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勇 青木 ●本報記者 吳志偉 ● 任重 魏輝

在世界對特朗普政府可能引發貿易戰的擔憂越來越強烈之際,華盛頓再次傳出“兇兆”——由于不滿特朗普將向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的舉措,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問、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決定辭職。特朗普就任總統13個多月以來,白宮高級官員的“換手率”已經高達43%,而科恩的離去尤其令輿論擔憂。作為自由貿易的倡導者,科恩被認為是推崇貿易保護的特朗普政府中的“穩定器”。輿論擔憂隨著他離去,白宮經濟團隊中的保守勢力更無牽制,美國在保護主義的路上越走越遠。6日,特朗普抨擊歐盟時再次發出威脅:“當我們在每一個國家后面時,貿易戰并不太壞。”有美媒披露,白宮正醞釀措施,考慮對中國商品“廣泛征收關稅”。“特朗普正在玩火”“貿易戰沒有贏家”“報復行動升級可能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雖然特朗普本人擺出滿不在乎的模樣,但從國會山到華爾街,從澳大利亞到歐洲,警告聲響成一片。
“讓世界更加不安”
白宮6日傍晚宣布了科恩即將離職的消息。特朗普在聲明中稱贊科恩“幫助實現了歷史性的減稅和改革”,“他是一位難得的人才,我感謝他為美國人民所做的奉獻”。隨后特朗普又發推特稱:“(我)很快就會決定任命新的首席經濟顧問。許多人想要這份工作——將做出明智的選擇!”
“這一最新人事變動加劇白宮最近幾周的混亂局面,科恩是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辭職事件中的最新一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道。在輿論眼中,白宮現在儼然是世界上最“高危”的工作場所。國家安全顧問弗林、首席戰略師班農、新聞秘書斯派塞、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希克斯……《紐約時報》列出的“白宮去職官員名單”有一長串。文章稱,隨著科恩離去,特朗普上任以來白宮高級官員離職率已達43%。與總統關系最密切的12個職位中,只有不到一半仍然是他就職時任命的人選。《華爾街日報》稱,科恩辭職對特朗普來說是一個顯著沖擊,從中恢復將是一項重大挑戰。
輿論更擔憂的是對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科恩來自華爾街,出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之前曾擔任高盛集團總裁,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美國之音”稱,外界普遍將來自華爾街的科恩和財長姆努欽視為總統顧問和閣僚中傾向支持自由貿易的官員,而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及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等,則主張對貿易伙伴的“不當行為”采取強硬措施,尤其是針對中國。《紐約時報》稱,科恩被共和黨議員視為“穩定之手”,可以阻止特朗普采取可能引發貿易戰的活動。隨著科恩離去,特朗普周圍將主要是那些持強烈保護主義觀點的顧問,他們主張采取激進的貿易措施,比如征收關稅。
“這對經濟民族主義者來說是一個巨大勝利。”美國CNBC稱,科恩的離開引發人們對美國進一步走向保護主義的擔憂,以納瓦羅為代表的經濟民族主義者在白宮勢力上升。德國電視一臺稱,直到最近,科恩一直試圖阻止特朗普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加征關稅的措施,他的離開讓世界更加不安,在華盛頓能阻止特朗普的人越來越少。
法新社稱,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擔憂抵消了朝鮮愿意對話所帶來的希望,亞太和歐洲股市7日大多下跌。美國三大股指當天也以下跌開盤,美元指數下挫。
對中國產品廣泛征稅?
盡管面臨各方甚至共和黨內部的強烈反對聲,特朗普在貿易保護問題上依然沒有收手的跡象。6日在會見瑞典首相勒文時,他嚴厲抨擊歐盟的貿易規則。特朗普說,“歐盟對美國特別強硬,他們讓我們幾乎不可能與他們做生意,卻把他們的汽車和其他東西輸入美國”。與此同時,美國還對歐盟在軍事上進行“補貼”。特朗普還稱,他不擔心會引發貿易戰。“貿易戰傷害他們,不會傷害我們。我們拭目以待”。
7日一早,特朗普又發推特稱:“從老布什時期到現在,我們國家已經失去超過5.5萬家工廠,600萬個制造業崗位,累積貿易赤字12萬億美元。去年我們的貿易赤字將近8000億美元。(這是因為)壞的政策和領導層,必須重新勝利!”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當天稱,美國不尋求貿易戰,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稅計劃是“深思熟慮得出的結論”。
針對特朗普的說法,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反駁稱,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可能引發華盛頓與包括歐盟在內世界其他地區的嚴重貿易分歧,貿易戰很容易失敗,現在是大西洋兩岸的政治家負責任行動的時候了。法新社稱,歐盟7日表示,如果特朗普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分別征收25%和10%關稅的計劃針對歐盟實施,歐盟將對美國的花生醬、橙汁和波本威士忌等重要輸歐產品采取報復措施。歐盟貿易專員馬姆斯特羅姆說,貿易戰對任何一方都不會有利。
據法新社報道,包括歐盟、日本、中國在內的18個經濟體7日在世貿組織會議上對美國的征稅計劃提出抗議。
“美考慮廣泛限制來自中國的進口與收購”,美歐激烈爭吵之際,彭博社7日報道這樣一條消息。文章稱,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在美投資進行限制,并對自中國進口的廣泛產品加征關稅,“以懲罰中國涉嫌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去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開始調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預計在未來幾周內將公布調查結果。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最嚴重情況下,美國可能會對鞋類、服裝和電子消費產品等大量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路透社稱,如果以知識產權問題為由實施嚴厲制裁,可能會令鋼鐵和鋁產品征稅計劃的影響相形見絀,美國與中國發生貿易戰的風險將會大大升級。
與美媒報道的基調不同,特朗普7日在推特中提到中國時顯得較為“客氣”。他稱,已要求中國拿出削減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方案,“我們與中國的關系非常好,希望盡快看到他們反饋的方案”。
“貿易戰沒有贏家”
報道中美貿易紛爭問題時,不少外媒提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發言人、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日前的表態:中美之間有摩擦是正常,但合作是雙方最大利益的選擇,中方并不想與美打貿易戰,但也不會坐視自身利益受損。
一名中國貿易問題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對鋼鐵和鋁制品加征關稅的計劃傷害的主要是美國的盟友,中國鋼鐵只占美國進口量的不到2%。我們現在既要靜觀其變,尋求美國合作,另一方面也要準備必要的應對措施,如果美國下一步針對中國采取行動,我們要有理有力有節地反擊。該人士說,貿易保護的理念是錯誤的,完全脫離了21世紀客觀經濟規律。
國際社會對美國也紛紛發出警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7日警告稱,如果美國采取行動,其他國家就可能采取報復措施,“在一場所謂的貿易戰中,由于進口關稅相互提高,無人會贏,人們通常會發現雙方都是輸家”。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澳大利亞央行行長菲利普·洛批評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對世界經濟構成潛在的“巨大沖擊”。他說,這是糟糕和令人遺憾的政策,“歷史非常清楚,保護主義的代價會很高”。
“歷史的教訓是明確的:貿易戰沒有贏家,而且肯定無益,往往會破壞所有國家的經濟,加劇緊張局勢,增加國際沖突的風險。”美國《財富》雜志網站以歷史經驗為例,強調貿易戰往往“害人害己”。雖然特朗普不斷宣揚類似“貿易戰很容易取勝”的說法,美國民眾卻不認可。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最新的調查顯示,只有28%的受訪者認同該說法,64%的人不同意這種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