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越香
摘要:文章從消費稅的概念及其特征、現行消費稅存在的問題、營改增下消費稅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對消費稅改革的建議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營改增;消費稅;稅制改革
一、消費稅及其基本特征
消費稅是指對某些特定消費品或特定的消費行為按照消費流轉額征收的一種商品稅。其征稅范圍具有選擇性。我國消費稅在其征收范圍上根據我國產業與消費政策要求僅選擇部分消費品進行征稅。平均稅率水平較高且稅負差異較大。由于消費稅對收入公平等的特殊調節作用,也為充分彌補我國稅收收入,消費稅的稅率一般來說比較高,同時由于國家對不同產業項目的政策不同,針對不同的征稅項目,消費稅稅收負擔差異也比較大。
消費稅根據國家政策對不同的稅目設置不同的稅率,充分展示國家的政策需求,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
二、我國現行消費稅存在的問題
(一)主要在商品生產及委托加工環節征收,不利于稅收收入功能的實現
我國消費稅具有單一環節征稅的特點,在現行的14個稅目中,除了金銀首飾等在零售環節征稅、卷煙在批發環節加征一道從價計征的消費稅以外,其余均在生產、委托加工環節征收,這種征收方式容易造成少數企業通過轉移定價等辦法減輕自身納稅義務,為稅務日常管理帶來不便,若此環節發生漏稅等情況,在以后環節無法進行彌補。目前我國消費稅的應稅消費品在生產與批發、銷售環節存在較大價差,直接導致了消費稅稅收收入的流失,削弱了國家對此行業收入的調節力度,對消費稅稅收收入增長有著直接影響。
(二)消費稅對收入分配及環境保護的直接調節作用不夠明顯
我國消費稅共有14個稅目,從征收范圍上來說體現了加強環境保護、節約資源與合理引導消費、調節收入分配這兩個重點。但實際上,我國國內消費稅收入大多來自于卷煙、小汽車等幾個稅目,其他幾項例如木制一次性筷子收入較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消費稅主要是通過設置不同的稅率來間接實現收入分配的調節。同時類似垃圾袋、一次性快餐盒等容易給環境造成污染的大眾消費品并沒有列入我國消費稅的征稅范圍,這也影響了消費稅對環境保護方面的調節作用。
(三)征稅范圍不夠合理,存在消費稅調節盲區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正不斷發展完善,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相對富裕人數增長速度較快,這些變化使我國奢侈品的年銷售額正在不斷刷新。但由于目前國內奢侈品價格普遍高于國外價格,導致國人海外奢侈品消費量較大。同時,對于別墅這類高檔商品住宅,雖然近年來國家對其進行了控制,但成交量依舊具有一定規模。對于此類消費對象主要屬于高收入人群的消費品來說,對其征收消費稅并不會對產業造成影響。而目前我國許多奢侈品及高檔消費品并未被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這造成了我國稅收收入的流失,同時也不利于我國消費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同時部分以前被認定為高檔化妝品的產品目前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般日用品,對其征稅不利于國家調節消費結構,擴大消費需求的要求。因此目前我國消費稅仍然存在一定的調節盲區。
此外,部分消費稅稅目失去調節意義,存在重復征稅問題;部分消費品稅率設計不夠合理,弱化了消費稅的調節功能。
三、對消費稅改革的建議
(一)要充分體現消費稅特征的“三位一體”
目前我國消費稅主要包括籌集財政稅收收入、調節國民收入分配以及糾正負外部性這三項主要功能,因此消費稅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尚不完整,初次分配完全公平、公正尚未做到,所得稅體系與稅務管理系統尚不完善。因此,在對我國的消費稅進行功能設計時,既不能像發達國家一樣僅包含補償功能,也不能像貧窮國家一樣只有單純收入功能。我國消費稅應該充分發揮其特殊調節作用,全面發揮籌集財政稅收收入、調節國民收入分配以及對糾正負外部性的功能,做到“三位一體”。目前,我國組織財政稅收收入還需要依賴間接稅,在無法完全依靠直接稅調節收入分配、補償外部性以及保護環境資源還不夠的情況下,消費稅的多功能特征就更加具有必要性。因此,為了充分展示現階段消費稅的“三位一體”的特點,我國消費稅需要在稅基、稅率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與設置,增加消費稅的比重使其充分發揮籌集財政稅收收入、調節國民收入分配以及糾正負外部性這三項功能。
