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媚
摘要:現今時代,社會發展需要更多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人才,傳統的僅重視文化教育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高校亦需要重視培養大學生具有良好的體育素養,從而提升其綜合素質與能力。高校體育教學中必須要重視“以人為本”,因此本文重點對其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展開了探討。首先,本文了解了體育人文教育的基本特點,而后分析了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中的重點內容,在此基礎上為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提出了幾點可行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實踐策略
我國大部分高校均根據傳統的生物體育觀念開展體育教育,強調高校學生要進行體育鍛煉,以此增強體制、改善身體素質。但是,該種高校體育教育觀念只能夠起到育身的作用,并不能夠達到育人、育心的效果,且教育當中傾向于體育項目的鍛煉與技巧的掌握,忽視了人文教育的相關理論指導。為此,本文對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及其實踐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廣大高校在體育教育中加深對人文教育理論的理解,并且據此制定更加可行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實踐策略。
1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基本特點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基本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持續性,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必須要具有一個長期的、穩定的教育環境,并且要通過體育文化對學生產生長期的且積極的影響,以此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2)多樣性,高校體育人文教育中不僅要包括體育知識,亦要包括歷史、文學、政治、軍事、科技、文化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形式比較多樣化;(3)隱蔽性,高校體育人文教育主要蘊含在多樣化知識的教學當中,促使學生逐漸產生正向的無意識心理反應,并不會被人察覺。(4)人文性,高校體育人文教育重點凸顯以人為本思想,重點在于維護學生健康的同時促使學生具有健全人格。
2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
(一)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相關理論屬于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重點理論組成部分。當前,我國人才素質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便是國民思想素質水平比較低,在高校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大部分高校均將重點放到了學生相關學科知識的教育當中,并未關注到學生思想素質的教育,導致高校學生在進入到社會后其思想素質水平難以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且極易受到不良文化與思想的影響。高校體育人文教育中應用道德教育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宣揚爭議的思想道德,促使學生具有優秀思想品質,因此道德教育理論必須要受到重視。
(二)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亦是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一項重要理論。體育運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體質、增強體能,亦具有一定觀賞價值。高校體育人文教學當中應用審美教育理論,可以引導學生對體育運動與比賽等進行欣賞,從而逐漸提高學生對體育動作的審美能力,對體育比賽的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在體育人文教育中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共同發展的目標。
3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重視高校體育課程優化
在高校實施體育教育人文化的措施上,首先需要從教學課程上出發,加強對高校體育課程優化的重視,通過課程優化的方式,保障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有效實施。目前,在大多數的高校內部,都已經設定了十分具體的體育課程項目,較為常見主要有跑步、籃球以及羽毛球等。但在這些常規性的課程中,則是在人文教育因素上較為缺失,即使在部分高校中存在一些人文課程,但是在重視程度上也并不高。學校層面的重視程度不高,便直接導致學生對于體育人文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學校領導增加對體育人文教育的重視,并且在課程設定上增加更多的人文因素,并且讓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人文教學作為重點,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感受到體育人文的重要性,自然教學效果也就會得提升。
(二)設計人文化的體育設施
對于高校體育人文教育而言,除了需要在課程和思想層次加強重視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在具體的硬件設施予以保障,設置更多的體育人文設備。在當前很多高校的體育設備上,往往都是標準化設定,難度較為固定,因此很多學生的積極性并不高。因此,為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推進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也可以在體育設備上進行人文化轉變,比如可以將籃網適當降低,便于學生進行灌籃,而成功灌籃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繼而可以更為積極的投入到籃球運動中。在此基礎上,逐步就籃網高度進行提升,鍛煉學生籃球水平,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措施也可以用在乒乓球、網球上。
(三)積極營造人文教育氛圍
大學本身就是一個人文氣氛十分深厚的環境,但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往往是高校人文氣氛最為薄弱的部分,因此在體育人文教育實施上,也需要針對性的從環境氣氛的角度出發,通過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體育人文教育氣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接觸體育人文的理念,從而提升自身的體育文化素養。在具體營造措施上,首先需要將體育教學的影響力走出課堂,通過在校園各地貼標語和標識的方式,讓學生時刻接觸到體育文化;此外,還可以增加開展體育活動的頻率,在高校內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增加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接觸密度;最后,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報等途徑,將先進的體育人文課程進行宣傳,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在高校內整體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體育人文的氣氛,達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四)充分體現人文教育精神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其不僅僅強調的是進行體育教育,同時還需要進行人文教育,向學生們傳授人文精神的理念。因此在實施和推廣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時,不能僅僅局限于對體育專業知識傳授,還需要和德育、智育之間進行有效的結合,培養學會體育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德與智方面的知識。一般而言,在大學階段選擇體育專業的學生,在其高中階段在文化知識課程上的學習所花的時間和所學到的知識較之一般非藝體類專業學生都要少一些,但在目前這個講究綜合素質的年代,文化課程上的缺失可能導致學生綜合素質的降低,而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本身也包含文化知識的教學內容。因此,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體育技能的教學能夠上升到一個理論的層面展開,并合理的將智育和德育的知識也融入其中,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同時也讓學生認知到理論知識對于實際技能的幫助,體現出人文教育的精神,幫助學生全方面提升。
4結論
人文教育理論屬于當前我國比較重視且具有一定先進性的教學理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對人文教育理論加以深入的分析和合理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更有利于塑造學生的道德與品格。我國各高校若要在體育教學中良好融入人文教育理論,必須要從體育課程優化、體育設施設計、教育氛圍營造和教育精神的體現等多個方面入手,真正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