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莉 張宏民
一、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處,孕育蘭花香之前言
2012年臘月的一天突然接到恩師去世的消息,頓時心如刀絞。恩師名劉友義,在襄陽教壇上勤勤懇懇工作數十載,育出人才遍布天下。他還是我母親的英語啟蒙老師,生性和善,愛生如子。年過半百還奮戰在教學一線,任勞任怨。2012年春退休在家休養,誰知不到一年竟然突發心肌梗塞,因救治無效而逝。這樣的事件,幾乎每年都在發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追名、不逐利、恪盡職守,鞠躬盡瘁,做著這世間最高尚的事業卻每每忘記了自己。然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師們的身體則是教育大業的本錢,因此關注教師們的身體健康已然迫在眉睫。
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之調查結果分析
數據顯示,所有龍門中學的老師都是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的,將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家庭都奉獻給了摯愛的教育事業。但令人憂心的是,教師的身體狀況并不容樂觀,種種數據表明,這一群愛崗敬業可歌可泣的春蠶與蠟燭正在透支自己的生命,用身體健康編織著太陽底下最美麗的花環。
1.課時量大工作時間長
調查中發現,龍門中學教師工作量普遍都大,16節課以上的教師比例為18%;教師在校時間較長,普遍都工作8小時以上,8~10小時的占39%,10~12小時的占50%,12~14小時的占5.3%,14小時以上的占5.3%。有人曾說:出門最早和回家最晚的是學生。其實我們龍門中學的教師也是這樣披星戴月地工作著,尤其是班主任,每天早起陪跑操,中晚餐到飯堂維持紀律,晚自習下課后還要督促學生睡覺,有時候半夜還要陪同生病的學生去醫院,可以說一天24小時都堅守在崗位上。雖然2005年上半年省教育廳出臺了減負禁令,但教師們總是放心不下,面對社會、家長過高的期望和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教師們普遍感覺很無奈。
2.利用業余時間工作的時間過長
教師們除了上課,還要備課、批改、個別輔導、指導課外活動、做學生思想工作、搞教育科研、家訪、學歷進修等,這些工作中的大部分是需要利用業余時間來完成的。每天用于備課、批改等工作的業余時間為1小時的教師比例為10%,1~2小時的占57%,2~3小時的占38%,4~6小時的占5%。
三、紅燭落淚誰之過?教師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之原因淺析
1.教育教學工作壓力大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教育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全社會都密切關注教育,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教育重要,所以教育不能出現任何閃失,一旦教育的實效與期望產生偏差,就是教師的責任。而事實上,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社會風氣、家庭教育等,教師付出了努力,但教育效果往往很難與之成正比。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更是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的壓力。我們的教師,可以不在乎收入的多少,但在乎社會的理解、別人的尊重和工作的實效,所以,教師缺乏產生動力的成就感,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
2.科研論文職稱問題
隨著五月份“師德活動月”的到來,教師們又進入了一個相對繁忙的季節。各種筆記和論文紛至沓來,令人目不暇接。像這樣的培訓、活動、研究每年都有很多,各相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發生了變化,很多活動流于形式,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收效甚微。另外,由于各種評定,大到教師職稱的評定,小到學校優秀教師的評選,論文發表的篇數都占很大的分量,這令很多教師深感壓力,很多時候會生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這是因為教師們除了每天要完成繁重的課業任務之外,還要輔導學生,課外也要充電學習,備課改作業,每天處理工作事物已是心力交瘁,還要寫論文、上交雜七雜八的東西,哪里還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自身的健康呢?
3.教師自身保健意識不強
教師們身體健康水平較低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給予的關注度不夠。在采訪的過程中,幾乎有百分之八十的教師在生病后都是忍忍算了或者到藥店拿點藥對付著吃吃就行了。所以很多時候疾病不能及時被發現,等發現時已經太晚了。另外,調查結果顯示,對于醫療保健知識,教師們都不甚了解。在我校接受調查的38個教師中有26人表示從沒有了解過養身保健的知識,這個數據占到了總人數的68%,只有很少的幾個人略懂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保健意識的缺失,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漠視是導致教師身體素質低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四、可以是陽光、是春風、是雨露,但絕不做春蠶和蠟炬之對策與建議
1.要想改善身體素質,關鍵在于教師自身
首先,對于農村教師來說,工作環境相對簡陋,運動設施會有所欠缺,不能盡如人意,所以教師自身更需要加強健身意識。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的方式。比如在采訪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有老師每天早上沿河堤跑步,有教師起早在操場上打太極的,也有晚上在操場散步的等等。
2.要想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學校扮演著重要角色
首先學校要重視教師身體健康。正是由于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缺乏鍛煉等因素,導致教師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所以學校要統籌安排學校各項工作,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同時將教師的體育運動定為每日常規,督促教師們完成每天的運動任務。最后,要多組織教師活動,在傳統活動形式的基礎上,可以組織教師成立舞蹈隊、腰鼓隊、陀螺隊等,以此來豐富教師們的課外活動。
努力培養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學校、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而在各項素質中,身體素質恰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其他的一切都無從談起,都只能是空中樓閣,我認為,努力培養教師的身體素質、讓所有教師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一點應該放在重中之重。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教師會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擁有靈活的大腦、開闊的眼界、健康的心靈,而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著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