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玲
【核心提示】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廁所革命”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中央把“廁所革命”提到鄉村振興戰略和城鄉文明建設的高度部署推進,顯示這不僅是一項重要基礎工程,更是一項文明工程、民生工程。本期欄目遴選省內不同地區“廁所革命”推進經驗,以供借鑒。
除陋習,樹新風,彝族地區群眾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走進西昌市安哈鎮長板橋村,一座座粉墻灰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巷道干凈整潔,村民們容光煥發,整個村莊猶如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新畫卷。
繼“板凳工程”后,2013年起,涼山又掀起新一輪“廁所革命”的熱潮。通過環境改善,改變彝區歷史遺留下來的落后生活方式,培養彝區群眾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提升城鄉社會文明和諧程度。通過4年來的不懈努力,全村水沖式廁所覆蓋率已達92%,村民通過“廁所革命”邁向了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彝家新寨建設 拉開“廁所革命”序幕
安哈鎮長板橋村位于西昌市東南方向30公里處,是安哈鎮的門戶,距國家級景區螺髻山仙人洞僅1公里,為二半山彝族聚居村,村民100%為彝族,長板橋村也是安哈鎮積極打造的彝族民俗風情旅游第一站。
2013年以前,長板橋村還是貧困村,村里50%以上的民房是茅草房,全村547戶,老少四五口人擠在一個房間的情況占大多數,更沒有一戶建有水沖式廁所。
村民家里的廁所,不少是在畜圈內糞坑上面搭幾塊木板,人與豬、牛、羊共同“方便”。
2013年3月,隨著各級政府加大扶貧力度,《西昌市安哈鎮長板橋村村莊規劃》出爐。村莊規劃依托自身區位優勢、自然資源、文化稟賦等發展條件,打造彝家第一寨,主要體現“微田園”風格,建成邛海—螺髻山旅游環線上最具特色的彝族風情驛站。長板橋村的“廁所革命”也自此拉開序幕。
在省、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彝家新寨建設于2014年全面啟動。此次彝家新寨建設,首先對長板橋村長板橋組的145戶農戶房屋進行重新修建。建房尊重自然,依山就勢,與地形、地貌相結合,建立廊道和開敞空間。房前屋后體現“微田園”風格,并合理安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垃圾收集、畜禽養殖場所等設施,大大提升了農村整體環境質量。
在此次房屋重建過程中,長板橋組的145戶農戶房屋全部修建了水沖式廁所。
“廁所革命”工程
助推鄉村旅游發展
“爸爸,上了廁所要洗手。”2018年1月20日下午,記者在長板橋組阿明家采訪時,男主人阿明剛落座就被7歲大的小女兒硬拉起來去洗手。盡管女兒當著外人面沒給自己面子,但小小年紀已經養成了愛衛生的好習慣,這讓當父親的阿明心里無比高興。
阿明現在的新房子是2015年建成的,寬敞的院落內有兩排輕鋼結構房屋,房內、房外的裝飾是濃郁的彝家風。新房子除了待客的堂屋外,夫妻倆和兩個孩子各有各的臥室。變化不僅于此,正房旁邊的偏房,有廚房、儲物室、衛生間,房屋分布合理、功能齊全。
同年,與阿明家一樣居住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農戶還有很多。
隨著彝家新寨建設的深入推進,長板橋村對村內426戶農房進行了風貌整治,打造了5家“彝家樂”。村民自家的小環境改善了,整村的大環境自然也不能落后。隨著彝家新寨的建成,游客服務中心、村民活動廣場、多功能村支部活動室、長板橋村幼兒園、旅游公廁、垃圾壓縮站和污水處理站也相繼落成。同時,村里改建了原有的村小和停車場,對村內道路進行硬化、綠化、亮化,修建了景區山門、水景觀,完善標識標牌等。長板橋村從昔日的貧困村一躍成為以旅游發展為導向的美麗鄉村,吸引各方游客紛至沓來。
“三建四改五洗” 改善村民健康和生活環境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里會有不同的習慣,要摒棄陋習養成好習慣,首先要改善生活環境。在風貌整治過程中,長板橋村同時推進“三建四改五洗”(建庭院、建入戶路、建沼氣池,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洗臉、洗手、洗腳、洗澡、洗衣服),引導廣大農戶轉變陳規陋習。對此,41歲的豐阿呷感觸最深。
豐阿呷原來的房子在現在的長板橋村委會附近,房子是土坯房,人畜混居,環境糟糕。
2014年,為支持長板橋村整體規劃建設,豐阿呷一家五口在長板橋村游客服務中心的公路對面重新選址建房。2016年,一幢兩層高、面積300多平方米的小洋樓正式竣工,豐阿呷全家遷進了新居。
“怎么,你們家還分男、女兩個衛生間?”在豐阿呷家參觀時,記者有些意外。一樓客廳里大沙發、大茶幾、大電視,城里人有的家用電器,這里也是應有盡有。廚房內,大鍋大灶沒有了,貼滿瓷磚的臺子上擺著電飯鍋、電磁爐、電水壺。而在二樓樓梯口對面,不僅有兩個衛生間,里面馬桶、淋浴配套也齊全。廁所外面,還放置有盥洗柜,牙膏、牙刷、洗面奶等整齊擺放。
樓上、樓下參觀一圈,出乎意料的事情還很多,除了二樓上的兩間廁所,院子里還有一個公廁和一間浴室。
豐阿呷說,當時建房時考慮到3個兒女都大了,一家人共用一個衛生間肯定不方便,于是在樓上設計了雙衛。而院子里的衛生間,是為了給來“彝家樂”玩耍的客人準備的。“之前居住條件不好,別說上廁所了,就連洗衣、洗澡都是件困難的事。現在居住條件好了,自然勤洗澡、勤換衣,刷牙、洗臉等生活習慣也一天天養成,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樣了。”豐阿呷說。
據了解,為繼續開展“廁所革命”工程,推進“三建四改五洗”建設和“四好村”創建,2017年長板橋村對村內的黃土坡組、擦爾巖組、深山組、大草壩組等新建水沖式廁所345個。同時,村“兩委”建立健全了獎勤罰懶制度,通過農民夜校、壩壩會加強教育引導,激發廣大群眾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作者單位:涼山日報社) (責編:范吳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