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輝 楊 勤
(九江學院體育學院,江西九江 332005)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是體育專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含有運動運動生理學、解剖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力學和體育心理學等多學科實驗內容。它是把運動人體科學各課程融匯貫通,構成一個完整知識體系的紐帶。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把理論轉化成實踐,用理論指導實踐,做到學有所用。在科技迅速發展、資源共享和全民健身普及的今天,體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更注重實操性和應用性,因此,進行運動人體科學傳統實驗改革,打破各學科獨自實驗的教學方式,嘗試運動人體科學各學科實驗結合,使實驗形式和內容更接近實踐,從而使從事體育專業的學生更好,更快的解決相關問題。
目前,九江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基礎理論課主要包含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和體育心理學,其實驗課也與理論課相對應,采用分科教學法,即各科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完成自己的實驗,忽略了理論知識在實踐應用中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忽略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實驗課都是按流程進行,沒有設計性和創新性實驗,也很難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對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運動人體科學依然是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占主導地位,且實驗課依附于理論教學嚴重。實驗課次數和時間相對較少,經常出現理論和實驗相互擠壓課時現象,使學生對理論和實驗都相對缺少直觀理解和操作驗證,學習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且實驗課都在實驗室進行上課,多數是靜態實驗,沒有體現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的特色。這無疑禁錮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也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實踐技能得不到應有的培養,教學的效果不佳,使其在以后的知識應用中不能很快適應。
目前,九江學院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共4個實驗室,實驗設備比較陳舊,結構功能簡單。實驗室經費緊張,每年僅有少許耗材的投入,實驗設備不能及時維修與更新,更無新的儀器設備的添加,這使得實驗教學沒有及時地和社會發展適應。
運動人體科學實驗過程結合了人體安靜和運動過程中身體機能的變化,不同于其他學科中靜態物體的實驗研究,是對人體運動機能水平變化的研究。由于實驗項目的特殊性,在開放性和創新性方面,應該根據社會需要而對實驗項目的建立進行改革。
現代科學技術在運動訓練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它不僅可以使訓練的的科學化水平得到提升,而且還推動了體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和比賽成績不斷提高。對于現代奧運會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個參賽國之間的科技競爭,它不僅屬于體育科技實力的集中表現,而且還屬于是生物科學和信息科學以及材料科學等高新技術對于競技體育在領域內的干預和影響。且生活中也涌現出眾多便民高科技產品,如運動手環、電子體脂秤、電子血氧飽和度測試儀、電子血糖儀等,這些新式儀器是對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補充與更新,使實驗實現了“快”、“準”、“簡”的特性。因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無論從指導運動訓練,還是從實驗效率方面都得及時改進,才能適應當代體育的發展。
在全民健身普及的今天,健身人數呈穩步上升趨勢,九江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開設的實驗項目主要是輔助教學,而用于全民健身的指導性實驗相對較少。作為服務地方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應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應用能力,以適應社會對應用性人才不斷加強的需求。
重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加大實驗教學設備的投入
針對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中存不足之處可以選用有效地措施進行補充,通過在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的多年經驗,我們可以選用以下幾點措施進行改革實驗教學過程,讓運動人體科學這門學科可以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體育人才的培養服務。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創新能力的基礎,隨著社會發展和教材的改革,實驗設備要做到及時更新和補充。在加強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投入的基礎刪個,改革實驗教學突破“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理念,在原有的理論和實驗課程的前提下,參照實驗教學的銜接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獨立開設《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實驗課,為實驗課開設一定的課時。而本課時的主要特點是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它不僅可以將實驗內容的重復減少,而且還可以提升實驗教學的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與專業特點,大力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教師可適時地參與,加強技術上的指導和體育休閑與運動人體科學知識的傳授,并充分利用實驗室的儀器對鍛煉過程及結果進行測評、監督和評估,從而使課堂實驗教學與課外鍛煉互動互助。通過這種途徑,一方面使學生能積極地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真正應用起來,教師可根據實際應用情況,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修正;另一方面,通過課堂內外模式可對大眾健身愛好者進行運動鍛煉指導與分析,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按照實驗教材中的設計方案、步驟等完成實驗即可,學生無需自己動腦設計,只要對項目被動接受,對實驗的目的、內容和設計理念沒有深入的了解,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知識的實際應用中顯得有所不適,因此,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可以在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改革中嘗試。作為體育教育的一門專業,大部分實驗課程應該和運動訓練與競賽存在著直接關系,并且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和運動訓練中遇到問題后自己設計解決方案,并對結果進行預測和評價;在畢業論文選題上,學生也可以自行設計實驗,自己動手操作完成實驗性的畢業論文。在這開放實驗教學模式,使實驗與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創新欲望就被激發出來,進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隨著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的增加,高效在教學實踐中也更加地重視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教學方法的改革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校期間養成良好的動手實踐習慣,為走向社會和適應社會打下一定基礎。總而言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教學改革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和適應新時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