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
從重慶上清寺汪公館會商的決定,到上海的“重光堂協定”,汪精衛集團與日本的談判字里行間都與龍云有關。1938年5月,汪集團“中國民黨外交部亞洲司司長”高宗武在香港和日本特務西義顯、松本重治等人談判時,就提到當汪精衛向全國發出“和平通電”,各方面“正在想停止戰爭”的雜牌軍會予以響應,包括“從云南的龍云起,四川、廣東的將領們,加上山西的閻錫山”等。這是現有材料中較早談到汪精衛與龍云關系的情節。
對此,龍云當然矢口否認,但關于汪精衛集團如何與龍云搭上關系并商討投敵事宜的,在汪集團上下個人的日記和回憶中以及汪集團與日本人談判留下的記錄中多有記載。汪派大體上都說龍云“完全同意”汪精衛的“和平運動”,并將龍云算在汪派人士的圈子內。
汪精衛內侄陳春圃曾回憶說,1938年夏秋間曾隨汪妻陳璧君在昆明前后活動長達一月之久,并多次約晤龍云,商討汪精衛叛變后經昆明赴越南河內事宜,希望能得到龍云協助。1938年12月5日,周佛海抵達昆明為汪的越南之行打前站。在與龍云會晤后記下的日記中,周佛海稱雙方“一拍即合”。
12月18日,汪精衛一行飛抵昆明,隨后與龍云秘密交談。周佛海日記當日記載,汪龍兩人當晚交談時間甚長。此后,龍云為汪精衛準備了飛機,汪精衛得以成功離開中國,飛到越南河內,正式邁出了叛變投敵的道路。但所幸最終龍云懸崖勒馬,沒有響應汪之叛國通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