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明 周世軍 龍屏風
摘 要:加強高素質高學歷高技能社區矯正警官培養,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對于有效監管改造矯正對象、降低重新犯罪率,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降低刑罰執行成本,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社區矯正;問題;對策;高學歷
加強高素質高學歷高技能(以下簡稱“三高”)社區矯正(以下簡稱“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對于有效監管改造矯正對象、降低重新犯罪率,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降低刑罰執行成本,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一、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現狀分析
1.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缺少法律依據,部門之間銜接不到位,相互推諉,社區工作干警執法身份模糊,執法受限。在目前的社矯法律規定中,確立了“司法牽頭、公安配合”的管理格局,從表面上看,這是加強了對加強社矯干警培養的監管力量。但實踐中,社矯的日常管理、教育、考核等工作由司法所來承擔,造成了社矯的執法機關是公安派出所,執行機關卻是司法所的格局,使得檢察機關的監督對象變得不明確,對社矯的監督容易出現問題。檢察機關監督職權的有限性,使得檢察監督力度在社矯中的嚴重不足。這樣就為社矯中各個環節的工作干警利用職務便利徇私枉法,變相為不符合進行社矯的干警采取社矯措施提供便利,制造“尋租”空間,滋生腐敗問題。
2.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在我國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長期以來,由于社會經濟等原因,我國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影響了刑事執行制度的統一性和公正性,阻礙了我國刑罰體系的構建和完善,由于社會經濟條件懸殊,相比城市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農村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存在不少問題;農村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和重視,亟待改革矯正制度。農村地區社區服刑罪犯的犯罪類型與城市有較大區別。在城市社區服刑罪犯中,職務和未成年人犯罪較多;而在農村社區服刑罪犯中,侵財型犯罪和傷害類犯罪較多。從而使得農村地區社區服刑罪犯易重新犯罪的可能性較大。
3.社矯專職干警嚴重缺乏,工作隊伍力量薄弱。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具體負責實施的主體是基層司法所,承擔社矯對象的日常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考核獎懲等工作的是鄉、鎮司法所,而司法所現行的管理體制是司法局和鄉鎮(街道)雙重管理模式,司法所干警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包括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在內的九項職能,同時還要參與鄉鎮的中心工作,要完成如此系統而復雜的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司法所干警普遍感到力不從心。新的刑法實施以后,在不增加干警的情況下,即使不履行司法所的其他幾項職能,也很難將加強社矯干警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做好,更談不上矯正的效果和質量了,司法所干警將無法承受如此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社矯有些制度和內容流于形式,做虛而不實的工作。
二、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的完善措施
1.加大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經費投入,完善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保障機制。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的開展,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國家財政部應制定《社矯警官培養經費使用管理規定》,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確定各地方每個社矯對象所需費用,再由地方財政列入當年的政府財政預算,由市縣司法局根據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進展情況,及時撥付給基層司法所,完善審計檢查制度,確保專款專用,解決司法所因經費緊張而無法開展工作的難題。
2.充實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隊伍,提升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隊伍素質。
首先,要不斷充實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隊伍力量。第一,要招錄一批政治素質好,接受過法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人才充實到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隊伍中去。第二,進一步落實體制編制調整的有關規定。司法所行政和業務歸口管理,增加編制,及時補充缺編司法警官,以不斷充實和加強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隊伍力量。第三,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廣泛吸收志愿者加入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隊伍,引入大學生村官參與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機制,將大學生村官參與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與其年終崗位責任制掛鉤,增強其工作責任心。
其次,要提升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隊伍的專業化程度。矯正工作司法警官隊伍業務素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質量。第一,加大對基層司法干警的培訓教育力度。著力提高政治信念、專業素質、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整體素質高、綜合實力強,既能解決復雜矛盾又廉潔奉公的社矯隊伍。第二,要充分發揮高等院校、資深專家資源優勢,通過讓專家教授“請進來”的方式加強“三高”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理論知識和國內、國際加強社矯警官培養、提高社矯工作質量的先進經驗。
作者簡介
賀志明(1963—),湖南寧鄉人,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法治教育。
周世軍(1966—),湖南東安人,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刑法學。
龍屏風(1976—),女,湖南長沙人,廣東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XJK014CZY046);湖南省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2015B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