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客運段六車隊的會議室里,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同志正在為青工講課,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她就是這個車隊關工小組的副組長盧振秋。
盧振秋今年68歲,曾擔任過通化列車段黨辦的政治教員,退休后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傳承雷鋒精神上。她之所以這樣癡迷,是有原因的。1952年,美國飛機轟炸集安,一位志愿軍戰士從塌方的防空洞中將3歲的盧振秋救了出來。長大后,她得知自己被救的經歷,對解放軍充滿了無限的愛,決心回報社會,回報解放軍,力所能及地去幫助更多的人。
當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以后,她就步入了學雷鋒的行列。那時,她是個中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經常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幫助貧困同學買書本、交學費。參加工作以后,她成為一名教師,任教期間把班級52名學生分成7個學雷鋒小組,五年如一日為敬老院的老人擔水,劈柴,掃院子,清理環境,使老人快樂地生活,也讓孩子們健康成長。2009年通化地區發大水,抗洪搶險的指戰員們長時間浸泡在洪水里,雙手雙腳和襠部生瘡長癤子,她又多次去抗洪搶險一線,購置藥品并親手送到指戰員的手中,幫他們解除了痛苦。根據組織需要,她幾次轉行,每次都用雷鋒精神鼓舞自己,干一行愛一行:當電話員,刻苦學習業務,在全段獲得技術表演賽第一名;到軟水所工作,成為技術能手;她帶領班組9名女職工五年如一日為退休老工人服務,班組連續3年被評為先進集體;她又先后被調到通化鐵路分局機關、通化客運段工作。她走到哪里就把雷鋒精神傳播到哪里。退休后,她繼續發揚雷鋒精神,參加通化市志愿者協會,到敬老院、聾啞學校獻愛心,為環衛工人、貧困學生、血癌患者等捐款捐物。2014年末,她擔任車隊關工小組副組長后,把傳承雷鋒精神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內容,帶領車隊青工努力踐行雷鋒精神。
在盧振秋的影響下,雷鋒精神在客運崗位上閃光。2015年3月8日,青年職工在聽完盧振秋的演講后就出乘了,大家決心把發揚雷鋒精神的成果展示在乘務中。他們一路熱心為旅客服務,受到很多稱贊。列車在葫蘆島站停車后,一位盲人老大爺艱難地來到辦公車廂要求補辦臥鋪。值班員王文穎很快為他辦理了一張下鋪,列車長安排11車乘務員莊須成幫助他拿行李,扶他去臥鋪車廂休息,乘務員宋春龍一路細心照顧老人。到通化后,他把老大爺親手交給了他的家人,老人感激地說:“太謝謝了,你們比家人照顧得還周到。”2016年,這個班組的青工為旅客做好事220余件。他們所當值的列車,被命名為“青年文明號”。
盧振秋利用曾擔任政治教員的優勢,傳承雷鋒精神。她組織青工參加“志愿服務小分隊”,利用個人休息和壓縮春節探親訪友的時間為上下車旅客服務,深受旅客稱贊;春運期間組織編排精彩的文藝節目,大力宣傳雷鋒精神,為青工加油鼓勁。她編寫的《列車員贊》,在全車隊干部職工中廣泛傳唱,引起強烈反響,受到鐵路局有關領導的贊揚;組織青工開展“崗位學雷鋒”活動,引領大家愛崗敬業。自從她接任關工小組副組長工作之后,以《學習雷鋒好榜樣》一書為教材,組織青工深刻領會雷鋒精神內涵,向青年朋友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獲,收集并宣揚身邊人學雷鋒的先進事跡,使青工深受啟發和教育,紛紛表示要用雷鋒精神鞭策自己,把旅客當親人,在崗位上努力踐行雷鋒精神。有位出國做勞務的返鄉旅客,不小心把積攢三年的血汗錢掉進廁所,非常著急。青年列車長付強一邊勸說,一邊脫掉上衣,趴在便池上,試探著把手伸進便池孔,反復探摸,終于從廁所下水拐角處把帶著糞便的腰包摸了出來。旅客感動得落下熱淚,車廂里響起一片掌聲。2017年2月5日,K430次列車在沈陽北開車后,一名叫周穎的女乘客心急火燎地找到列車員陳慶剛,說孩子高燒不退,請他幫忙想想辦法。小陳立即給列車長打電話,車長宋長洪馬上趕到女乘客所在的車廂,并通知各車廂列車員幫助尋找醫生。此時,小陳拿來醫藥箱,用所學到的急救知識,為小朋友量體溫,然后用酒精擦腳心,用涼毛巾擦拭小朋友全身。經過半個小時的不間斷物理降溫,小朋友的體溫終于降下來了。由于車廂人多,氣溫很高,小陳又把小旅客娘倆的座位進行了調整。不多會,小朋友躺在媽媽懷中睡著了。列車到達北京站,周穎拉著宋車長和小陳的手不放,千恩萬謝地說:“你們是孩子的大恩人。”

盧振秋被評為“吉林好人”
盧振秋常想,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國家發展強盛,要靠他們來完成。為此,她帶領車隊青工把傳承雷鋒精神不斷延伸。有個“獨臂女孩”叫張森,剛出生時左臂殘缺,被遺棄在垃圾堆,一位拾荒的好心大娘把她抱回家,精心撫養,逐漸長大。2015年,小張森考上了長春大學,可因學費湊不齊犯了難。盧振秋得知情況,帶頭并組織車隊青工和她所在的“志愿者群友”捐款3900元。她撰寫的稿件在通化電視臺《百姓說事》節目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很多“好心人”紛紛捐款捐物,解決了小張森的燃眉之急。去年,小張森的奶奶被車撞傷,盧振秋又帶領車隊兩個班組的青年志愿者輪流到她家幫助料理家務,還為小張森捐贈了學習用品。
2016年,盧振秋被當時的沈陽鐵路局評為“全局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被通化市委命名為“通化好人”;2017年獲得“吉林好人”的稱號。
鐵路延伸,列車飛馳。盧振秋和她的退休伙伴們,依然情牽車廂,心系旅客,把雷鋒精神傳承下去,讓飛馳的列車滿載溫暖和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