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以來,湖北省關工委和省司法廳關工委立足監所教育改造實踐,在全省27個監所35歲以下服刑人員中開展了“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他們把這一活動抓實、抓細、抓具體,有力調動了服刑人員改造的積極性,促進了監所安全穩定,提高了幫教質量,成為省關心下一代的工作品牌。對這一工作經驗,中國關工委和司法部聯合發文向全國推介,其所取得的顯著效果,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經調查,在押的服刑人員中存在“三少”的特點,即文化知識少、法律知識少、專業技能少。有些人感到人生渺茫前途無望,對改造消極抵抗。根據服刑人員的這些特點,省關工委、省司法廳關工委組織開展了“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進監所活動,采取事跡報告會、讀書演講交流、法治教育等方式,引導服刑人員逐漸養成了自覺讀書的好習慣,通過讀書正確看待自己的罪行,樹立安心改造的決心。
襄陽監獄服刑人員盧某,因搶劫罪被判刑20年。他只有小學文化,在獄中不學習、不做事,消磨時間虛度年華。在監所關工委的幫助教育下,他逐漸對讀書有了興趣,接著學電工、鉗工、電腦,經考試拿到了3門單科結業證書。他寫的讀書心得多次在省監獄局辦的《新生周刊》上發表,在2009年司法系統開展的讀書演講比賽中獲三等獎。
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員謝某某,因犯故意傷害罪,2006年被判處無期徒刑。參加讀書活動后,4年間攻讀了《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學基礎理論》等10門法學課程,門門取得合格證書,得到武漢大學頒發的湖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學大專畢業證書。“知識能改變命運,學習能創造未來。”他在書中找回了自己對未來生活的信心,積極改造,已獲得3次減刑。
蔡甸監獄服刑人員趙某,因販毒品、走私槍支彈藥,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入獄后他拒絕治病、絕食,對人生不抱任何希望。自參加讀書活動后,他有了根本轉變,得以多次減刑,還被評為省級積極改造先進分子。他對管教民警講,是“中華魂”讀書活動點燃了他的人生希望之火,使他死而復生,表示要“多讀書、讀好書,重走自己的人生路。”
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員高某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通過參加“中華魂”讀書活動認罪悔罪,不但認真改造自己,還通過談心、討論、交流等方式幫助其他學員。他連續9年被評為所級改造積極分子,3次被評為省級改造積極分子,共減刑7年零7個月,成為監內改造的正面典型。
“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在監獄服刑人員中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司法系統已有5萬余人次獲得湖北技術教育登記證書,2萬余人次獲得小學、初中畢業證書,1.2萬余人次獲得高等教育考試單科合格證書,為這一群體走向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宜昌監獄服刑人員涂某某,32歲,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死緩。參加“中華魂”讀書活動以來,他把刑期當學期,自修了高中課程,通讀了《刑法》《“四五”普法教育》《服刑人員心理健康讀本》《大墻律師》等法律方面的書籍,學習了《中級烹飪技能》《飯店管理》《園藝盆景制作》等專業教材,考取了計算機辦公軟件應用操作員資格證書。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他將節省的100元零用錢捐給災區。因改造積極,他6次被評為省級改造積極分子,獲4次減刑。
服刑人員陳某某,原判死緩,在獄中自學機械制造技術,自制球面打孔器。原足球縫制由手工鉆孔,他改為機械打孔,既節省了體力消耗,又縮短了縫制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刑人員雷某某,設計開發了“防盜螺旋鎖”“多功能扳手”兩項產品,獲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專業證書。服刑人員尹某某,通過讀書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寫作能力,發表長篇小說《亡命十五年》,以此告誡身邊人員不要走他的老路,受到荊州市作家協會的好評。

湖北省關工委研究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宜昌監獄原服刑人員鄒某,2004年因犯搶劫罪被判刑10年。起初,他對自己的罪行缺乏應有的認識,改造無目標,通過參加“中華魂”讀書活動,性格開朗了,像變了一個人。他刻苦學習有關機械知識,成為機械革新能手,還協助監獄民警負責生產安全管理工作,3次被評為省級改造積極分子,3次獲減刑3年零8個月,2010年獲得新生。2011年,他先是承包了宜昌市第一技工學校的機械加工,后來又承包了宜昌市葛洲壩水電學院的機械加工,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他自己成立了公司并任總經理,企業當年獲利10多萬元。他的企業還吸收了10多名刑釋人員就業,工人月工資3000至6000元。在開創事業的同時,他也收獲了愛情,有了幸福的家庭。2013年,省關工委、省司法系統召開全省普法教育經驗交流會,鄒某作了典型發言。
李某某原判刑13年,入獄后積極參加“中華魂”讀書活動,在演講比賽中獲第一名。重返社會后,經過努力奮斗,現在已是深圳永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北大區執行總裁,沈陽尤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玉樹大地震時,他一次捐款30萬元,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2013年,他專程來到監獄,看望曾幫助、教育他的干警。《新生周刊》刊發了《書海到商海,一個失足浪子的人生涅槃》的長篇通訊,介紹了他努力讀書、積極改造、回歸社會、艱辛創業的奮斗歷程。
服刑人員張某某,2012年10月刑釋解教,回到家鄉荊門市東寶區開辦木材加工廠,不僅自己走上勤勞致富的正道,企業還接納刑釋人員就業,他的企業現在越辦越好。
“書香進高墻,塑魂促新生。陽光暖心扉,不負關愛情。”這首小詩,是人們對這一活動的中肯評價,也是這一活動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