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世吉
摘要:傳統廣電媒體進軍移動互聯網,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必須從平臺、體制、機制、內容、形式、運營諸多方面積極創新,才能快速提升廣電融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
關鍵詞:廣電媒體 移動互聯網 融合 創新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順應移動化大趨勢,強化移動優先意識,實施移動優先戰略。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17年上半年,移動通信用戶規模超過13.6億,其中4G用戶達8.9億,占移動用戶總數比重達到65.1%。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作出深刻闡述,強調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廣電媒體也大致經歷了傳統媒體建設新興媒體、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互動發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三個階段,現處在媒體向著移動互聯網融合發展階段,基本都已經完成微信微博、客戶端和網站等新媒體矩陣搭建,正在推進以手機屏幕為終端的移動互聯網為重點的融媒體平臺發展。經典案例和成功經驗的實踐說明,平臺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運營創新是廣電媒體順利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助推器。
平臺創新是技術保障。移動互聯網以其便捷性、普適性、智慧互動性、社交化等突出優勢深受廣大受眾的喜愛。打造移動傳播矩陣,不僅要發展新聞客戶端、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手機報、移動電視、網絡電臺等移動傳播載體,把傳統媒體融入移動傳播領域,為民眾提供豐富的廣播電視節目、新聞資訊、政務信息。眾多成功的手機客戶端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運用到平臺構建之中,為用戶提供實時公交(地鐵)、查周邊、健康咨詢、天氣、教育、招聘、號碼通、社交娛樂等二三十種生活實用信息和應用服務,整合眾多的實用生活工具,完善用戶簽到、統計分析功能,開啟了以手機為終端的充滿人性化、智能便捷、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的移動化生活方式。這個運營平臺與官方網站等媒體共同用一個后臺數據系統,分屏呈現,從而實現電視、電腦與智能移動設備等終端的內容同步觀看,構筑一個功能強大、可擴展、開放并管控便捷的移動業務融媒體全覆蓋平臺。這樣就能有力擴大覆蓋人群,加速品牌推廣,強化用戶意識,優化使用體驗,實現精準推送,提高平臺粘合力。然而,這個平臺建設投入大、技術要求高,各個地方、各家媒體都單獨投資研發、建設或購置這個系統,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投資,況且各地的移動互聯網和融媒體競爭交集不多。可以考慮在全國或其他省市建立合作共享機制,把功能完備、技術先進、體驗良好的系統推廣運用起來,既節約資源和經費又縮短制作周期,提高效率,可謂一舉多得。
體制機制創新是發展關鍵。只有打破體制機制障礙,讓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才能讓全社會優質的技術、人才、資本注入媒體發展中來,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現在很多廣電媒體都通過購買、合作、借船出海等辦法克服人才匱乏、技術力量不足的困難,搭建了移動媒體矩陣,優化了新聞信息生產和新媒體運行的體制機制,推出了許多創新舉措。“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為眾多媒體采用,通過打造全媒體新聞平臺“中央廚房”,建立了內容豐富、形態各異、載體多樣、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江蘇無錫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融合發展采取的措施是:前端采集一體化,后端發布多樣化,整合了全單位的技術系統和網絡,實現跨媒體的生產系統互聯互通和協調合作、資源共享。他們在全臺培訓了40多名全媒體記者、編輯、主持人,實現了廣播、電視、報紙、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六位一體的采編、發布隊伍和工作體系,稿件根據媒體特點安排播出和發布。如《政風面對面》節目周一周二在網站、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發布征詢意見建議和問題的信息,周三廣播直播解疑釋惑,周四周五報紙跟蹤報道,周六電視直播網站同步播出。策劃的主題活動、大型活動更是全媒體互動,多渠道全方位直播,把媒體的影響力做到最大、做到極致。吉安廣播電視臺圍繞手機客戶端“愛吉安”運行,成立了全媒體采編中心,在全臺采編隊伍中推行“一崗雙責”制度,要求記者、編輯在新聞采編過程中,既要按照自己所在中心或欄目的要求完成傳統媒體的稿件或節目,還要根據內容性質,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編輯制作新媒體需要的信息或節目,確保完成融媒體上稿傳播任務。并根據媒體特點、制作周期制定了發布信息、節目的時間和順序,一般性的新聞類資訊和節目各個媒體發布的順序依次為:新媒體(包括手機客戶端、網站、微信、微博等)優先發布,廣播電臺各個頻率次之播出,再是電視頻道和欄目播出,最后為廣播電視報刊發表,任務合并納入各個中心和欄目采編人員每個月的業績考核。重大節目則全媒體同步聯動,同時發布和播出,形成高密度轟炸式的新聞熱點效果,構建了高效的采編流程和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移動互聯網平臺新聞采編的時效性、準確性、豐富性,也提升了受眾對重點新聞信息的關注度,許多熱點資訊的點擊率超百萬。
