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新躍


摘要:《模擬電子技術》學習領域的開發,體現了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先進教育理念,每一個環節均以項目產品作為引導,將學生帶入情景中完成整體體系的教學,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學習領域;工作任務;課程標準
1學習領域課程概述
《模擬電子技術》是我院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技能課程,合計64課時。該課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課程,也是電類專業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的重要支撐。
本課程以電子產品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在載體的選擇上,主要考慮了學習的興趣性、后續課程的應用性、面向企業“零接觸”的職業性和開放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以往學《模擬電子技術》課程難的問題。課程以工作任務為目標,以行動過程為導向,學、教相輔的完成電子產品相關電路的分析與制作,系統地、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該課程應用于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從實際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出發,通過學習情境中的學習與訓練,最終能勝任工作崗位、達到實際工作任務的能力要求,課程培養目標明確,教學模式先進。
2學習領域開發
教學內容根據電子技術在電子行業職業崗位中的實際作用,由行業專家根據實際使用中的任務、崗位能力進行歸納提煉而成。根據教學內容培養的學生除能具備生產一線必需的崗位能力外,還能順利進入后續課程的學習過程,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為載體,并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序。每個情景下設若干個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相當于一個生產任務,參照企業的生產方式,以任務工單的形式給出,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主動參與操作過程,將學科系統化知識融入實際工作中,學習的內容及為工作內容,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課程內容與學時分配見表1。
3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課程教學內容包括電子行業規范、元件拆焊、元件識別、電路識圖、信號測試和故障檢測,都是以產品項目為任務驅動的完整的工作過程,每個學習情境都是一個完整的職業情境,對電子電路的學習及檢測各個工作環節進行教學處理,使學習情境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各個情境的設計都以工程案例或真實的試驗、工作任務為實踐項目,將實踐教學與技術服務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在工作過程中理解并熟悉工作原理及檢測技巧,最終達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圍繞學習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務都按照“接受任務—自主學習—分析探索—同步實踐—任務評價—拓展提高”六個步驟靈活進行,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學生通過若干個相互關聯的項目學習,逐步形成應用電子電路技術專業崗位所必需的職業崗位能力。
4結語
本課程標準的開發適應了新教學標準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活動進行整改、重新設計,保證教學活動能及時地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新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