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20萬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十三連調”;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8萬人次,基金支付28.54億元……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出了漂亮的“民生答卷”。卓越的成績源自人社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更凝結著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心血。一年來,人社部承辦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案451件,其中主辦、獨辦、分辦的113件,會辦338件。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進行提案辦理協商”的要求,人社部不斷創新辦理方式、加強溝通協商、提升辦理效率,切實將委員們的提案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新舉措,將民生工作推向了新高度。
關注民生:提案建議質高面廣
民生問題持續受關注。人社部承辦的提案量在國務院各部門中一直位列第4名,提案內容涉及人社領域各個方面,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提案最為集中,約占總數的44%,其中醫保方面的提案占一半以上。
調研深入質量較高。提案普遍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緊扣當前人社領域改革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所提建議針對性、操作性強,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體現了政協委員的專家優勢。
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多數提案站在全局高度,把人社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從多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需要人社部協商多個部門共同辦理的提案較多,辦理提案的統籌協調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
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社會保障方面,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一醫保管理體制,將一些診療項目和藥物列入醫保報銷范圍,開展大病保險和長期照護保險;加強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提高企業職工養老待遇并向高級科技人員傾斜,實行彈性退休年齡政策;提高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擴大工傷保險參保范圍,完善職業病保障機制;加強基金管理監督和基金運營保值增值;降低社會保險繳費以減輕企業及個人繳費負擔,解決異地就醫醫藥費報銷問題,完善經辦服務等。
就業方面,優化大學生就業環境,推動以創新為基礎的創業以帶動高校畢業生就業,為大學生公平就業提供制度保障;促進困難群體穩定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妥善安置去產能企業職工等。
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完善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管理,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引進國外高端人才,優化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創新環境;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培養符合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等。
人事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完善事業單位招聘制度;提高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待遇,改進軍轉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等。
工資收入分配方面,加強檢察官、法官職業保障,推動公立醫院、學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縮小不同行業間職工工資水平差距等。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方面,規范勞務派遣,健全工資清欠機制,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切實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延長女職工產假等。
狠抓落實:提案辦理認真高效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要求各司局把辦理提案作為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重要工作來抓,分管副部長主持召開部內提案交辦會,對辦理工作進行動員部署,其他部領導也分別對分管司局提出辦理要求。辦公廳認真組織提案辦理工作,印發辦理工作通知,及時將提案交辦到各承辦單位。部內各承辦司局普遍做到一把手親自抓,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制定司內工作計劃,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每件提案的承辦處室、責任人、辦理時限和具體要求,確保辦理工作落到實處。
創新方法,健全機制。結合上級有關要求和工作實際,人社部不斷探索創新辦理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及時把辦理中的成熟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一是加強辦前分析。兩會后及時對提案進行梳理歸納分析,研究變化趨勢和特點,使部領導及時掌握承辦提案的總體情況和委員關注的主要問題。二是嚴格審核把關。實行七道審核把關程序,答復稿分別由處領導、綜合處、司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審核,在辦公廳由處、廳兩級分別審核,最后由部領導審定簽發。部領導有時還親自起草答復稿,推動提案辦理質量不斷提高。三是實行分類督辦。建立工作總臺賬,確定每一件提案辦理單位,并根據提案的不同辦理類型確定辦理時限。按照辦理進度時間表,辦公廳分階段分類型對辦理情況進行督辦,定期通報辦理進度,確保按期完成辦理任務。四是強化激勵機制。分別從組織領導、團結協作、溝通協商、質量規范、落實措施5大項19小項指標上對辦理工作進行考核,根據量化考核結果評選優秀集體和個人,并對先進承辦單位和優秀答復稿承辦人進行通報表揚。五是利用網絡提高辦理效率。在內網設立“建議提案辦理”專欄,為承辦單位提供指導和服務。每年在辦理工作啟動前,提前為提案中的共性問題擬定規范的答復口徑,報分管部領導審定后發布到內網供各單位參考,大幅提升了辦理質量和效率。六是推進復文公開。各承辦單位在辦理提案時,同步對答復內容可否公開提出意見。提案辦結后,對可以公開的提案答復稿,隱去委員姓名及單位電話后,在人社部網站全文公開。復文公開方便了委員和社會公眾對提案辦理工作的監督,促進了提案辦理質量的提高。
溝通協商,提高質量。人社部堅持“辦理提案100%溝通、10%以上當面溝通”,積極運用新媒體平臺加強溝通,并以上門走訪、邀請座談、共同調研等方式,深化與委員的互動交流,提高提案協商辦理成效。業務司局每年都提前做好邀請委員調研或走訪座談計劃,部領導帶頭采取多種方式與委員進行面對面溝通。通過交流,提辦雙方增進了理解,凝聚了共識,對提高提案辦理質量,增加代表委員滿意度,推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發展,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
落地有聲:提案得到積極采納
人社部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事關大局和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積極采納合理建議,由此及彼、以點帶面,注重從整體上提出改進工作的對策辦法,推動人社重點工作和改革任務取得突破和進展,努力實現辦理成果最大化、效益最優化。
針對委員們提出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提案,會同發改委、人民銀行等部門,研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政策文件,從寬松準入、融資貸款、減稅降費等方面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在全社會興起了創業創新的熱潮。此外,統籌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部分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等專項服務活動。通過強化就業服務,在經濟下行、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使就業局勢保持了總體穩定。
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城鎮退休職工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的提案,人社部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統籌謀劃,集中攻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會同財政部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工作的文件,推動各地建立相對統一的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和轉診制度以及統一的基金結算流程,開發建設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形成覆蓋各級醫保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的結算網絡,于2017年9月底前實現了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的目標。
針對委員們提出的改革教師職稱制度的建議,研究出臺了《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建立了與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銜接、符合教師職業特點、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制度,促進了教師隊伍建設。
此外,委員們還對提高艱苦邊遠地區職工待遇、引進高層次人才、控制壟斷企業高薪等問題提出了相關提案。人社部逐一認真進行研究,納入相關政策和措施,有力促進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科學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