟隊挑戰吉尼斯紀錄、萬人免費午餐、六堡茶文化行、梧州騎樓城等共計2天5場的直播活動,31萬網友在線觀看;廣西日報在新浪“一直播”平臺開設視頻直播節目《跟著主播游梧州》,共進行3場視頻直播,觀看量達到159.3萬。
“互聯網+”時代的媒體融合局面中,從用戶角度出發、以體驗為王,牢牢掌握住用戶的需求,是新形勢下媒體面臨的服務意識重構課題[2]。在新形勢下,地方要做好城市文化傳播,必須重構媒體形態,用客戶思維思考問題,不斷提升傳播的廣度和維度。
第二屆廣西嶺南風情旅游文化周,通過融媒體宣傳,展現了互動性更多,實效性更強,容量信息大,參與性更高4大特點。各媒體各施其能,讓梧州嶺南風情和文化旅游傳播“花開遍地”,數據顯示,第二屆嶺南文化周吸引來自桂、粵、瓊、滇、黔、港澳等地的游客80.26萬人,實現了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2.22%;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9.46%,旅游收入3.56億元。
本次活動中,南都全媒體,廣西日報新媒體以及正向新媒體,總共進行近20次的網絡直播、H5游戲,VR策劃。據反饋,互動性更強,科技手段更先進新媒體技術運用,傳播效果更廣更深,加深了大家對梧州文化旅游的認識,部分網友表示,雖然這次沒空前來,今后也會抽時間過來,為梧州旅游攢下不少游客。
融媒體傳播,傳輸速度快,覆蓋面廣,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一條新聞幾秒鐘就可以傳遍整個世界。在此次活動舉行前的新聞發布會上,梧州人和龍舟沖擊吉尼斯的紀錄重磅新聞,在第一時間就通過各家媒體微信、微博發布,很快就吸引了各方的眼球。隨后,梧州文化、梧州旅游、梧州美食等13個子活動,迅速通過微信、微博、直播等快捷宣傳可以實現同步宣傳,真正實現“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推廣。
新媒體所包含的信息非常豐富,這些信息包括與事件相關的背景信息,專家評述及廣大公眾的意見反饋等,此次也是梧州一次融媒體綜合嘗試,采取網站/APP、微信、微博、H5互動游戲、直播、VR技術、博客大V網紅等多種手段,對新媒體以及新技術的運用,海量信息快速奔跑進入大家腦中,而其大容量和無時間限制的優勢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融媒體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變革,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體平臺上發布信息、言論等,并互相進行交流,所有處于傳播中的人都可以成為傳播的主體,此次活動微信、微博、朋友圈等“自媒體”的廣泛傳播,大家參與度更高,正體現了這股強大的傳播趨勢。
地方宣傳融各種媒體優勢于一體,帶來的互動性更多,實效性更強,信息量更大,參與性更多,實現了對地方宣傳向更廣和更深發展,從而迅速樹立地方城市的品牌。
[1] 丁寧.淺析新媒體和城市形象建設的整合傳播[J].民營科技,2017(7).
[2] 王垚.讓“互聯網+”全速推進媒體融合[J].傳媒評論,2015(7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