內容形式創新是根本。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是媒體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也是媒體保持活力的重要支撐,優質內容是媒體的立身之本。廣電媒體有信息資源優勢,但新聞資訊生產還要根據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和要求積極創新,要重點在“新”“微”“快”三個字上下力氣。“新”就是要改變傳統新聞從寫作到審核再到發布存在的模式化傾向,創新報道方式和內容表達,豐富呈現形式,推出各種樣式和形態的移動新聞產品,如直播新聞、互動新聞、個性新聞、可視化新聞、大數據新聞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微”就是要多提供短小精悍、以小見大、微言大義的信息,要善于運用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微動漫、微連線等方式,多做微調查、微追蹤、微真相、微現場、微評論、微活動,方便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快速傳播,讓受眾知微見著。“快”就是要突出新聞的鮮活快捷,搶占第一時間、突出第一現場,即時采集、即時推送,快速做出反應,迅速送達用戶,在傳播中搶得先機,并發揮融媒體的交互性、全息化、同步傳播的特點回應網民的關注,使整個媒體更具親和力和影響力。江蘇廣播電視臺的手機客戶端荔枝新聞是創辦較早的新聞類手機客戶端,為充分整合新聞資源,豐富媒體的新聞資訊內容,他們將全臺500多名記者、1000多名特約記者通訊員和全省三千多名熱心網民整合,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融媒體采編隊伍,確保了每遇重大事件總有他們的采編人員或特約記者、通訊員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辦了18個信息發布欄目和5個功能性欄目,每天發布比較有含金量的信息100多條,《在現場》《真相帝》等眾多新聞欄目在省內外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好評,較好提升了新媒體的時效性,樹立了權威性客戶端,在三年不到的時間里已經發展用戶500萬,進入全國前十強。由此可見,無論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創新內容和形式、吸引受眾眼球都必須恪守新聞真實性原則,為用戶提供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新聞信息,也只有守住準確、權威底線,把準方向、導向正確,快捷、高效地傳播才能為媒體融合增添新優勢、新活力。
運營創新為融媒體和移動互聯網增添活力。廣電媒體從走進融媒體和移動互聯網之時起就要應對起點低、無門檻、市場競爭激烈的自媒體、社交平臺和網站等新媒體的挑戰,因此必須順應潮流迎接競爭,改革現行的傳統媒體管理模式。智慧無錫運營部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格局,內部分四個部門運行,即產品部、企劃部、技術運維部、行政部。產品部履行媒體資訊采編和節目制作的職能,企劃部承擔活動策劃、運營推廣職責,技術運維承擔著系統維護、運行保障、程序編寫、系統制作和美工職能,行政部負責后勤保障服務職責,每項工作都根據活動效果、持續時間、瀏覽人數、粉絲增減、產品數量等多方面的數據計算分數,每月制定一個基準分值,超過基準分值任務的每分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多勞多得,優勞優酬。這調動了每個員工的積極性,還吸引了許多優秀人才加盟到團隊里來。事業性質、企業管理的模式在各地廣電媒體融媒體運營中得到普遍推廣,一些媒體通過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優化服務,建立平臺簽到、積分、福利等用戶激勵機制,實行下載和推廣有獎,增強媒體親和力,提升吸引力,快速提高粉絲量和媒體的市場價值,促進平臺的盈利水平提升,搞活運營,廣電融媒體和移動互聯網平臺效益顯著提高。
改革永不停步,創新再造輝煌。只要廣電媒體人在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征途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奮勇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一定會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充滿收獲的喜悅。
(作者單位:吉安廣播電視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