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昊
摘 要:縱觀人類的歷史發展,我們發現數學在其中占領著非常重要的比重,它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是指研究數量、空間、變化、信息、結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按照數學的邏輯性和嚴謹性,我們也可將其看成是科學的一個分支,所以數學是人們在學習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最基本的工具。如今,數學和人類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它被人們應用到了許多領域,其中包括了物理、化學、醫學、計算機等領域,有了數學的存在,這些領域的發展才能夠得以繼續下去,科技才能夠得以進步。同時數學也是研究經濟的基礎,我們進行生產制造、學習交流的時候,數學都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沒有數學,人類發展就不會如此迅速,科技也不會如此發達。
關鍵詞:數學 數字 經濟生活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220-02
我們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擴寬我們的眼界,同時還為了能將其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其中數學學習是最能夠體現這一點的。從一個國家的公共設施建設,到一個家庭的柴米油鹽日常開銷,都存在著數學的身影,數學知識就像是空氣一樣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是可能因為數學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了一起,以至于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被人們所忽視,其實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往往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大[1]。
1 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首先,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消費,這些日常消費就與數學相關。在人們的生活中,往往可以看到超市商場再進行特賣,如買一送一、滿200減30等,這種情況往往會更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從而提高了銷量,這其中就涉及到了許多數學知識。比如消費者會計算著如何能夠以最優惠的價格買下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湊單才會更加省錢,而商家則考慮如何打折促銷才能夠使自己的銷量最大化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自己的利潤,這些都是需要人們認真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的問題[2]。還有一些網絡電商在節假日或者特賣上進行打折銷售,很多人看見打折就覺得自己賺到了,于是就進行大賣特賣,但是有的商品其實是在原價的基礎上進行了價格上調,消費者以為的打折不過是賣家造成的噱頭,如果消費者不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就會在無形之中浪費了自己的錢財。
其次數學應用到經濟生活中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就是進行投資?,F如今,人們已經不僅僅可以通過工作來進行賺錢,增加收入的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起來,其中投資應該是非常被人們所熟識且應用的,其中投資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存入銀行獲取利息、購買股票、購買理財產品、存入各種理財軟件中獲取利息,這其中涉及到了許多的數學問題。例如,某人現在準備利用50萬元進行為期一年的投資,現如今提供給他的方式有3種:第一種是將50萬元存入銀行來獲取定期存款的利息,銀行的利率是2%。第二種是購買股票,不過購買股票所得的收益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取決于這一年的經濟形勢,如果經濟形勢好該人可獲利5萬元;如果經濟形勢中等,可以獲得2.5萬元的收益;如果經濟形勢差則會損失3萬元。第三種方式是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利潤主要是取決于人民幣的匯率和黃金的價格,如果形勢較好,則可以獲利2萬元;如果形勢不好,則會損失8000元,此時就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來進行選擇,究竟哪一種方案能夠使得他投資的效益達到最大化。首先,如果將50萬元存入銀行獲取利息,那么就會得到500000×2%=10000元的收入,如果選擇投資股票的話,根據已知的數據可以分析出經濟形勢好、中、差的概率分別為30%、50%、20%,經過計算可知,會獲得平均5×0.3+2.5×0.5-3×0.2=2.15萬元的收益,如果購買理財產品的話,往年理財產品的走勢是基本上升的,因為人民幣正在不斷升值當中,所以如果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將會是20000×0.9-8000×0.1=17200元,又因為2.15>1.72>1,所以采取購買股票進行投資將會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所以當我們進行投資的時候,就運用到了許多的數學知識,我們需要利用數學知識來將多個投資方案的平均收益進行對比,這樣才能選擇出最合適的投資方案。如果我們并沒有數學知識的話,那么就無從對比,進而會讓自己損失一部分的利益。
同樣,數學也可以被應用到經營中,與投資不同的是經營對應的是商家。在我們進行高中數學的學習時,總會碰到這樣一種例子,某商店出售一種商品,該商品的進價是20元,售價是25元,該商店每天可以賣出200件該商品,若這種商品的售價每提高一元錢,銷量就會減少8件,問商品的單價是多少時,該商店可以獲得最大的利潤,這種時候就需要利用數學知識來幫助商家進行經營,使得商家可以獲得最大的利潤。同時,數學還可以幫助商家預測經營的結果,比如可以根據以往的銷售量來對今年的銷售量進行預估,這樣才能夠給商家一個數據來決定今年的進貨量是多少。
以上只是舉了幾個在實際生活中數學被應用到經濟生活中的例子,其實這種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說數學已經完全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數學不僅僅在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經濟中的作用同樣也不容小覷。
1.1 數學首先可以作為一種經濟中較為簡單的表達方式
首先因為數學的特征是簡明扼要且具有唯一性,這樣就可以準確地表達出經濟,如果采用文字的方式來表達,那么可能會因為個人的理解問題而產生較大的差異,這就可能會導致研究成果被扭曲誤解,但是用數學來表達,那么就可以簡明扼要地將中心思想表達出來。同時,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經濟學的理論研究時,也可以減少那些沒有用處的爭論。而且由于經濟活動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在進行經濟研究的時候將存在許多變化的因素,這就導致了經濟研究的錯綜復雜性。而數學就一個簡單明了的解釋,同時也為許多錯綜復雜的數據提供了計算模型,從而使經濟研究變得簡潔有條理。
1.2 數學也能夠作為證明經濟學理論的輔助工具
在建立一個經濟理論體系的時候,在最開始被提出的時候,就需要對這個體系進行不斷的論證,這樣才是一個有價值的經濟理論[3]。數學的邏輯性非常強,所以可以將其應用到經濟學理論體系的論證當中,如果利用數學也不能夠證明這個理論,那么就代表這個理論的邏輯性不夠強,存在著某些缺陷,因此需要重新修改該經濟理論體系,找出其中的缺陷,完善該理論體系。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的特點,數學能為經濟學提供特有的、嚴密的分析方法,它是經濟學中一個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2 結語
其實數學在實際經濟生活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同時數學也在許多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將數學中的知識結合到現實生活當中,利用數學知識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和解決問題,使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實用性得到增強,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宇超.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J].宿州學院學報, 2002,17(1):104.
[2] 羅洋.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J].福建中學數學,2016 (8):47-49.
[3] 宋慧玲,楊月梅.經濟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