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成林
云南工業技師學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汽車是駕駛員的工作場地,需要容納大量的乘客和物品。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駕駛員需要保證汽車車身的完好性,保證車輛在行使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噪音、廢氣以及環境的污染。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一般會出現汽車磨損,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損壞,常見的損壞類型包括:車輛腐蝕、金屬表面撕裂老化等。常見的機械損壞包括歪曲、褶皺等。當車輛設計出現問題時會使鈑金受到嚴重的損壞,只有對鈑金進行修復才可以使車輛進行正常使用。
隨著修理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汽車鈑金由原來的汽車組件名稱演變為修理汽車的一個重要手段。根據資料可知,剛開始時大部分汽車修理方法都是用錘子反復擊打后面的鈑金使其成形,當出現汽車凹陷現象時,常將墊片進行焊接,然后用鉤子向外拉伸。雖然這樣的修理方法在那個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人們要求不斷升高,在修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汽車的外觀,還要考慮汽車在受到撞擊后不同部位的內部組件受到的損害是否會影響車輛的使用。這就需要對傳統的維修技術和維修工具進行改進,當汽車車身整體出現問題時,可以采用現代化的測量技術系統,采用正確的校正拉伸方法,這樣可以使汽車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常用的校正方法是對鈑金進行修復[1]。
汽車鈑金是對鈑金設計整體概念的不斷完善,它具體是指處理汽車故障的一種方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修理汽車鈑金的一種方法,是指在汽車產生碰撞之后對車身進行修復的過程。以前對于解放、東風卡車等汽車的調整基本上只是使用錘子等簡單的工具,沒有鈑金修復的過程。隨著車輛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對發生損壞的車輛進行修復,這就使得鈑金修復概念應運而生。某種程度上汽車發生碰撞后,修復過程已經成為了車身進行二次裝備的過程。對汽車進行鈑金修復時,不僅僅是指在外形上將汽車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更是要求將汽車的內部構造恢復成剛出廠時狀態的過程。維修人員采用現代化的技術系統,使用良好的技術有助于實現汽車的鈑金修復。
汽車車身的維修是對于汽車撞擊時產生的損傷進行維修的過程,它與傳統的維修工藝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當汽車遭遇交通事故后,不同部位會受到不同大小的傷害,汽車鈑金維修工就是要對這些傷害進行維修,如果維修工的技術不到位就會使汽車內一些重要的組件無法正常使用,出現發動機不工作、汽車跑偏等故障,同時也可能會出現車窗玻璃無法正常使用,車門關不嚴等情況,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車輛再次出現交通事故。如果是車頂修復不到位就會縮短汽車的使用壽命,也會出現漏水的現象。對汽車進行鈑金修復可以保證汽車部件的完好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因此進行汽車修復意義重大[2]。
在對汽車的縱梁桿進行拉伸時,常在折疊處發生斷裂,這與使用的汽車鋼板質量有關。在汽車車身零件組成中,客車類型常采用單層形式的冷軋鍍鋅板,一般載重大型貨物的汽車常使用鋼板冷軋的形式。縱梁桿需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因此冷軋鍍鋅板得到大規模的使用。在受到外來沖擊力時,鋼板中金屬類型的晶粒會產生一系列的變化,這時就會引起加工方面的硬化。在面對易裂拉伸修復的問題時,可以使用加溫退火的方法來處理存在的作用力。
在前縱梁變形嚴重的情況下實施適當的加溫處理是為了防止拉伸時產生撕裂現象。在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加熱,加熱的位置只局限于棱角的位置或是兩個緊挨的雙層板之間,加熱時需要進行溫度的控制。隨著溫度的緩慢增加,汽車鋼板的可塑性會慢慢增強,當溫度達到某一特定值時,材料的化學性質就會發生改變,由硬變脆。在進行拉伸折疊處的加熱時,需要嚴格控制溫度,一般溫度都是在600℃以下。可以在升溫過程中不斷對鋼板進行捶打,刺激金屬晶粒,讓晶粒在金屬內恢復原有狀態。利用碳化焰來處理金屬內部的拉伸應力是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