(二)要反映“動態演進”的變化規律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國稅制也應當根據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時期出現的問題合理的進行稅制改革。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更加重視經濟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因此,如何糾正負外部性也成為了當前十分具有討論意義的問題。由于消費稅可以對社會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外部性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糾正,為充分發揮消費稅的功能,動態調整消費稅征稅范圍有利于我國稅制的完善。
首先,我國現行消費稅雖然具有糾正外部性這一功能,但總體來說,發揮的作用比較有限并且與保護環境資源相關關系不顯著。因此,消費稅改革應考慮是否可以通過擴大消費稅稅基,對環境污染嚴重或資源緊缺型產品進行征稅以促進節約能源消耗、保護環境資源。對于這一點,稅收決策部門可以通過課稅對象產生的外部性大小、能獲得的收益有多少等,在進行充分的了解與分析之后科學設計稅率。其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所得稅制度的不斷完善,消費稅的收入分配功能也應適時地進行調整。有研究表明提升消費品的銷售價格會影響消費者、特別是位于收入底層消費者的消費。商品價格的提升會導致消費者減少甚至停止消費。然而,對于中高等收入人群來說,價格升高所引起的消費量減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同時也可以通過尋找替代品來彌補價格的提升,對其征收消費稅會包含在其個人消費支出中,從而增加整體的消費支出。我國目前中產階層占總人數比重較低,大多數奢侈品的消費者屬于富裕階層,對奢侈品征收消費稅有利于調整收入分配結構。
(三)要突出“共同富?!焙诵膬r值觀
突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同富裕”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對高消費產品和行為進行合理的選擇以及稅基和稅率的確定,同時還需要加強征收管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與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國民收入水平與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也有一些問題開始出現,尤其是有關收入與社會分配方面。如果將消費人群按收入分為富裕、相對富裕、貧困三等,對收入位于前兩等的人群征收消費稅,便可以體現收入分配的累進性。同樣,如果將消費產品或行為分為高等奢侈品、奢侈品、生活必需品,對高等奢侈品征收消費稅也可以體現收入分配累進性。因此,在以所得稅為主的直接稅體系尚未健全,還不能完全由所得稅來進行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的條件下,消費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收入分配。同時對高消費產品與行為進行征稅,不僅能夠為國家籌集足夠的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緩解分配不公,而且有助于引導人們理性消費,減少資源浪費,促進環境保護,樹立良好社會風氣,體現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
四、結論
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推進,我國稅收制度必將迎來一個嶄新的起點,同時也為消費稅改革帶來了有利契機。作為一項輔助性稅種,消費稅的功能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其他稅種,注重與其他稅種之間的配合。消費稅的基本作用是組織財政收入,在此基礎上其特殊調節作用應進一步突出促進節能減排和引導理性消費兩大調節功能。借助“營改增”帶來的新一輪稅制改革的契機,調整消費稅的征稅范圍,調節消費稅的稅率結構,不僅可以完善我國稅制結構,也可以加強和改善民生。
參考文獻:
[1]劉靜,陳懿赟.我國消費稅的發展現狀及改革思考[J].商業時代,2013(02).
[2]宋鳳軒,李少龍,等.“營改增”背景下消費稅“擴圍”和“調整”的改革建議[J].中國財政,2014(05).
[3]許安拓.我國消費稅制度改革的方向[J].中國財政,2012(20).
(作者單位:上海市錦誠國際船務代理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