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民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選礦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因素,即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材料成本、電力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通過因素分析分別從原礦性質控制、質量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電費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項目實施控制、間接費用控制和預算管理控制等方面入手實施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以達到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
關鍵詞:選礦企業;成本費用控制;措施
選礦企業主要從事原礦石的破碎和浮選作業,處于礦物加工的核心環節,主要承擔精礦產品的組織生產工作,生產工藝包括碎礦工藝、磨礦工藝、浮選工藝、精礦脫水干燥工藝、尾礦輸送工藝,屬于流水線作業,發生的選礦成本費用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包含鋼球、襯板、選礦藥劑及設備維修和生產維護消耗的其他材料備件費用)、電力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等項目,為了更好的管控選礦作業中的成本費用發生,結合實踐就選礦作業過程中的成本控制要素和控制措施做以分析研究。
一、選礦作業過程中成本費用控制的關鍵因素
我國選礦企業雖然生產工藝各不相同,但其成本費用無外乎是由材料備件消耗、動力電費、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幾個方面構成,下面結合我國某大型有色選鉬企業的成本結構,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其成本費用控制的關鍵因素。
(一)材料物資消耗的控制,材料物資費用占選礦總成本的20%,主要包括定額材料和非定額材料兩類,其中定額材料占選礦總成本的14%,主要包括襯板、鋼球、水及各種選礦藥劑,主要受礦石性質變化影響,即原礦品位高低、礦石硬度大小和含雜高低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定額材料和選礦藥劑的消耗用量。非定額材料主要包括備品備件和其他材料,包括除定額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和備件,占選礦總成本的8.5%,主要是發生在設備計劃檢修、應急維修、生產作業現場維護及員工勞動保護等方面的材料備件消耗,成本彈性較大,也是選礦作業過程中難以控制的成本要素,主要受設備檢修計劃的準確性、備品備件質量及非計劃停車造成的事故成本等因素影響;
(二)動力電費的控制,電費成本占選礦總成本的20%,對整個選礦成本舉足輕重,然而電費成本控制的重點是用電單耗和綜合電價,影響用電單耗的主要因素有處理礦量、設備綜合運轉率、球磨機臺時效率、尾礦輸送及生產供水等諸多因素;影響綜合電價的主要因素包括通過合理確定設備開停車時間,實施避峰用電,進而達到降低用電單價的目的。
(三)人工成本費用的控制,人工成本費用占選礦總成本的37%,比重最大,由基本工資和效益工資組成,其中基本工資執行地方政府和行業工資標準,效益工資與經營績效掛鉤,費用相對比較固定,成本彈性較小,成本費用控制空間相對較小,屬于選礦作業過程中的剛性成本支出。
(四)制造費用的控制,制造費用占選礦總成本的23%,其中可控費用所占比重為7%,主要以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廠內零星工程費用、特種設備修理費、電機修理費、修車費、運輸費、排污費、差旅費、機物料消耗、職工保健、降溫費、取暖費及節日活動經費等項目為主,對選礦成本有較大影響。
(五)業務外包費用的控制,業務外包主要是企業為了集中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生產作業活動中的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具有一定專業實力的供應商,以提高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也是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主要通過與作業量掛鉤來控制。
(六)原礦品位降低會對選礦成本造成較大影響,在選礦工藝不變的前提下,如果原礦品位降低,即礦石中金屬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即使選礦作業時間相同,處理礦量也相同,也不能產出正常水平下的精礦產品,會導致產量下降,產品單位成本升高,不力于成本控制。
(七)礦石性質變化也會對企業選礦成本造成較大影響,如果礦石含雜較高,硬度大,在固定投入不變的前提下,如人工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和間接費用不會因礦石性質變化而變化,同時,為抑制礦物雜質,會導致選礦藥劑使用量增大,增加選礦成本。礦石硬度增大會降低磨礦效率,增加鋼球消耗和襯板磨損程度,同樣會增加選礦成本費用,減少精礦產出。
二、選礦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措施
