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奇
摘要: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企業的銀行信貸融資存在較大的困難,銀行為了避免信貸融資中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難以實現與企業的商業信貸融資配給,這就使企業轉向一種以“軟信息驅動”的商業信用融資模式,它相較于銀行的“硬信息驅動”的融資更具有優勢,為此,成為了企業外源性融資的重要渠道和途徑,要重點分析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因素,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企業;商業信用;融資;影響因素
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限制企業發展的瓶頸,其本質原因在于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因而商業信用則以其“軟信息驅動”的形式成為了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和途徑,成為了與證券直接融資、銀行間接融資并列的“第三條融資渠道”,對于企業來說是極其有效的解決融資難問題的舉措。為了更好地充分發揮商業信用在企業融資中的應用效果,要全面分析影響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各種因素,為企業提供聚財、生財的通道,極大地緩解了企業信貸約束和信貸配給。
一、商業信用融資相關概念分析
企業之間所發生的一種短期借貸關系就是商業信用融資,主要體現為企業在商品交易中貨物和資金所形成的間接信用行為。雖然說商業信用的存在時間較久,但是人們對其重視的時間卻并不長。隨著信息經濟的高速發展,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越發注重商業信用融資的價值,商業信用的參與主體是工商企業、客體是商品資本,是一種直接的契約、交易和借貸關系,包涵有商品的買賣行為和借貸行為兩種,是在產業資本循環周轉過程中一定階段的商品資本,是在非金融企業的商品交易過程中賣方給予買方的延期支付,如:商品的賒銷、預付貨款等,實質上是一種短期的借貸關系,在實踐操作中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離。概括而言,商業信用是企業之間的借貸關系,對于債務人而言是一種資金來源,對于資本提供者而言是一種投資活動,是隨著商品交易而產生的,沒有銀行、金融中介機構的參與,呈現出“自然性”的債權債務關系。
商業信用融資主要源于企業的融資性動機,通過商業信用融資可以快速高效地獲取信息,并在對客戶進行監督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提供商業信用的上游企業,還可以對下游企業產生較強的控制力,避免企業遭受經濟損失。另外,商業信用融資還可以極大地強化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將上下游企業緊密地鏈接在一起,具有比銀行的硬約束更為優勢的效能。加之上游企業對于客戶所處的行業非常熟悉,可以優勢處置原材料等產品,以減少自己的損失,具有財產挽回優勢。
二、影響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因素分析
(一)組織層面的影響因素
1.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在企業融資中的關系影響。由于存在極其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和問題,銀行要規避信貸配給中可能存在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因而主要是采用市場利率的方式進行放貸,這就使企業的融資渠道極其受限,不得不尋找另外的融資渠道和路徑,而企業間的商業信用則成為了企業外源性融資的重要來源,由此可以看到,在企業之中存在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負相關關系,并且可以從與銀行的合作次數和合作時間進行了解和獲悉。
2.企業規模及其歷史的影響因素。在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過程中,企業自身的規模及其成長歷史對于商業信用融資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相對來說,大企業相較于小企業而言擁有更多的商業信用融資渠道,顯現出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其應付賬款的比例也相應提高的正相關關系,這也證實了企業規模對于商業信用融資的較大影響,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商業信用融資的“規模歧視”。當然,這也顯示出企業商業信用融資與企業間的商業信用信息不對稱之間的關系,規模較大的企業相較于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擁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可以在遭受經營風險中通過其他途徑解除困境,也有更多的資產進行抵債,而規模較小的企業明顯在這一方面就處于劣勢,因此,規模較大、成長歷史越長的企業相較于小企業而言能夠更多地獲得商業信用融資。加之,企業成立的時間越長,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在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前提下,上游企業可以更為全面的了解客戶的所有信息,從而也相應地增加了企業所獲得的商業信用融資。
3.企業組織環境及其經營情況的影響因素。企業的組織環境涵蓋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任關系及合作程度,當企業之間的組織環境的信任程度越高時,其獲得商業信用的幾率就越大,顯現出企業組織環境信任度與商業信用融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同時,企業的經營情況大多以企業創新水平、企業凈利潤增長率等指標進行衡量,當企業創新水平及凈利潤增長率越高時,企業的發展勢頭良好,不會僅僅依賴于短期的、小額的商業賒購,而會尋求和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因而顯現出企業經營狀況與商業信用融資之間的負相關關系。
當然,除了上述組織層面的因素之外,還有企業投資機會、企業所處行業、現金流、財務杠桿等方面的影響因素,這些數據量化的“硬信息”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而大多數企業通常難以完整、準確地提供或公開這些數據,這就影響了企業之間的商業信用度。為此,下面我們還要從“軟信息”的因素和層面,進行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分析。
(二)個人層面的影響因素分析
1.企業主個人價值觀的影響因素
企業主的個人價值觀是在自身實踐中形成并秉持的基本信念和追求目標,由于企業主大多是企業的管理者和企業所有者,具有雙重的身份,他們的個人價值觀對于企業決策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和影響。在中國長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浸潤之下,大多數企業主都有著重“禮”、“義”而輕“利”、“欲”的價值觀,這種儒家價值觀對于的經營決策行為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可以從綜合方面、儒家文化方面、情感方面、道德準則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我國企業主的個人價值觀,企業主自身的價值觀、風險偏好、對控制權的欲望、社會規范、經驗等個人因素都會影響融資決策。同時,當企業主提供的財務信息清晰和完備的條件下,企業主的文化特征對于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較大,通常來說,企業主的高官僚主義文化特征對信貸員的影響最大;其次是企業主的個人主義特征;最后則是企業主的集體主義文化特征,它對信貸員決策的影響最小。
2.企業主的性別、年齡、學歷等因素對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企業主的性別、年齡、學歷是用于研究個體行為的變量組合,對于企業商業信用融資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來說,男性企業主由于其經營的時間較長,積累的人脈較廣,行業內的信任度較高,通常比女性企業主具有更多的商業信用融資優勢,這種男性居于主導的經營地位也使之具有融資決策的主動性和控制權。同時,企業主的年齡越大,其生產經營活動中累積的社會關系也愈加豐厚和寬泛,他們可以在企業周轉不靈的狀態下利用外部的資本和社會關系,獲得暫時性的商業信用融資;即使是在自身資金充裕的條件下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行業信譽而獲得商業信用融資,顯現出企業主的年齡與商業信用融資決策的正相關關系。另外,企業主的自身學歷越高,知識越全面,他所獲得的商業信用融資渠道也更多,他們有能力獲悉和體會國家的各種政策、貸款條件、優惠條件等,從而較好地依據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選擇融資方式;而學歷越低、知識面越狹窄的企業主,他們了解和掌握的政策極其有限,無法理解和熟練地運用其他融資渠道,通常只能限定于單一化的商業信用融資通道。因此,可以看到當企業主擁有更高的學歷和知識時,他所選擇的融資渠道更為寬泛;而當企業主的學歷越低時,他通常會選擇傳統的商業信用融資方式,顯現出企業主個人學歷與商業信用融資決策的負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基于當前我國金融體制還不夠完善的背景和現狀,企業由銀行中獲取信貸的可能性較小,導致企業陷入融資困境,這就使大多數企業選擇相較于銀行“硬信息驅動”更為優越的“軟信息驅動”融資方式,成為企業融資配給的重要渠道,可以從組織層面和個人層面兩個方面分析影響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因素,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封威威.貨幣政策對我國上市公司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2]鄧青陽.中小企業融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
[3]李菡.我國A股上市公司商業信用的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4]楊微.我國中小企業商業信用風險成因及管理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2.
(作者單位:大連聯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