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潔+
摘要:“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飽含深情地向廣大青年發出新時代的召喚。新時代青年要刻苦錘煉本領、樹立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時代重任,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
關鍵詞:十九大報告 錘煉本領 理想信念 時代使命
中圖分類號:D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242-02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是美好的階段,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年華。1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同志在莫斯科向中國留學生發表講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世界是屬于你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于你們的。”[1]這段話激勵了新中國一代青年的奮進。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賦予了青年時代使命與歷史責任。習近平同志用中國夢“更是青年一代的”,向新時代青年提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奮進的殷殷期待和諄諄囑托。
一、新時代青年要刻苦錘煉本領
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青年是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黃金時期,學習是青年的首要任務。學習才是成才的階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無一例外都是勤奮學習者。學習之道貴在鉆研、貴在思考、貴在堅持,只有珍惜韶華,勤學苦練,下得真功夫,求得真學問,才能學得真本領。周恩來學習勤奮刻苦,博覽群書,樹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標,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為了實現目標堅持不懈,努力奮斗,這種高尚品格值得當代青年學習。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增強本領,就要向書本學、向群眾學、向實踐學、最終立足于實踐。“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1969年1月,年僅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帶書下鄉不忘學習,白天干活,晚上經常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經歷了7年的知青歲月歷練,著實鍛煉了習近平的筋骨,磨礪了他的意志,他無怨無悔選擇了同人民一起奮斗,走人民群眾相結合的路,青春因奉獻變得厚重。
如今,面對新時代的召喚,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主動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大勢。同時,新時代青年既要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掌握真本領,就要積極主動去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地方砥礪磨煉、拼搏奉獻,赴基層,去邊疆,到脫貧一線去吃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中,學以致用,將書本知識轉化為服務人民的能力,才能有所作為。
二、新時代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燈塔,是不斷進取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缺鈣。歷史上的勝利與成功,永遠屬于具有崇高理想、堅定信念的人們。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3名代表,平均年齡只有28歲,他們當中許多有志青年日后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在黑暗落后、民不聊生的舊中國,正是因為這些為國為民、懷揣夢想、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的青年們,開啟了中國偉大的革命歷程。鄧小平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2]青年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青年時期樹立什么樣的人生理想,選擇什么樣的奮斗方向,對于走好一生的路至關重要。當前,廣大青年在理想信念認識上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思想活躍,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和未來國家的發展。但不可否認,部分青年受多樣化社會思潮的沖擊,理想信念出現多樣化的傾向,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淡薄,對國家命運和前途毫不關心,落后的、消極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的利己主義影響著當代青年。
當代青年在理想信念上的客觀處境,是堅定理想信念不可回避的現實挑戰。“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為此,應在社會、家庭、社會和個人等多個層面開展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學校要積極引導青年客觀看待現實,完善理想信念教育體系。重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家庭教育對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作用,以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發揮社會教育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引導和保障作用。廣大青年自己要從思想上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三、新時代青年要牢記時代使命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擔當。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與老一輩相比,新時代的青年成長在中國發展最好的年代,未曾經歷亂世如麻、山河破碎的舊中國的深重苦難,也未經歷過“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建設新中國的艱苦歲月。生長在新時代的青年應當時刻牢記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是多少先輩用生命、艱辛、 拼搏換來。
每每談及青年的歷史使命,習近平同志對青年寄予厚望,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今,80后、90后已經成為社會各個行業的中堅力量,接續的則是00后群體,有的人成為公司的企業主管,有的人成為專業技術骨干,有的人成為領導干部等等。從汶川抗震救災到北京奧運會、從貧困山區支教到基層村干部,我們應該看到,今天的80后、90后繼承了中華民族愛國愛民的優良傳統,是勇于擔當時代重任,富有責任感、使命感的青年群體。從現在算起,距離本世紀中葉中國實現現代化建設預定的目標還有33年,未來33年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之路能不能走好,關鍵就在“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從未改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只有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跟黨走,忠于黨和人民,把個人理想與奮斗融入到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使命之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負人民和時代的重托。
四、結語
今天,我們無比自豪地迎來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我們的國家將從“站起來”“富起來”,向“強起來”飛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成為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第一階段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經過15年的奮斗,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階段再經過15年的奮斗,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的宏偉藍圖催人奮進。置身新時代的廣大青年應抓住寶貴的際遇,響應時代的召喚,奮發有為,拼搏奉獻,敢做時代的“弄潮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在蘇聯的言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57:14-15.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3]邸乘光.論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2017(10).
[4]馬利.不忘初心跟黨走 青春建功新時代[N].河北日報,2017-10-25.
[5]周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109-112.
責任編輯:韓 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