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
自2016年始,VR這一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及其意象化表達等,即開始大量且廣泛地應用于影視藝術創制之中?!额^號玩家》是一部脫胎自同名原著,由美國華納、安培林、威秀三家聯合出品的動作、科幻、冒險大片。該片由世界著名導演,“電影奇才”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筒,影片以全方位的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的技術融合,為全球觀眾奉獻了一次震撼驚艷的視覺體驗。
一、 表象化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契合
(一)對比式契合
《頭號玩家》一片以2045年的未來世界作為藝術表達的時空背景。影片中,詹姆斯·哈利迪與奧格登·莫羅預見并“創造”了一幅對比強烈的未來圖景,在晦暗色彩的籠罩下,藝術現實中的建筑猶如時空交錯般地堆疊起來,作為一種對于傳統現實世界的解構,影片中游戲上癮的人類,其所賴以生活的即是虛擬現實技術,而這種技術之所以能夠在影片中展現得活靈活現,要歸功于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所契合而成的完美統一的有機整體。該片中男主角所生存的藝術時空環境與虛擬現實的時空環境判若云泥,薩特名言,他者即地獄。這種虛擬現實的靈境與廢墟般的不堪現實相較,所產生的兩種既視感顯然有著藝術設計強力助力與強力解構下的天淵之別,藝術設計所強力助力的虛擬現實美侖美奐,而藝術設計所強力解構下的現實則一片狼籍,該片的虛擬現實技術與藝術設計的契合創制,得益于所引入的先進的360度動作捕捉,這種技術更利于虛擬現實與藝術設計在后期創制過程中的更完美的契合。
(二)延伸式契合
《頭號玩家》以后現代未來的滿目瘡痍拉開序幕,令觀眾仿佛回到了美國大肅條時期的胡佛時代,影片中藝術現實的邊界以虛墟式的模糊表達加以呈現,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城市,藝術現實中的哥倫布市從影片開篇,即盡可能地試圖透過藝術化來模糊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邊界,與此同時,由片中男主角的動作表演進行著藝術設計擘劃的越界與圍合表達。例如,男主角在開篇的長鏡頭中,較為連貫地向觀眾展現了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相對靜態化的邊界,同時以男主角的空間穿梭,將這些相對靜態邊界由動態藝術設計而一一打破,當男主角最終回到其所棲身的圍合空間之后,真正意義上的透過虛擬現實而達成的藝術設計的越界才由此展開??梢?,傳統藝術設計表達中,邊界作用的相對耦合式的越界表達與圍合作用的相對內聚式的延伸表達,為影片帶來了一種透過表象化,而向虛擬現實與藝術現實兩個世界的藝術化延伸呈現。[1]
(三)交互契合
《頭號玩家》是一部將藝術設計中的多媒體創制體現到極致的虛擬現實作品。該片在建構未來時空方面較為成功,尤其是針對虛擬現實的藝術設計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立體化、層次化、交錯化的時空以及突破了邊界作用的越界與圍合等藝術設計的突破性延伸,更為連接虛擬現實與藝術現實的藝術設計提供了絕佳的創構時空。影片中表象化表達的映襯、烘托、渲染等為其提供了基于藝術基礎的炙熱氛圍表達。同時,這些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中的交互表達亦為后續盡情展開想象時空提供了極佳的藝術設計基質鋪陳、互動準備、滲透準備。這些交互式準備不僅進行了針對虛擬現實的有情、有景、有境的進階表達,而且,更在系統化的交互方面進行了許多別出心裁的藝術設計,以及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建構、組接、對位等;影片進而以更見緊湊的節奏與飽滿的視覺呈現令觀眾由視覺震撼而視覺驚艷與視覺滿足。影片中艾奇變身巨型機器人的全游戲化段落,即是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交互契合的杰作,這種以毫秒計的交互式表達為藝術設計的時空場景、服飾道具、劇情創制等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
二、 抽象化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
(一)造型與組合抽象結合
