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在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的今天,數字放映技術正在取代傳統的膠片電影放映在現今電影放映技術中的位置,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膠片電影在漸漸退出電影放映的歷史舞臺,新興的數字放映技術,也將成為未來電影院放映電影的主流技術。文章針對數字電影放映的核心技術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能對我國的數字電影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放映技術;數字電影;相關建議
1 數字電影的發展及自身優點
自1980年數字電影首次出現后,憑借其簡單、便宜、上手度更高的特點,很快就受到電影界的各方關注。隨著計算機的升級更新,數字電影就可以借助計算機動畫的幫助,完成很多在膠片電影中很難完成的工作。在中國,數字電影技術是1996年,長沙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召開以后被正式引進和推廣。大力發展數字電影放映技術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觀影的門檻,滿足電影愛好者的觀影需要,讓觀眾能在電影院獲得更好的觀影體驗,從電影中收獲更多的觀影樂趣和精神滿足。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觀影條件應當有3點要素,即銀幕影像、聽音條件和影廳環境。和傳統的膠片電影相比,數字電影具有放映機器和影片載體更加方便易更換的優點,影院只需要更換影廳的放映機器,就能使用完善的數字電影放映技術,而其他的硬件設備依然可以繼續沿用。
除了載體和放映機器的優勢,數字電影技術還具備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數字在對電影的畫質維護上比傳統膠片電影更持久,損壞程度更低。傳統的膠片電影會因為光照等因素而老化,隨著播放次數增加,電影的畫質會與一開始播放的畫質產生越來越大的差別。而在數字電影放映技術,這種畫質磨損的情況卻要小得多。其次,數字電影不再使用膠片作為發行傳輸的載體,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數字技術的傳播,可以通過衛星、網絡、硬盤和光盤等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傳輸的電影信號與我們家用的電視信號表現方式十分接近,當衛星發出信號時,我們便能利用播放設備直接進行實時的轉換,從而確保電影節目的時效性。除此之外,通過對網絡直播及網絡電視等形式的嫁接,在保障極高時效性的同時,還能解決在傳統膠片電影常遇的時間和空間等問題的限制,方便長期保存。運用這些先進的傳輸方式,數字電影的資源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受到不必要的質量損傷,并且節約了資源。且在傳播速度上數字電影也遠比傳統的膠片電影更加便捷和迅速,不需要再像過去一樣將相對笨重的膠卷影片到處運轉,非常有效地保護了影片質量[1]。
2 數字電影應用方便
計算機動畫技術的飛快發展,讓電影的拍攝和制作都發生了非同凡響的變化。通過計算機動畫(Computer Animation,CG)技術,很多在過去因為時代限制,或者技術能力不足,而無法拍攝的鏡頭角度、場景演出、角色模型都能順利展現到大銀幕上。數字電影在和計算動畫的結合上,要比膠片技術流暢順利很多,利用CG技術,可以有效地合成獲取某些電影場景,像一些比較宏大或者驚險的場面,就可以通過CG技術,將演員合成到一個場面恢弘壯觀的場景中,并且很難看出有任何后期合成的拼接痕跡。數字電影技術的發展,讓許多之前受限于技術原因無法拍攝的劇本得以實現。無論是演員、導演、攝影師、美工、音效合成師、剪輯師等電影各個參與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從中受益。譬如作為西方魔幻小說開山鼻祖的《魔戒》,這本從二戰末期就被創作出來的小說,卻因為當時的電影技術無法還原小說原著中的恢弘場面,其電影化的道路被擱置了50余年,除了在20世紀70年代曾推出過一部動畫版外,真人電影的進程被一拖再拖,直到1999年,隨著數字電影技術和計算機動畫技術的發展成熟,這部曠世巨作才得以真人化的方式和廣大小說迷見面。實際上,如果要在膠片電影時代制作如《魔戒》中千人大戰,萬人同屏的大場面,那么場景的選取必須要相當宏大,同時還要找齊眾多的群眾演員,才能將小說中的圣盔谷之戰、佩蘭諾之戰等大戰場面還原出來。這是因為膠片在CG合成上的局限性,如果要制作一個特效鏡頭,必然要付出比數字電影更高的成本,比如前文所提到膠片愛好者諾蘭,這位國際導演比較出名的一點就是他極少使用CG特效,譬如在拍攝《星級穿越》里用了數年才做成的蟲洞模型,其目的僅僅是為了展現電影宇航員穿越蟲洞的那幾十秒鐘的鏡頭。