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蔭澤 李居尚 張立東
摘 要: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創新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在培養新一代的人才時,也應注重對青年一代創新能力的培養。青年一代受教育的場所大多都在高校中,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校在進行教學工作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實踐能夠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使學生發現平時難以發現的問題,通過使學生思考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專業領域的實踐大多都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我國民辦高校的實驗室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本文將對民辦高校實驗室進行探討,提高其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民辦高校實驗室 創新型人才 培養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146-02
互聯網+時代,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民辦高校的實驗室建設也應當緊跟時代步伐,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當今的民辦高校實驗教學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方向,要想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便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實踐,對民辦高校實驗室進行有效利用,有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創新,可以實現解放我國生產力,提高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競爭力。
1 我國民辦高校實驗室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我國民辦高校實驗室資源分配不均
我國民辦高校在通過實驗室對創新型人才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即存在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民辦高校往往具有多個專業需要進行實驗,來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而這些專業數量較多,對實驗室的需求較高,但當今的民辦高校實驗室資源尚不充足,部分民辦高校缺乏足夠的資源建立足夠的實驗室供學生進行使用。而且對于某一專業來說,實驗室數量有限,缺乏足夠的資源供給專業多名學生同時進行實驗,專業的學生如果都要進行實驗,那么該實驗往往要持續較長的時間,沒有多余的機會供學生進行練習。但并不是所有的民辦高校都缺乏足夠的實驗室供學生進行實驗,只是部分民辦高校將實驗室資源分配不均,將實驗室資源分配給人數較少的學生進行使用時,導致實驗室資源出現浪費的現象,不利于實驗教學工作的進行。
1.2 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沒有實現有效的結合
民辦高校的學習是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主要目的,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創新能力,然而卻有學校沒有明確這個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實驗課本內容的教導,缺乏對學生必要的實踐能力的教導。實踐是實現創新的前提,一個優秀的人才,必須能夠熟練運用科學知識進行實踐操作。當今的民辦高校教學工作中,對實踐不夠重視,往往在多個章節的課本內容講述過后,才讓學生對其中一部分較為重要的實驗進行操作,操作的次數也較為有限,無法使學生進行熟練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培養必要的動手能力,也不利于培養其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時只注重知識學習,在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實踐來對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認知還會較為抽象,理論知識的掌握不會太牢固。不進行實踐很難發現問題,不利于學生通過發散思考提出相關問題,缺乏發散性思維,也同樣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1.3 民辦高校實驗室開放度較低
我國民辦高校實驗室資源利用率較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校實驗室的開放程度較低,學生在使用民辦高校實驗室的時候往往較為困難,也因此,大部分學生在非必要情況下不愿到實驗室進行實驗,導致學生缺乏實踐能力,難以發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缺少思考解決新問題的機會,導致其缺乏創新能力。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實驗室中存放有較為珍貴的器材,只有在教師帶領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夠直接進行使用,往往也就在進行第一次學習時,學生可以避免麻煩的手續使用器材。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想要利用實驗室進行實驗,可能會受到多個方面的限制,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時間的限制。學生在利用實驗室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才能夠使用。部分實驗室資源較為缺乏的民辦高校除了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外,甚至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做出了規定,成績過低的學生使用實驗室資源的時間可能會更短。
2 提高我國民辦高校實驗室利用率的方法
2.1 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資金投入,增加民辦高校資源
要實現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解決當今民辦高校中實驗室資源不足的問題。加大對民辦高校實驗室的資金支持,使其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在對教育工作投入資金支持時,應盡可能將資金均勻投入,使每個實驗室都具有足夠的條件支持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此外,民辦高校也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條件。如果民辦高校缺乏足夠的資金,可以考慮與社會中的企業進行合作,利用企業的資源供學生進行實踐,學??梢詾槠髽I提供一定新生力量,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兩者實現資源共享,實現共贏的目標。
2.2 對民辦高校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
民辦高校的課程安排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進行理論教導的過程中,需要將各個章節由淺入深地進行講述,對需要進行實驗的章節進行安排時,需要考慮到時間問題。盡量將兩個實驗之間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在進行教學工作時,盡量每周都安排一節實驗課進行教學,鞏固本周所學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發現新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在對實驗較多的課程進行安排時,應盡可能增加該學科的學時,學時的增加可以減慢講課的進度,使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掌握,在此期間,還具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實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2.3 提高民辦高校實驗室的使用率
民辦高校實驗室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進行實驗,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當今民辦高校卻本末倒置,為了防止學生損害實驗室資源,降低了實驗室開放程度,學生如果想要使用實驗室必須經過多個程序的申請,嚴重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率,導致實驗室的資源被嚴重浪費。同時還會打擊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積極性。學校應盡可能降低對學生的限制,尤其是通過成績對學生進行限制,這種方法是最不可取的,這樣不僅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還會給學生的學習進步造成許多的困難。學校應該減少不必要的程序,提高實驗室的使用率。學校的實驗室可以設置專門的教師對實驗室進行監管,學生要使用實驗室資源只需要到實驗室進行登記即可,如果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教師可以及時進行指導,如果儀器出現損壞可以追究學生責任,令學生進行賠償。只有提高實驗室開放程度,實驗室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
3 結語
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下,實驗室建設和改革應當與時俱進、全面創新。民辦高校實驗室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資源,應當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改進當前存在的不足,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趙花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內江科技,2017,38(10):107-108.
[2] 毛毛.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確立新型人才培養方案[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