《頭號玩家》中的虛擬現實,由此前諸多影片中的概念化終于美輪美奐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在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深度結合之下,影片中的所有道具均有賴于藝術設計的強力支撐,包括學生教室中整齊排放與桌面合為一體的未來臺式計算機,和持于掌上的未來便攜式計算機,以及令人驚奇的隨意伸縮大小的柔性屏計算機等……形形色色的未來道具頗具匠心。這些虛擬現實中事物的造型與組合的抽象化表達顯然得益于藝術設計的強力驅策,并使得影片的表達得以從表象化的虛擬現實走向抽象化的虛擬現實,從表象化的理性走向符號化與工具化的理性,從而建構起了一種以藝術設計實現的視覺藝術的符號化表達;且為無極化超時空表達的創制提供了藝術化解脫,從而徹底實現了藝術表達的更接近于無限抽象的自由,亦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自由、真實、和諧三者盡情呈現的極致表達。例如,男女主角在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中的百變造型,以及虛擬現實中的所有角色組合等均以其藝術設計的重度參與,而為影片建構起了一種充斥著游戲既視感的活靈活現的超現實世界。
(二)運動與控制抽象結合
影片中的造型與組合的抽象性表達,在藝術設計之手無微不至的參與下為虛擬現實憑添了許多別樣的色彩、形制、氛圍等創制表達;同時,該片的別出心裁之處還在于藝術設計以其對動作的精微把握,而將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陀^而言,影片更為進階的創制技巧在于能夠以藝術設計進一步實現視覺藝術在運動與控制方面的象征性表達。這種將敘事結構加以濃縮緊湊的藝術設計技法,將藝術設計的內涵與虛擬現實中的運動進行了高內聚低耦合的張力結合。例如,影片中對哈利迪資料館中相片、錄影、監控錄像、攝像頭錄像等3D影像素材的泛覽等,即采取了透過電影、游戲、對話、書籍、電視節目等在虛擬現實與藝術現實中的交錯、穿插、融合,而以一種大他者的視角藝術化地展現了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平行、并置、交融。這種超現實的視覺體驗在此前的影視藝術作品中是較為罕見的;而達成這種視覺對象與他者拼貼、碎片、無中心的后現代式表達的關鍵恰恰在于該片中藝術設計之手的抽象化魔力表達。
(三)時空與過渡結合
《頭號玩家》一片中的造型與組合抽象及運動與控制抽象表達,各自為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帶來了由表象化而抽象化的進階衍化,和結構運行機制的抽象化演繹;并以其抽象化闡釋而為影片帶來了由虛擬現實建構起來的未來化的象征性表達。實際上,恰如片中哈利迪所言,其打造綠洲的原本意旨,試圖創造的并不是游戲與游戲規則本體,而是旨在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種抽象化的新銳表達使得該片中的藝術設計得以全面突破二維平面的時空限制,使得觀眾能夠更真切與深切地感觸到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交錯、穿插、平行、融合;這種感觸甚至突破了三維時空的超時空體驗式的藝術化表達。例如,影片鏡頭跟隨男主角,沿著滑索在現實時空中穿梭的藝術設計,實際上起到了連接現實時空與虛擬時空的融通作用,而自從男主角接觸地面的那一刻起,導演即已為更進一步的沉浸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影視映像準備;影片至此完成了由藝術基礎向藝術上層建筑的技術與藝術的融通,以及基于抽象化的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結合的過渡,同時,更以藝術設計更進一步實現了,視覺藝術的由抽象化而意象化表達的介引與過渡。[2]
三、 意象化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融合
(一)綜合審美意象化表達
《頭號玩家》的高級創制在于其由原初流于表象化的聚焦于視覺表達的表現力,而躍遷為抽象化的感知力,并最終升華嬗變為插上意象化翅膀的想象力。影片中的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先融通后融合的不斷演進,已經成為技術與藝術深度融合的一道必然階梯;藝術設計作為上層建筑,自有其涵蓋多元、多維、多態的時尚性、前衛性、先鋒性、權威性的后現代表達;而藝術設計所廣泛涉及的科技、社會、文化等綜合性審美表達亦由此而得以盡情展現。實際上,藝術設計的審美表達恰恰是因應這些因素綜合變化的最佳化融合結果。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綜合審美意象化表達為影片提供了多視角、多維度、多元化的視覺傳達,并于虛擬現實中打造出超現實的時空體驗,以幫助觀眾實現電影造夢的嵌套夢幻,為影片的創制綻放出異乎尋常的視覺體驗,同時,更以這種影像為未來世界塑造了詩性表達的意象化靈魂,為更進一步的進階表達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由沉浸而移情的準備。例如,片中的哈利迪資料館即以其內在綜合審美宏大視角的無極性,而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包羅了虛擬現實創造者哈利迪一切的另一重虛擬現實世界的審美意象化表達。[3]
