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贊弘
摘 要:本研究運用案例的方式對數控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利用工學結合教學法,使得數控教學更為具體化,更為實際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更為深刻。工學結合教學作為教學模式的一種創新,為數控專業的教學提供新的思路,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使得學生的知識掌握更為牢固。
關鍵詞:工學結合;數控專業;創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205
數控專業是職業教育學科中的一種,直接面向各大企業。學生學習的專業技能與崗位直接掛鉤,更具針對性,數控專業教學不僅教授學生數控專業知識,更加注重數控技能的培養。學生學到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在實際工作中用得到,體現其實用性。數控專業的課程包含的知識點眾多,教師應當創造數控實踐環境,將課程內容進行整理,加工教學素材。學生不僅要會實際操作技能,同時能將學到的技能發揮實際效用,體現學生個人價值。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學校根據社會企業需求,學生在校二至三年通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再到企業進行實習來進行培養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對于實際企業生產的要求掌握上比較差,企業往往需要再進行培養才能達到企業要求。
將上述原則作為基礎,學校將數控專業的學習與工廠進行結合,形成“工學結合教學法”。此教學模式是指在將實際教學與企業生產實踐環境相結合,實施項目過程,研究項目效果,將其作為教學的組織結構,突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將企業實踐環境設定為教學中心,將項目流程與教學思路相融合;理論知識課程側重知識效能的多樣性,實踐課程側重知識效能的針對性。
“工學結合教學法”的數控專業教學融合了“實踐教學”與“項目教學”兩種方式。這種教學模式意味著兩種意思,首先,這種教學模式的基礎是數控項目課程,數控教師在明確數控專業工作類型的同時,確定數控崗位人員的專業能力,以此為著眼點把項目目標轉化為掌握的技能目標;其次,模擬實際生產模式,以產品作為實際加工的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 工學結合教學法解析
數控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法主要是利用實際的工廠環境激發學生數控知識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數控專業知識,教師把數控知識轉化成實用性強的教學任務,教導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所知真正運用到數控工作中,真正感受學習的力量,建立自信、樂觀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環境:在校內建設校內工廠,工廠生產加工企業產品。在校內工廠中構建實訓課堂,構建真實的生產場景。
教學對象:在校二年級以上學生,有一定理論及實踐基礎的學生。
教學實現形式:教學課堂設置在校內工廠生產車間,將實際生產的產品為學習目標。教學以企業師傅作為主導,教師按照實際崗位,分配學生學習崗位、講解工藝流程、檢查產品合格率、具體操作以及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學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結合數控實踐與數控理論知識,領會技術關鍵,掌握數控技術的重點難點。經由企業師傅與教師的指導,獨立操作數控機床設備,生產出符合企業要求的產品。
解析案例:課堂教學過程中,實踐是提升學生技能的最佳途徑。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時候就可以接觸真實的企業場景,實現學生和生產企業的直接接軌,可以幫助學生盡早適應企業的管理制度,使其意識到團隊的力量。在工學結合教學課堂中,生產加工的產品就是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更為現實、直觀的生產場景下,高效的學習到專業技能,還能為生產廠家創造相應的經濟利益。教學過程中,教師與企業師傅親密配合,將與任務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生產中,在實際生產中升華理論知識。工學結合教學法對于數控專業的學生來講,既能加強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又能夠提升其在未來適應企業的速度,更快的融入到實際工作環境中。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校來講,能夠提升其學校學生的就業率,增加社會知名度。這種教學模式在大幅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為工廠創造經濟價值。
2 工學結合師資要求及考核方式
學校的數控專業推廣“工學結合教學法”的教學變革的過程中,緊緊圍繞“企業”、“學校”兩大關鍵詞,完成了“主觀能動性的誘發、切實感知性的強化、理論教育性的滲透、教育實踐性的貫徹”的任務,使得教學形式更為多樣,使得教學效果更佳。然而,這種教育形式對于學校的教學設備與師資力量有著相當高的要求。
2.1 師資力量的要求
學校的教師不僅對于數控專業的理論知識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還要有扎實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操作中升華理論知識,對數控專業理論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更新理論認識。在應用“工學結合教學法”時,學生遇到困惑或者疑難問題需要教師給予及時解答,并且鼓勵學生將所學所知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剖析教學難點,給予學生真實的教學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信。學校的專業教師由原來的單純教學型隊伍,轉變成雙師型教學隊伍。
2.2 考核評估的方式
傳統的考核評估,僅僅是一套試題,一張試卷,就給學生的能力下斷言,然而學生的創造性、主觀能動性在試卷中難以體現。因此,學校需要構建合理有效的考核評估體系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在企業產品生產實踐操作過程中對學生能力進行評估,分為學生自評、企業師傅(或QC)評估及教師評估。在生產實踐過程中,學生生產的產品由學生根據圖紙要求進行自評及組員互評,再由企業師傅(此處身份轉為企業QC)進行測量評估,使學生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發現自身不足,及時改正,提高技能水平。最后通過教師根據學生對產品的生產的情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相對點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數控理論知識的掌握。
3 總結
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數控專業的教學與企業實際生產實踐相結合,利用企業生產場景,引導學生在設定的企業實踐中學習數控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操作技能,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時升華理論,實現教學實踐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徐民生.數控教學的創新[J].華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5).
[2]康建華.工學結合教學研究[J].天津輕工業出版社,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