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社區是泉州城區最早成規模開發的住宅小區,現有住宅樓116幢,住戶2598戶,總人口8050人,11家駐轄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2011年5月,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黨員150人。近年來,我們積極適應城市重心下移的實際,以共駐共建為抓手,深入推進區域黨建統籌融合,不斷凝聚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
“統建+聯建”,強化政治屬性。堅持統籌抓好基層黨建組織架構,確保社區有黨的體系,小區有黨的組織,樓棟有黨的聲音,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在社區層面,推行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早在2001年,我們就把13個駐區單位黨組織統籌起來,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十多年來,我們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每年共同評選一批優秀黨員,并探索提出聯席議事、聯名承諾、聯動實施、聯合考評的四聯工作法,切實造濃社區黨建氛圍。2016年,我們全面推行“大黨委”制度,吸收泉州七中金山校區等5個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推動區域化黨建由“感情化”維系向“責任化”分擔轉變。在小區層面,按照“黨支部建在小區上”和成片就近的原則,分片設立南區黨支部、北區黨支部,建立黨員活動室、樓院黨校等活動陣地,配套建立“一榜二隊三卡”制度,將小區中的在職黨員、流動黨員一并納入教育管理。同時,對轄區的非公有制企業,我們也積極采取下派指導員等形式,協助成立黨支部,確保群眾在哪里,黨員在哪里,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里。在樓棟層面,依托居民戶家中成立25個樓幢黨員聯絡小組,制定了聯絡小組互學互助工作制度,定期開展學習研討、電化教育、志愿服務等,讓黨員平時學習有氛圍,關鍵時刻能互助。2003年至今,金山社區樓幢黨員聯絡小組就一直堅持每月開展理論學習和志愿服務,讓黨的聲音和形象傳入樓幢、傳入居民家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周邊居民群眾。近年來,社區涌現出“正氣之星”曾文彬、“道德模范”蕭前碧等先進典型,影響帶動了一批黨員群眾自發地擔任矛盾糾紛調解員、社區治安義務巡邏員等。
“統籌+聯動”,提高服務水平。堅持統籌整合轄區優勢資源,推動整體工作重心下移,實現服務居民群眾精準化、精細化。在服務陣地方面,充分利用“社企共建”“三方聯建”等活動載體,積極發動轄區單位為社區辦公場所建設籌集資金,建設了社區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老人日間照料室等設施,完善了小區的設施建設。協調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免費向居民開放場地設施。例如,泉州七中金山校區、市老干部活動中心把圖書室、運動場、會議室等場所免費向社區群眾開放,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受到了居民群眾的歡迎。在服務隊伍方面,建立了黨員聯動服務站,設立10余個社區黨員聯動服務點,整合7支集計生服務、巾幗維權、居家養老、圖書室管理服務、夕陽紅義務巡邏等團隊的“金山先鋒行”黨員聯動志愿服務隊伍,滿足居民群眾多元化服務需求。成立理論宣講小組、文藝表演隊、南音演唱隊、地擲球隊等16支文體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活動。在服務載體方面,扎實開展“三強五好”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培育出黨員聯動服務、“以老助老”等特色做法,深受群眾歡迎。開展“微心愿”認領活動,結合社區黨員聯動服務,收集25戶家庭微心愿,由2個社區黨建聯席會成員單位和38名在職黨員簽約認領。推行黨代表駐室活動,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架起黨員與群眾溝通交流的橋梁。僅2017年累計接待群眾32人次,收集意見建議67個,解決實際困難問題124個。
“統管+聯管”,引領治理提升。堅持強化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主導作用,把基層黨建貫穿社會治理的全過程。打造“網格化”平臺。大力推進黨建網絡和社會治理網格“兩網”融合,按照社區—小區—網格三級架構,在社區設置了1個一級網格、4個二級網格、7個三級網格,并將轄區內的下居民警、綜治調解員、網格管理員、物業管理員、樓棟長和轄區單位在職黨員等納入網格管理服務團隊,深入開展民情摸排,糾紛調解等工作。2016年我們還聯合駐轄區單位黨員重新組建義務巡邏隊,為社區及校園周邊安全保駕護航。目前,4個網格團隊成員52人,專職網格員12名,兼職網格服務人員40名,其中黨員16名。打造“智慧化”平臺。整合社區、網格(小區)服務內容和流程,探索建設集黨建工作、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城市信息服務網絡平臺,為黨員群眾提供“一網式”“一站式”綜合服務。依托“金山社區綜合服務平臺”“金山社區微平臺”等,增設“社區事大家議”專欄,及時傾聽群眾呼聲和訴求,細致入微做好群眾服務工作。打造“陽光化”平臺。加強“陽光社區”建設,探索民情懇談會、居務決策聽證會等做法,穩步推進基層協商民主。例如,召開復建文化小公園居民代表、引進智能化車輛管理、解決樓道照明缺失問題等征求意見會等,讓駐轄區單位、居民群眾充分參與社區事務協商,推進社區營造進程。大力深化黨務、居務公開,拓展了樓幢公開、上門公開、“點題公開”等形式,進一步暢通黨組織與黨員、群眾的溝通渠道,增強黨員群眾的主體意識,引導黨員群眾在社會治理中積極發揮作用。
近年來,通過有效整合區域黨建資源,我們逐步形成基層黨建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多方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社區整體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社區黨委2次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社區也榮獲全國“文明社區”“文化先進社區”“老年星光之家”、全國社區志愿聯絡點等85項國家、省、市、區榮譽稱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