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燕
摘 要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為新聞工作帶來的新鮮的活力。文章將針對大數據時代背景、數據新聞運營的技術基礎以及我國數據新聞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實現數據新聞的途徑,以便于高效的實現數據化新聞運營的目標。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數據;新聞故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5-0144-02
1 大數據時代背景
互聯網行憑借著自身的優勢,率先發揮了大數據的價值[ 1 ]。例如電商行業,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充分利用了大數據的優勢,針對客戶的購物喜好,為客戶推薦了滿足客戶需求的商品,極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服務價值。谷歌、百度、360等網絡服務行業,也利用大數據提升了服務的精準度,將關鍵詞搜索、網頁瀏覽等用戶不經意的行為進行數據收集,總結出了不同客戶的喜好,提供了更加精準的服務。
2 數據新聞運營的技術基礎
2.1 完備的信息技術支持
信息技術涉及到的范圍極其廣泛,針對數據新聞的信息技術,主要涵蓋了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存儲技術。人類社會發展從古到今,人類都在進行記憶與實踐的對抗。人們通過不同的介質來保存并傳遞信息,但是由于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信息傳遞與保存的效果不盡人意[2]。由于傳統繪畫以及文字的形式需要紙質媒介作為信息載體,導致了信息保存與分享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網絡、硬盤等信息數據傳遞與存儲的新載體,相對傳統的信息載體來說,不僅更加方便,而且節省了傳統信息載體高額的成本,很大程度上為新聞工作提供了便利。
2.2 成熟的軟件技術支持
高效的數據處理環節,能夠提升數據新聞工作效率,在海量數據的當下,只有成熟的數據處理軟件才能夠保障數據信息的高效性。傳統的數據處理軟件一般費用高昂,資金實力較差的新聞媒體難以負擔。開源理念,革新了原有互聯網數據處理軟件的弊端,打破了軟件版權的壁壘,使得軟件源代碼可以開放共享。開源理念作為網絡環境成熟的標志,為新聞工作提供了更加實惠的技術保障,提升了數據分析的質量。例如運用Adobe Reader將CAJ形式的文件轉化成文字的形式,可視化數據處理軟件很大程度上為新聞工作提供了便利,促進了新聞行業的現代化、信息化發展。
3 我國數據新聞現狀
3.1 數據新聞應用日漸廣泛
當前數據新聞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在電視新聞中的運用也日漸廣泛。數據新聞的推出,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迎合了觀眾的需求,為電視新聞工作提供了新鮮的血液。數據新聞一經推出,央視作為我國主流電視媒體,便率先將數據新聞內容融入到了新聞節目中。例如,早在2014年春節期間,《新聞聯播》與《晚間新聞》兩檔王牌電視新聞節目,率先開展了“春節大數據”與“據說春節”等一系列數據新聞報道。切實的將春運數據加以收集并利用,生動直觀地展現了春運情況,為廣大群眾提供了精準的春運信息。
3.2 數據新聞制作技術突飛猛進
數據新聞的主要內容便是利用數據的形式,精準的展現新聞內容。近年來,由于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使得數據新聞的制作水平飛速提升。科技技術的支持,數據新聞成功的從原本單一的圖片形式,轉化為三維立體效果圖的形式[3]。數據新聞的形式日漸豐滿,畫面更加具有藝術性和觀賞性。
3.3 數據新聞內容異彩紛呈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海量的數據覆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為電視新聞工作提供了更加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新聞內容。數據增長速度極快,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中的各個層面。例如,在江蘇公共頻道《新聞360》欄目針對電商行業開展的“天貓雙11大數據”報道,通過雙11期間不同地區交易金額、交易種類等多方面對“雙11”購物情況進行解讀,將直觀的數據圖表呈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輕松的掌握了“雙11咨詢”。大數據環境下,為數據新聞提供了更多數據資源保障。數據新聞內容不僅在政治、經濟方面多有涉略,而且在文化、生活等方面也廣泛涉及,體現了數據新聞的多元化和靈活性。
4 實現用數據講新聞故事的途徑
4.1 深度挖掘具有價值的數據
數據是支撐數據新聞的基礎,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能夠保障數據信息的質量。對于挖掘數據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針對海量的新聞數據,政府部門公開的數據是極其具有可靠性的;針對觀眾感興趣、但政府部門并不經常涉及到的領域,可以積極的在智庫中進行數據檢索;數據新聞工作者手動收集數據的能力,也是數據信息收集的重要手段。新聞工作者憑借自身本事去探究海量數據中有價值的信息,已經成為評價數據新聞工作者能力的標準之一;數據新聞工作者應該積極探尋數據與新聞報道之間的關聯,積極把握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狀態的細節,揭示新聞內容背后的信息,切實地將信息知情權歸還于廣大群眾,體現數據新聞報道的重要性。調整自身工作觀念,通過創新并發展數據新聞形式,來滿足觀眾不同層次的需求。
4.2 把握數據新聞敘事技巧
觀眾喜聞樂見的敘事技巧,是數據新聞的核心內容。首先,數據新聞要注重自身的服務質量,切實遵循“以人為本”的數據新聞服務原則。其次,提升數據新聞制作技術。利用高科技技術、圖文并茂的形式豐富數據新聞內容,將具有說服力的圖表穿插其中,增強數據新聞內容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在新聞事件主題的基礎上,調動觀眾的感官,引導觀眾情感,體現新聞工作的教化作用。最后,豐富數據新聞的內容。新聞工作者除了對國內外政治事件進行報道的同時,還需要將社會實時融入到數據新聞中,通過數據來使新聞事件更加具有故事性和真實性。利用全面、精準的報道,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為數據新聞內容增添活力。
4.3 建立健全數據新聞反饋機制
互聯網時代的當下,觀眾參與感已經成為當前新聞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內容。建立健全數據新聞反饋機制的途徑有兩種,分別是網絡交互性設計和開放數據。針對網絡交互性設計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其目的就是使廣大觀眾增強新聞參與體驗。例如,在“微博”“微信”中,開設新聞媒體公眾號,使觀眾可以在電視新聞公眾平臺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各抒己見的方式,增強了觀眾對新聞事件的參與度[4]。開展線上與線下互聯機制,使群眾感受到電視媒體對群眾的關懷,拉近群眾與媒體之間的距離,保障用戶對新聞品牌的忠誠度。針對開放數據,就是將廣大觀眾變成信息的收集者。新聞內容源于生活,積極調動廣大群眾搜集新聞的積極性,使得新聞故事更加具有真實性和現實意義。“開放新聞”已經成為當前新聞工作形式中的新興理念。在增強新聞工作動力的同時,建立健全數據新聞的反饋機制,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強觀眾的參與性,保持數據新聞工作的長效發展。
5 結論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下,實現數據新聞工作目標勢在必行。完備的信息技術以及成熟的軟件技術支持,為數據新聞運行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當前數據新聞應用日漸廣泛,在數據新聞內容豐富多彩同時,數據新聞制作技術突飛猛進,為數據新聞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數據新聞工作者應該深度的挖掘具有價值的網絡數據,切實地掌握數據新聞敘事的技巧,建立健全數據新聞反饋機制,增強廣大觀眾的參與積極性,踐行數據新聞運行目標,在保障數據新聞長效發展的同時,切實地促進新聞媒體工作現代化與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世同.用數據說故事——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業態重構[J].新聞窗,2015(3):55-56.
[2]張嘉佳.數據新聞:大數據時代講故事的新方式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
[3]郭玲.大數據時代可視化新聞探索[J].科技傳播,2017,9(2):12-13,18.
[4]景洋子.大數據時代經濟新聞大有可為[J].采寫編,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