在對事故車輛進行分析時,要爭取使用大量校正工具進行檢測,先將車輛放在平臺上,然后用工具夾緊車身,再使用夾持設備將變形縱梁的前端位置夾緊。夾緊之后,對車身的損傷進行的觀察。在進行拉伸工作之前,將汽車損壞的零件進行大面積的拆卸,因為在汽車受傷過程中,遭受撞擊的零部件旁邊位置也很容易受到損害,甚至是一些無法想象到的地方都有可能遭到破壞。當已經確定出側身受到的撞擊力的大小以及受損的情況時就會防止在下一步的操作過程中遇到麻煩。在實施校正拉伸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修理程序,確保不會對汽車造成二次傷害,盡量減少加工零件在成本上的開支。按照引起損傷的順序以及維修損壞零件的順序對車身進行拉伸操作,由于車身承載材料容易發生移位,收縮,延展等情況,所以可以采用多點式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拉伸方法的正確性,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就會再次損壞汽車的零件[3]。
在進行修復時每一次都要及時進行測量,在設備組織拉伸之后松開鏈條。必須嚴格按照從里到外的修復順序,先找出汽車的中心線,然后再縱向拉伸汽車,確定汽車的長度,接下來校對寬度,再確定汽車的橫向方向感。因為汽車車身具有熱敏性質,在拉伸的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地達到平衡過程,一般可以采用先拉伸,然后保持平衡,再進行拉伸,最后達到拉伸修復的標準。
現階段我國的汽車鈑金修復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傳統的拆卸、修整和噴刷等程序。雖然這些方法有一定的好處,但是這些過程比較繁瑣,會消耗較多的人力和物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汽車的內部構造呈現多功能的趨勢,這樣的構造在程序上也變得更加復雜,在這種情況下仍然使用傳統的修復手段,就會耗費較多的時間,修復效率不高。因此我國需要進行技術方面的改進。
在國外這項修復技術已經進行了改進。汽車維修的相關部門都對工作安排進行了細化,比如售后部門的人員分工就十分明確,有材料分析師、故障分析師和專業的維修人員。當故障分析師找到汽車的主要故障時維修人員就會進行相關的維修。各個部門進行合作就會提升汽車維修的效率,很多耗時的程序都得到了簡化。技術人員都經過了專業的培訓,可以及時地找到出現故障的部位,根據損害情況不同使用不同的工具。這樣既保護了汽車本身的鈑金件,又減少了修復的時間[4]。
根據以上對比國內外的技術情況我們看出,在鈑金修復方面,與國外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果想要加快我國在鈑金修復方面的工作效率就必須進行技術方面的創新。每一個方法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圍,不能將他人的方法直接照搬照抄,這樣不利于國內技術的發展。在汽車部件不斷發展的今天,如果想要使我國的鈑金修復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就必須要進行技術的創新。科研人員需要在現階段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找到適合我國國情和現狀的修復技術,這需要國家和科研人員共同努力[5]。
在政府方面上,需要政府建立合格的專業學校,這樣有利于培養鈑金修復人才,鼓勵學生學習相關的專業。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知識,努力提高我國鈑金修復技術的整體水平;對于科研人員來說,需要與時俱進,不斷了解汽車構造的新型材料,把握材料的所有性能,盡可能地使技術人員也有一定了解。當技術人員對材料性能有一定的把握時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合適的工具,這樣會使鈑金修復速度大大加快,提高效率。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進行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我國鈑金修復需要突破的主要問題。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了我國的科技研究的發展水平,因此進行技術創新有著重要作用[6]。
本文通過介紹汽車鈑金拉伸修復技術的相關過程,了解了汽車進行修復時出現斷裂傷的原因和鋼板車身的特性。在鋼板冷軋車身的修理過程中控制修復溫度可以保證拉伸修復過程的順利進行。不斷加大對汽車鈑金修復的研究力度可以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加強對關鍵環節和要素的重視程度可以使修復過程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