(一)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優化工藝流程,不斷提升原礦處理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規模效益,以降低處理礦石單位成本。嚴格考核各作業區域的生產技術指標,獎優罰劣。加強崗位操作,推行標準化管理,降低礦石粒度,及時調整油藥添加,合理降低選礦藥劑用量,不斷提高選礦實際回收率,以增大產量,降低浮選成本,確保礦產品達產達標。
(二)強化質量管理,杜絕因產品質量過剩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合理控制精礦產品出廠質量,以滿足顧客和下游工藝生產需求為導向,引導產品生產,針對高原品礦石生產,應及時調整工藝,少選礦藥劑用量,降低磨礦和浮選時間,以提高精礦產量,降低產品單位成本。
(三)加強設備維護保養,確保穩定、高效、經濟運行。按照經濟運行的原則,繼續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的性能,備品備件單耗控制在計劃之內。對于設備非易損件,應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嚴格控制非易損件的發生,對非易損件的損壞要按照設備事故進行處理。通過實現設備穩定、高效、經濟運行,提高綜合運轉率、設備臺時效率,降低運行費用,為經營活動創造條件。
(四)強化物資管理,嚴控物資采購成本,確保物資采購質量,降低物資消耗。近幾年,受國內物價上漲因素影響,企業物資采購成本逐年升高,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可結合實際需求推行集中采購和廠家直購,也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網購,以降低物資采購成本,保證物資采購質量。
嚴控生產過程中的物資消耗成本,對生產活動中發生的單項大額材料消耗實行以產定耗,如鋼球成本,占選礦總成本的2.5%,采取按噸處理礦量單價結算,以確保鋼球質量,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鋼球消耗成本。對影響選礦工藝的各種藥劑消耗,實行定額管理,結合礦石性質按單耗考核控制。對維護生產正常運行的非定額材料和備件消耗實行總額控制,通過劃分作業單元和設備機臺,形成最小成本單元,明確目標責任,制定保障措施,實行標準成本控制。endprint
(五)強化用電管理,及時根據生產工藝調整,做好調荷節電和避峰用電工作,以降低電費成本。企業可根據生產工藝的變化和調整及時采取調荷節電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工藝變化對電費成本造成的影響。對間歇性開車的生產設備,可通過盡量延長低峰開車時間,合理安排平谷開車時間,壓縮高峰開始時間,實施避峰用電,以通過降低電費單價來實現減少電費成本的目的。
(六)業務外包也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業務外包費用主要通過市場競價和價格談判的方式來確定,以單位工作量計價的方式促進供應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質量,以確保生產作業活動高效平穩運行,最大限度發揮規模效益優勢。
(七)加強工程項目費用管理,嚴格執行項目預算,規范履行工程項目招投標程序,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工程施工對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的影響??茖W、合理、系統地安排工程項目的實施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嚴格控制工程項目費用,盡可能的縮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項目實施過程對產能的影響,為做大產品產量創造條件。
(八)嚴格執行各種間接費用的逐級審批制,控制間接費用支出。間接費用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間接支出,本身不產生經濟價值,屬于非增值作業,且費用的發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企業可通過費用預算和逐級審批制度,進一步壓縮非增值作業費用,對修理費用、電話費、排污費、運輸費、降溫費等實施目標費用控制,責任到人,考核兌現。
(九)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施以成本控制為核心,以產能提升為目標的預算管理模式,明確控制目標,制定保障措施,通過預算管控降低各項成本費用。從計劃、消耗、控制、考核、分析等過程入手,層層把關,嚴格控制,切實做好事前有成本預測,事中有控制措施,事后有分析考核。確保預算的嚴肅性、有效性,切實形成目標成本的保證體系。
目前,我國選礦企業的成本管控方法很多,形式多樣化,指標差異化,但其宗旨都是通過不斷優生產化過程控制來提升產能,降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消耗,以達到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為企業增收創效提供基本保障。但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選礦企業受地理條件限制,觀念轉變,基礎管理薄弱,或人才制約等因素影響,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控模式還比較守舊,隨機性較強,管理相對粗放,距國際或國內行業標準化生產成本過程控制管理模式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單位: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