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
最近,越南外交“遠交近攻”,可謂賺足了國際媒體的眼球。3月5日,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抵達越南峴港進行為期4天訪問,這是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43年以來,美國航空母艦首次訪問越南。與此同時,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于3月2日至4日,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受到印度方面高規格接待。越南在印太地區似乎“左右逢源”,它是否成為“印太戰略”的關鍵支柱?
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這次高調訪問越南峴港,其目的有三。第一,彰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試探南海周邊國家的反應;第二,提升與越南防務合作,試圖把越南打造成“印太戰略”的關鍵支柱;其三,保護美國在南海地區的經濟利益。
雖然特朗普的“印太戰略”缺乏清晰的框架,但南海是其繞不過去的核心地帶。美國一直堅稱,南海的和平穩定、航行自由和飛行自由與美國國家利益相關。作為連接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美國毫無疑問看重其戰略價值。
當前南海局勢正在向好、向穩發展,中國和東盟正在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磋商,美國絕不甘心情愿當“南海行為準則”的看客,勢必要有所作為。在南海爭端國菲律賓與中國和好,印尼與美國版“印太戰略”不同調的背景下,越南就成為美國拉攏的一個重要目標。
越南作為南海島礁爭端方之一,其地理位置及其與中國在南海的分歧,是美國主動拉近與越南關系的直接動因之一。2017年11月特朗普訪問越南,并發表《美國越南聯合聲明》,雙方就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各項倡議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這表明,美國和越南就印太合作達成了一些共識,越南樂見“印太戰略”付諸實施。一方面,美國希望越南在“印太戰略”上,發揮更大影響力,遏制中國,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另一方面,越南則希望美國強化與越南防務合作,提高越南在南海問題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實際上,對于美國來說,發展與越南合作關系,特別是防務合作關系,可以售賣更多武器給越南,打開越南這個軍火大市場,但越南至今在購買美國武器方面沒見動靜,畢竟越南要維護與俄羅斯的關系;另一方面,越南樂見美國軍艦在其港口停靠,可以“狐假虎威”,增強其南海的威懾力。
基于美國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利益訴求不一致,加上意識形態和歷史因素,美國和越南在南海合作空間有限,更多表現為政治象征意義。
作為“印太戰略”的重要一方,印度方面在口頭上和行動上,對于“印太戰略”采取附和、合作的態度。印度希望通過“印太戰略”擴大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強化印度與印太地區國家的海洋合作,提高其海洋地區大國地位。除此之外,印度更多把“印太戰略”看成是實施“向東行動”政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越南則是其重要一環。
印度與越南擁有傳統友好關系。2007年印度和越南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16年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8年兩國建交45周年,在經貿、投資、國防安全、科學教育、文化旅游、農業等領域開展合作。其中經貿合作關系被兩國政府定位為雙邊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支柱。
在地區層面上,越南作為2015年-2018年印度與東盟關系協調國,大力支持印度的“向東行動”政策,支持印度在東盟的各項合作倡議,并協助推動湄公河——恒河合作。印度一直將越南視為該國擴大與東盟各國合作的重要支點。目前,印度正建設一條通往緬甸、泰國和越南的公路,預計2019年與越南各條公路實現對接。
這次印度總理莫迪在會見到訪的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時表示,印度繼續大力開展“向東行動”政策,旨在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合作,其中越南在此政策中扮演關鍵角色并占據優先地位。這說明,印度十分看重越南在“向東行動”政策中的地位,并把它作為“印太戰略”一個重要支柱。
雖然越南在印度對外戰略地位突出,但實際合作還差強人意,特別是與中國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2017年越南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額只有76.3億美元,而同期中國與越南的雙邊貿易額約為1000億美元。中國一直是越南旅游主要客源國,占越南外國游客的1/4強,2016年,中國赴越南的游客超過400萬人次。而由于交通原因,印度赴越南旅游人數遠遠落在中國游客人數后邊。
總之,無論美國,還是印度,如何拉攏越南,越南也不太可能成為“印太戰略”的關鍵支柱,畢竟中國與越南擁有更為廣泛的共同利益。隨著“一帶一路”逐步推進,中國與越南的合作利益“蛋糕”將會越做越大,必將超越南海分歧,構筑更為緊密的周邊命運共同體。▲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