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
摘要:市場經濟的強大推動力,對鐵路非運輸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極大地促進了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實施,并成為鐵路非運輸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備受企業內部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加強財務集中管理建設,有利于提高風險防范的能力和水平,避免潛在性風險的出現,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轉。本文主要針對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管理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幾點針對性地建議,以供相關人士的借鑒。
關鍵詞: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管理
目前,加強財務集中管理建設是鐵路非運輸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企業發展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規避和防范風險的重要手段。鐵路管理機制的不斷改革,市場競爭局面變化莫測,鐵路非運輸企業要想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高度重視財務集中管理這一問題,為企業發展籌備充足的資金,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實現財務管理集中化建設目標。
一、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資金管理效率有待提升
一些鐵路非運輸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資金管理效率低下問題,資金管理尚未形成較為集中化的狀態,資金短缺現象經常出現。一些企業法人在資金使用過程中,資金分散占用現象比較嚴重,在募集投資時是比較隨意和盲目的,在決策上摻雜了較多的個人色彩。對于鐵路非運輸企業來說,對鐵路主業發展的依賴性比較大。要在企業發展中對較多的流動資金進行調劑,控制好資產負債率。債權債務數額的比例要合理控制,一旦出現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水平較高的情況時,會嚴重影響資金結算進行,極容易出現資金短缺現象,存在著較多的安全隱患。
(二)缺少較為完善的財務監管措施
在鐵路非運輸企業中,財務集中管理可以有效確保資金的合理流向,充分了解企業財務資金的變化情況,確保資金管理有章可循。然而,一些鐵路非運輸企業的監管力度嚴重缺失,在管理理念和技術運用上存在著較大的滯后性,大量資金閑置問題屢禁不止。尤其在應收賬款的監督與管理過程中,極容易出現呆賬和壞賬問題。
(三)缺少較強的財務抵抗風險能力
現階段,鐵路非運輸企業涉及的種類比較多,在管理中存在著眾多潛在性的風險。結合不同程度的內容,財務風險的發生程度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企業運行發展過程中,風險是比較分散的[1],風險集中管理程度并不高,集中式的風險管理有待提升。由此可見,必須要加強財務集中管理的實施,不斷提升企業抵抗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將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
(四)缺少稅收籌劃
稅務籌劃在鐵路非運輸企業的地位不可估量。現階段,鐵路非運輸企業在稅務籌劃方面,集團內部尚未實現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造成了所屬困難企業的虧損和盈利企業的利潤,導致企業嚴重的稅負增加。同時,一些鐵路非運輸企業沒有深入研究相關的稅務政策,很難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企業稅務成本沒有得到有效降低。
(五)存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
1.投資資金短缺
鐵路非運輸企業投資發展的資金籌集方式主要包括權益性籌資和債務性籌資等。要想加快實現鐵路非運輸企業發展規劃目標,對投資資金的需求比較大。根據現行的投資渠道來看,現有籌資能力僅僅占中需求的一半以上,所以鐵路非運輸企業投資發展能力嚴重不足。
2.經營資金短缺
鐵路非運輸企業往往得益于鐵路運輸主業的優勢而發展起來的,諸多分公司設置較為規范,注冊資本資金難以落實下去。首先,流動資金先天不足,鐵路非運輸企業有著較高的整體資產負債率。其次,各個公司之間資金資源難以調劑,債權債務數額始終停滯不前,資金短缺問題非常嚴重。
二、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具體建議
(一)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模式
現階段,財務統收統支的總部管理模式、結算中心的總部管理等是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重要模式,不同模式的結算方式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對于總部財務統收統支模式來說,可以進行總部的集中審批,在分子公司建立獨立的結算賬號,通過獨立結算,完善財務管理。同時,財務公司模式可以協助企業提供財務融資服務,以便于實現款項的收付,這與財務集中管理的目標相一致。
(二)完善財務集中管理制度,改進財務集中管理手段
1.市場局勢變化多端,鐵路非運輸企業要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相關措施,避免出現財務核算的滯后現象。鐵路非運輸企業要在法律法規制度的規范下,開展財務管理,自上而下地對財務內容進行管理,為企業贏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2.加快信息系統的構建,可以實現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系統與金融系統的無縫對接,做好信息交換工作。企業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強化業務往來[2],確保企業財務管理能夠順利銜接到整體金融環境之中。通過網上銀行等網絡信息技術,以此來進行網上資金交易,可以第一時間處理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滿足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
此外,鐵路非運輸企業要在內部積極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集中整合企業內部決策系統與咨詢系統,進而借助信息系統來指導和協助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三)加大風險防范和管理力度
科技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必須要高度重視鐵路非運輸企業的潛在性財務風險。在風險管理機制建設下,要加快構建風險預測預警機制,樹立高度的風險防范觀念。比如:在資金集中管理的風險中,對于借貸風險而言,可以將風險轉移到集團公司,將分散的風險集中化,開展集中式風險管理,進而有效減弱財務風險。并且要積極設置風險預警指標,進一步強化預警機制建設,避免財務風險的發生和蔓延,確保財務集中管理工作效率的穩步提升。
(四)實施集中式稅收籌劃管理建設
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要爭取享受到稅務優惠的相關政策,尋求稅賦下限,將企業稅負降至最低。因此,鐵路非運輸企業要加強稅收籌劃,對企業財務稅收進行合理規劃與設計,旨在實現減少稅負的目的。并在整體上嚴格規范納稅行為,還要充分考量企業性質和納稅人身份,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合理納稅籌劃。定期組織企業財務人員進性稅收政策的學習,實現集中式籌劃目標。
(五)實行資金集中管理
對于資金短缺這一問題來說,要想充分發揮出資金的整體運作效益,必須要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建設,進行內部往來資金有償占用考核,具體來說:
1.加強資金預算管理建設
要應用好編制貨幣資金流量計劃方式,確定貨幣資金的供給與需求情況,對資金進行籌集和調度,實現利用資金繳撥成本費用的目標。在資金繳撥方式中,要重點考慮資金預算和成本費用支出預算[3],收支兩條線方式適用于物流企業資金,而扣款方式適用于非物流企業資金。
2.實行內部往來資金有償占用考核
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無度占用現象,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與配置,及時發現出現的資金矛盾問題,并采取可行的治理辦法來加以解決。鐵路局集團公司要按照經營項目核算正常結算資金,實施資金有償占用考核。其一,在定額資金占用方面,要進行相應的獎懲機制,做到節約獎勵、超占付費。其二,一倍以內要按照90天借款利率收取占用費,超出一倍以上要按照12個月借款利率收取占用費。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財務集中管理建設勢在必行,對鐵路非運輸企業的影響比較大,是企業平穩運行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更好地順應鐵路事業改革的發展趨勢。因此,要實施好財務集中管理模式,不斷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出財務集中管理優勢,進而實現鐵路非運輸企業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解偉霞.鐵路非運輸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探討[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4):174-175.
[2]邢丹華.關于實行財務集中管理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15):248.
[3]董議論.鐵路非運輸企業實行財務集中管理問題探析[J].西部財會,2016(07):47-49.
(作者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