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霖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省武漢市 430050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學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生的培養,必須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必須要懂知識、重技能、熟操作、精業務,為社會培養車出高端綜合技術人才。但是傳統的高職教學顯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此教育部門已將船舶內燃機制造專業作為試點專業進行了長期的教學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但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嗎。高職院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生的教學改革,必須形成一個明確的教學思路,并將教育改革工作堅持到底。
科技術的進推動了我國的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內對國外制造技術以及制造工藝的學習與借鑒,使得船舶內燃機工業與相關設備的制造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國家也已經將內燃機制造工業定位我國的一大主要行業,在此背景下,船舶內燃機制造對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作為技能性質的院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學生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船舶內燃機制造業的發展速度與發展前景,為推動我國船舶內燃機工業的發展,是學生能余裕滿滿的適應行業對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應該有一個實質性的改變,從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實行變革,形成符合行業發展與學生成長的獨具一格的教學特色。另外,我國的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式歷來就有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特點,學生在校園內的學習多是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沒有過多的實踐的機會,許多的專業技能都需要在走出校園、走入崗位后才能夠真實的接觸到,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有著明顯的理論與實踐脫離、教學效果滯后的特點。而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作為一門實用性強、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專業,顯然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職業對學生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基于新形勢下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生的教學改革應以行業要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實戰技能為中心,以學生的長遠發展為目標,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現狀以及學校的教學特點,實行專業教學的改革。在下文中我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教學體系、以及教學特色、師資隊伍等多個方面談教學改革思路的樹立。
高職院校對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學生的培養,必須要建立起的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實現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的同步教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對于學生教學改革思路的樹立,必須要注意到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同等的重要性。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出專業素養高,專業技能熟練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與專業技能應該是教學改革任務中的主要內容。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應該始終圍繞這一教育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學校的現有教學資源,從各方進行教學改革。
一是在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方面,主要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下功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時,要多加注重內容的實用性,選擇與當代船舶內燃機工業的發展緊密貼合的的內容進行教學,保證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都是先進的、實用的,并且突出專業理論與知識,避免教學內容的老套落后,與實際的專業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落差。在此教學內容的改革方面,就可以將原有的知識進行重新的組合,突出內容的實用性,也讓教學的主題更加的明確。例如將船舶動力裝置這一節的內容與船舶動力裝置安裝學這一部分的內容挑選出來,進行統一的教學,組成船舶動裝以及裝調工藝這一新的教學模塊,可以讓教學的內容更加的有針對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加的容易理解。另外考慮到學生的長遠發展,在教學內容和選取方面也可以合理的進行拓展,讓學生對行業內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以便學生在走上崗位之后可以更加靈活的應對工作中的難題。
二是在學生基本的職業素養的培養方面,要注重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向學生強調服務意識,多向學生灌輸職業素養的要求以及相關的內容,高職教育的一個最明顯的教學特點就是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在學生走出校園,走向崗位之后,所學習的各項技能與專業知識都服務于所從事的制造行業,因此在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教學中應該落實對學生的規范管理,
多講授在實際的工作中能夠用得到的理論,在日常的教學中就突出服務的理念與原則,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教學已經作為一個試點專業進行了長時間的教學改革,但是無論實行怎樣的改革,高職院校都應該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改革思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制定改革的方案,并予以落實。在制定改制的教學計劃時,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并且根據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將學生的培養目標進行細分,將教學的模塊細化,在進行教學的設置時,要對原來的教學體系進行改變,根據素材中的教學內容以及專業技能中的相關環節的聯系,進行教學模塊的重新規劃,讓課文的知識與實際的技能要求產生聯系,為使高職院校的教學活動能更好的為學生提供服務,在進行教學模塊的設置時,應該做以下的改革:一是在教學的最初階段,例如學生剛升學時段,結合課本的知識體系,先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講授,以及一些基本的文化課程、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保證高職學生的基本的文化水平;二是在學生的中期學習階段具需要對課程的設置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從文化課程向專業的職業技能轉變,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初期的而職業技能的教學應更加注重一些理論知識的教學;三是進入綜合教學的階段,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最后的階段即是進入實踐的階段,可以在學校內部開設實訓課,或是實訓基地,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能,進行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對于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改革,最終應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通過在校內創設實訓基地,加強與船舶制造企業的合作,組建能力出眾的師資隊伍,完善教學體系。
綜上所述,船舶內燃機制造與維修專業高職教學的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高職院校在改革途徑的探索過程中,應樹立明確的改革思路,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為教學的目標,在日常的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合理選取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模塊,完善教學體系,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為行業培養出全面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