(二)能指與所指意象化表達
影片以藝術設計作為一種無極化的意識創制載體,這既對于影視映像有著深刻的意義,又對片中的虛擬現實有著巨大的增強作用,并透過藝術設計向虛擬現實滲透了藝術間性表達。影片中文明極度發達的遍地虛墟和滿目瘡痍與科技高度發達的對于文明的解構與疏離,以抽象化的象征性透過藝術設計的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超現實的雙重對比、雙重平行、雙重交錯表達,形成了藝術化能指;并由此進一步于觀眾的心目中靈性化地建構出了光影之上的意象化所指。同時,影片充分地以其抽象化程度漸強,表達了藝術現實中未來人類對現實的指斥、痛恨、逃離,并且,充分地以其意象化升華強烈地表達了未來人類對虛擬現實的熱衷和向往。實際上,該片中通往虛擬現實靈境的環狀裝置,不僅為藝術現實中的人類打開了一扇通往虛擬現實的大門,且亦為藝術現實中的人類套上了虛幻化藝術現實的枷鎖。這種復雜能指為更進一步的意象化升華帶來了令觀眾移情于其中之后的對于科技、社會、人類三者未來發展何去何從的深刻反思。[4]
(三)深度融合意象化表達
《頭號玩家》以其虛擬現實的藝術設計表達為觀眾創制出了一個媲美《阿凡達》的視覺宇宙視效的綠洲,實現了突破想象力限制的宇宙級別的城市建構,為觀眾賦予了暢游超時空般的自由。該片在意象化的層面為觀眾建構起了一個超現實的第三重超時空表達,這種形而上的意象化表達只能透過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深度融合方能呈現;這種高級呈現技巧為藝術與技術提供了可持續的深度融合式發展之路。例如,賽車一場戲中,男主角與隊友,及神秘女主角阿爾忒彌斯,即在藝術設計的全方位助力下,以技術的虛擬現實深度模糊了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間離,使得觀眾由藝術現實不由自主地移情至虛擬現實,并深度沉浸于虛擬現實之中。這種令觀眾身臨其境的高級移情表達為該片帶來了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深度融合,虛擬現實與藝術現實在不知不覺間,混同為一體化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同時,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完美結合,為觀眾奉獻了一個超現實與現實的深度融合世界。[5]
結語
藝術與技術已成為后現代影視創制過程中的兩大關鍵要素,同時,更是決定影視藝術作品成敗的關鍵要素。《頭號玩家》一片為后現代影視創制帶來了攸關成敗的思考,該片不僅實現了藝術設計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深度融合,且實現了藝術現實與虛擬現實的深度融合。影片以其高概念的娛樂化,將虛擬現實中的靈境與藝術設計的思想精粹進行深度融合,并衍化為一種靈粹化的超自然表達,且由這種靈粹直達意識的高度,由形而象、由象而意,建構起了由藝術現實而虛擬現實的超現實表達。
參考文獻:
[1]王占君.虛擬現實技術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24):49-51.
[2]高君,王芝湘.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以電影中特別場景的色彩為例[J].藝術科技,2014,27(8):53-54.
[3]劉世文.論新媒體藝術的“虛擬沉浸”審美[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7(4):29-34.
[4]尹棲鳳,程璐.藝術與科學的和諧表現——分形藝術在信息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9(2):84-85.
[5]李三強.實踐美學視野下的虛擬美學[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67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