這種為拍攝精彩電影鏡頭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敬佩的,但其中消耗的時間、精力之高,遠遠不比數字電影來得方便、劃算。此外,在一些多人同屏的場景拍攝上,由于膠片電影需要調動大量群演,來完成大場面的演出效果,在整體節奏的把控上也不會太理想,一些描述戰爭場面的膠片,在大場面的調度上,明顯要比同樣展現軍隊大戰的《魔戒》要差得多。數字電影在特效場面的制作上,可以做到完全依靠后期合成技術來完成拍攝需求,且在成本和視覺效果上,都要遠遠超過傳統膠片電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蜘蛛俠》和《復仇者聯盟》中,用電腦特效制作的紐約城,這種特效背景,可以完成很多在膠片電影中無法展現的場面,無論《蜘蛛俠》中彼得·帕克,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用蛛絲來回飛蕩穿梭的場面,還是《復仇者聯盟》里外星人進攻城市的場景,在與計算機動畫契合度不高的膠片電影中,這種視覺效果震撼、天馬行空的場景是無法完成的[2]。
3 數字電影的不足和改進建議
盡管數字電影相比傳統膠片電影存在諸多優勢,但在許多地方也顯露出不足,最突出的一點,便是畫質,膠片電影拍攝時可以選擇35 mm和65 mm兩種格式,前者的分辨率能達到6K,后者則能達到12K,而十五齒孔的65 mm膠片更是可以達到驚人的18K分辨率。目前市面上流行數字電影技術最高的分辨率也僅能達到4K,且不少數字電影的實際畫質其實也僅在2K左右徘徊。此外,在針對人眼的色彩過渡和色調飽和上,數字電影也明顯不如膠片電影有質感[3]。
數字電影需要發揚自己的特點,來彌補相對膠片電影帶來的失真感,2009年的《阿凡達》,讓3D數字電影放映技術成為新時代中電影界的寵兒,數字電影的3D技術,讓屏幕中的形象可以更為立體化地成像。當下數字電影的3D放映系統共分為兩類,第一種是主動立體放映系統,第二種是被動立體放映系統。一般情況,前者采用單臺數字放映機,同時配備有液晶眼鏡、轉換器、信號發射器等輔助放映道具。第二種3D放映系統有單機和雙機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分別依靠偏振技術跟色譜分離技術,實現立體放映的效果。通過發展3D技術,可以帶給觀影者更良好的沉浸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相比膠片電影的高分辨率所帶來的不足。
在當下,數字影院正牢牢占據著年輕一輩的票房市場。為了迎合新一輩的觀影需求,數字電影的放映技術也要不斷改進。比如推進虛擬巨幕技術的發展,以此來解決市場上98%以上的中小型影廳無法使用巨幕放映的問題。從而實現觀影者能在小廳中享受巨幕的音效體驗。一個合格的虛擬巨幕放映系統除了屏幕的巨大化外,還應當配備全景聲及IMAX,為觀眾提供足夠的空間聲場。另外一些還在使用2K放映服務器的影院也要及時更新自己的配置,盡力達到4K的要求。放映服務器是數字影院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產品,服務器負責影片本身的加密與解密,且在解壓數據包并輸出這一過程中,對影片的圖像和音頻質量能夠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影院要讓放映服務器在軟硬件方面都可以達到相應技術標準。從而讓觀影者盡可能地獲取最佳的觀影樂趣[4]。
4 結語
電影是人類文明發展中重要的娛樂工具,是和文學、音樂、舞蹈等藝術作品并列的八大藝術之一。作為當代社會文化的重要傳播工具之一,其發展狀況、發展趨勢、發展問題都是十分重要且應當得到大家關注并討論的。在數字電影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國的數字電影放映技術和國際水平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而數字電影放映技術本身,相對傳統膠片電影而言,也還沒有達到能完全取而代之的地步,所以我國的電影界應當將國外的先進技術當作學習對象,努力改進,和現代計算機技術充分結合,加強我國數字電影技術的自主研發實踐能力,構建具備中國獨有特色的數字電影放映技術體系,讓數字電影能夠很好地獲取到膠片電影的優點,從而提升人們的娛樂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洪芳.數字電影放映技術在電影放映中的運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4):46-47.
[2]董強國,張輝,李娜,等.提升專業數字影院光學放映質量應用研究[J].現代電影技術,2018(7):52.
[3]王一鳴.關于推進影院數字電影放映智能化的設想[J].現代電影技術,2018(3):31-32.
[4]關偉.淺談數字電影的技術質量控制[J].現代電影技術,201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