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鈴 林俊良 林佳欣
摘要:高校在開展學風建設過程中,應當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為引領,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風建設全過程,注意協調各主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各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兼顧各主體之間、主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以期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從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發展水平。
關鍵詞:學風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總書記的講話,為高校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奮斗下加強學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風建設深度結合,協調高校、教師、學工、學生四大主體的關系,牽動“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這個“牛鼻子”,才能從根本上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1高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聯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這種影響,從而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學風問題的實質是價值觀問題。高校開展學風建設的根本途徑在于通過各種措施對學生進行學習價值觀的培育,使學生自主地在學習態度、風氣、目的等方面內化為符合當今社會主流價值判斷,進而外化為自身的學習行為,由學生群體綜合表現出來一定層次的學風。高校開展學風建設的過程也是在培育學生正確的學習價值觀的過程,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涵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學風建設的動力導向和思想保障,學風建設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載體。二者有機結合的實現是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體現。
2高校學風存在的主要癥結及分析
(一)高校學風建設的癥結
近年來,高校學生的學習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給學風建設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認識上,部分學生由于未能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缺乏遠大理想抱負,學習目的不甚明確,學習態度尚欠端正。“60分萬歲”成為一些學生的常態,以“臨時抱佛腳”的態度面對學習,缺乏自覺的學習積極性,內在學習動力不足。有的學校學習氛圍不夠濃厚,教師對學生的課堂管理有待加強,在學習的過程管理中,例如答疑、批改作業等,也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由于部分學生抱有僥幸心態,在考場投機取巧,考試作弊;個別教師監考執紀不嚴,考場紀律寬松軟,助長了學生考試舞弊的念頭。
(二)從高校學風建設主體角度探析學風建設癥結根源
(1)學生自身因素。不少學生由于思想不成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差。有的學生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有的學生因為所學專業與自身興趣匹配度不高,對學習有抵觸心理。因此,開展高校學風建設,首先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好符合時代主旋律的“三觀”。
(2)教師教學因素。有的教師不重視教學和育人的關系,給優化學風帶來很大困難,甚至可能滋長學生不良風氣。有的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枯燥,教學管理松散,教學紀律差,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高校管理因素。高校管理者在高校學風建設工作中所起到的導向作用十分重要。有的高校的學風建設工作缺乏教與學聯動機制,教學與學工的方面難以達成共識,二者職責分工不明,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踢皮球”現象。有的高校缺乏人文底蘊,在學風建設工作上還停留在將學生“趕”進課堂的階段,離學生“想”進課堂仍有差距。
3以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貫穿學風建設的新舉措
在高校中,高校管理者、專業教師、教輔人員和學生在各自不同層次發揮著不同程度的作用,對學風建設的影響具體表現可以歸結為:管理者的導向作用、專業教師的引導作用、教輔人員的輔助作用、學生的能動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基于不同主體的不同作用,提出符合新時代特色的學風建設新舉措。
(一)高校管理者要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形成多方聯動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者,要加強教與學之間的聯動建設,為教學與學工即時互動搭建平臺,定期召開學風建設研討會,提出學風、教風整改措施,有提必改;加大畢業設計查重力度,嚴把出口關促進學風建設;完善科研反哺教學機制,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風建設;提高學科競賽參與面,以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促進學風建設。教務部門和學工部門加強對監考、巡考的管理力度,加強考風考紀教育和誠信教育,作弊行為計入學生誠信檔案,對考試舞弊行為,要形成壓倒性震懾態勢,使學生不敢舞弊,不能舞弊。
(二)專業教師首先要加強課堂管理,維護好課堂教學的權威和秩序
在學習過程管理上,專業教師首先要加強課堂管理,維護好課堂教學的權威和秩序,管理和維護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秩序;在課程答疑、作業批改等教學過程的管理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滿意度。教師要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信息時代借助多媒體,探索實施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創新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要以成果產出導向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進行教學。
(三)輔導員要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三觀”引領
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內在元素,學風是對“三觀”的總體反應。要端正學風的根本方法就是進行“三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保證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撼動的地位。輔導員要“管好責任田,種好責任地”,重視良好學風的養成,嚴明課堂紀律、嚴查到課率,經常性深入宿舍,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深入的了解,重點抓好“后進生”管理,將學習紀律立起來、嚴起來。要加強與任課教師溝通,協助專業老師做好課堂管理;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強家校聯系,將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告知家長。
(四)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學風建設的一切工作手段和方法都要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進行,激發學生內在的求學精神和學習動力,積極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培養學習興趣,形成“比學趕超”的學風氛圍。培育學生“我要學、我會學、我能學”的價值信念,少一些強制性措施,通過學科競賽、評獎評優、榜樣激勵等手段,多一些內化思想引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