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依璐
一、什么是情境教學法
情境,是指人物、情節,以及由場景、景象所喚起的人的情緒和內心境界。情境教學法,即教師通過創設一些真實且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情境,并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入以形象生動的語言為主體的場景,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熱情,達到讓學生能整體感知,理解及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能更好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輸出能力,使學生在相對愉悅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小學英語情景教學的意義
首先,小學階段的孩子其主要特點是:好奇心強、生動活潑,注意力時間短且不喜歡單調刻板,但該階段的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其次,現國內大部分英語課堂由于缺乏語言運用環境,如何使課堂有限的40分鐘達到語言輸出的最大化,消除學生因為缺乏語言環境而產生的抵觸心理,也使得“情景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小學階段的外語教學創設具體、直觀、靈活的語言環境是很必要的。
三、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創設情境
1.利用實物、圖片、模型等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
小學英語中大多數單詞來源于生活實物,需要學生靠想象而知的單詞不多。因此,在課堂教學時可利用實物進行教學,使學生直接獲取知識,可以防止讓中文翻譯成為“中介”就能理解所學內容,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加深印象、強化記憶,使學生清晰地感知和理解語言的意義。例如,在牛津深圳版教材第8單元At the shop教學生認識蔬菜的單詞例如carrot,potato等詞時,可布置學生帶各種各樣的蔬菜。課上讓學生指著自己手里的蔬菜由教師教會認讀。在課上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直觀有趣的方法使孩子們掌握書上要求掌握的單詞,輕松且高效。
2.利用角色扮演創設生活情境
強調情境創設的生活性,變抽象的話題為生活話題,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教學活動的起點。因此,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愛表演是小學生的天性。再以牛津深圳版教材第8單元At the shop為例子,整個單元都是以購物為主題,因此在教學購物對話時,可將孩子們的一些生活物品集合起來,開一個小“商店”,分別設立貼近學生日常的“營業員”和“顧客”的角色。在新授完成后組織進行小組角色扮演,人人都有機會當“營業員”及“顧客”。這樣,學生在輕松快樂的生活體驗中完成了一次對話學習及練習,理解和掌握了對話的內容。
3.利用英語歌曲及歌謠來設置情境
運用英語歌曲及歌謠在課上不同階段運用會有不同效果,如課前操作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在輕松美妙的樂曲聲中調動學習激情,使之盡快進入角色,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課中播放能夠渲染調節課堂節奏,提高學生學習和模仿的積極性,促進地道的、口語化的英語學習。在課堂運用該方法可把靜態的抽象的文字變成動態的具體的語言交流情境。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因此,正確利用“情境教學”這一方法可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情景中結合運用各種例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游戲等多種方法,也能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充分發揮“情景教學”的作用是我們不斷的追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