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聰
(衡水學院,河北衡水 053000)
語言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們交換信息的載體。借助語言,可以保存和傳遞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成果。語言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語言是人們交流信息的載體,因此它必然會對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產生影響。為了記錄本國本民族的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文化,漢語言文學相應的誕生了。漢語言文學誕生的時期較早,并且已經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寶庫[1]。語言是不斷發展的,今天看到的語言是過去的發展結果。根據語音,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相識特性以及起源關系,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又可以分成多個語系。近幾年來,隨著網絡的普及,基于網絡的一種語言形式——網絡語言,走進了人們的語言系統中。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網絡語言并不是一種正規的文字,但是因為它具有趣味性強,跟生活密切相關,調侃和諷刺意味濃厚,能直觀表達觀點等的特點而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本文將從網絡語言的特征入手,探討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可能帶來的影響,尋找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漢語言文學的健康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各種終端設備進行信息交流,這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網絡語言這種新型的語言表達方式誕生了,并且隨著移動設備度普及走進人們的熱場生活。網絡語言廣義上來說是指網絡媒介所使用的敘述性和描寫性的語言,其基本的詞匯,語言規則,結構形式等跟我們日常使用的漢語基本一樣。網絡語言也指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專業詞匯,比如黑客、紅客等等。更加狹義理解的話,指網上的人們交流時說的話。人們在平時交流種,為了更加生動,形象表達自己的感情,常常使用一些網絡用語。網絡語言常常使用中英文混用的特征,例如“ I服了you”等等,這種混合運用的語言形式首先在視覺上可以增加說話者的情緒,增加語氣。同時網絡語言還具有諧音表達的特點,例如“hold住”指面對各種各樣情況能堅持住,保持信心。“神馬都是浮云”指什么都正常,無所謂。這些詼諧的表達用語都十分生動形象,可以提高了人們溝通的效率。
網絡語言是語言中的新生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2]。現代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需要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在時代的發展中得以保存、生存和發展。網絡語言相對于正式語言來說,其所受的約束較少,創造者構思更為巧妙,可以最大的表現出每個人的語言創造能力。例如,已經進入現代漢語言文學的詞匯“MP3”、“黑客”等詞匯,以及“你走先”等語言用法。與此同時,漢字,英文,數字及其之間的組合也有了新的意思,例如數字諧音“88”表示拜拜,“584”用作我發誓,“12234”表示要愛你三世,英語詞匯“MM”表示妹妹,“GG”表示哥哥,“GG”表示姐姐等,或者利用英文與漢字的組合,“I服了you”等。利用漢字,英文,數字之間的組合代替不同的意思,極大的豐富了語言的表達方式。
(1)網絡語言的出現和應用,使漢語言文學更加生動形象。受象形字的影響,網民們利用輸入法中的符號,創造了許多生動形象且詼諧幽默的網絡表情和動作,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狀態以及喜怒哀樂。例如最早在網絡語言中出現的表情符號“:)”,一個冒號加一個半括號模擬出笑臉,消除了聊天中兩人之間的冷漠感,使整個對話過程活躍起來,仿佛都能看見對方微笑的表情。這種符號使人們能清晰的了解看不見的另外一個人所要傳達出的感情,與單純的,冰冷冷的,枯燥的文字相比,更能體現出溝通中的人情味,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2)網絡語言的出現,使漢語言文學更加詼諧,添加無限的樂趣。相對年輕的網民使網絡充滿活力,他們能營造出輕松幽默的閱讀氣氛。例如當別人說你“白骨精”的時候,可能不是在罵你,而是在夸你“白領,骨干加精煉”,說你天才的時候反而可能在說你是“天生的蠢材”,這種詼諧性一目了然。與普通的評價相比,這種網絡語言更能精煉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且是不經意間“潤物細無聲”。
(3)網絡語言的出現,也使漢語言文學更加簡潔。作為信息載體,語言文字必須具備簡明精約的品質[3]。當代人們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語言簡潔是語言發展的必然要求,網絡語言能打破傳統漢語復雜的語句結構、表達方式,充分運用字母、數字、諧音等代替復雜的表達,極大的提高文字的輸入速度和交流速度,例如用“你造嗎?”代替“你知道嗎?”,“我宣你”代替“我喜歡你”等。
網絡語言打破了傳統語言的規范,對很多詞語進行刻意曲解,出現許多別字、錯字。給語言教育造成不小干擾。尤其是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們,他們經常使用手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并且學習模仿能較強,但是分辨是非能力還不足,在網絡語言的影響下,極易養成不規范的語言表達。并在寫作,日常口語中使用,逐漸失去語言鑒賞、閱讀能力。比如網民們普遍使用的詞匯“杯具”,本來是用其諧音來指“悲劇”,將名詞“杯具”用作形容詞性,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逐漸接受并運用其錯誤的詞性,養成習慣后難以糾正。再如網絡語言中“掛了”表示的是“死亡”,然而青少年在日常寫作中也開始直接使用掛了,詞匯缺乏嚴謹性,平淡無味,逐漸失去對優美文字的敏感性,嚴重阻礙其寫作能力的鍛煉,淡化漢語言文學功能在青少年身上的作用。
每一個時代的語言都是當代的知識青年創造的[4]。網絡語言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而出現,作為一種新興語言,充分展現了這個時代鮮明的特征,也展現了這代年輕人的精神文明和創造力,使人們的溝通方式更加親和有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用語也一樣,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對于網絡用語,我們應該留存那些符合語法規則,充滿正能量的語句,讓破壞語句規則、消極的語句隨著時間的消逝自然淘汰。并且在學習生活中正確引導青少年對網絡用語的使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實現漢語言文學的良性傳播跟發展。
網絡語言體系,作為一種新興的語言體系,雖然對傳統語言體系的嚴謹,規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對傳統語言體系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我們應該采用辯證的觀點對待網絡原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發揮其優勢,促進漢語言文學體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