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以用戶為中心進行需求側改革,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手段,架設政務便民服務新橋梁,建立以線上辦事為主、線下辦事為補充的政務服務新模式,讓政務服務全方位無死角,實現“上網一看、一目了然,鍵盤一按、事情辦完”,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享受到“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的舒心與暢快。
全國首創 南京商品房可一站式辦不動產證
2017年開始,南京主城區的商品房交易與不動產登記事項,可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一窗式綜合辦理。市民只需在一個窗口遞交材料,網上繳費,免費快遞就會把不動產證送上門。據悉,南京的這種做法在全國是首創。
商品房交易與不動產登記涉及多部門多個事項,當事人需要多次取號、多次排隊、多個窗口辦理,材料需要重復提交。實行一體化辦理后,采取“一次取號、一窗受理、集成辦理、網上繳費、快遞送達”的方式,只需跑一次腿、排一次隊、交一套材料,一鍵繳費后靜候快遞上門。
平臺實時連接10個部門103個數據接口,自動比對識別房產、國土、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門數據信息,辦事人直接通過手機APP即可開具網上電子購房證明,日均1800份出據量,讓市民請假排隊的長龍消失。以前買房人要向三個部門提交19份材料,有了這個平臺后,只需要向一個窗口提交9份材料,申請材料將在部門間共享,辦理環節僅為過去的1/8,壓縮52.6%,極大地解決了環節多、材料多、排隊多、耗時長、領證繁等公眾煩惱。
全省首家 地市級政務服務網上“旗艦店”
2017年以來,南京加快建設完善全省“一張網”的“南京頻道”,于5月23日開張了江蘇首家地市級政務服務網上“旗艦店”,事項在線服務率100%,“我的南京”APP實名認證下載量超230萬,為與全省、全國的服務平臺對接打好了基礎,迅速駛入“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快車道。
南京督促推動各單位將所有網上的公開事項迅速與各部門的窗口人員進行對接,有序組織市區政府、市各部門將現有門戶網站中相關政務服務欄目遷移到市政務服務門戶網,與江蘇政務服務網線上線下、前臺后端深度對接,形成“頭雁效應”,方便辦事人“一站式”獲取所需的政策定制、“套餐”服務。目前實現在線申報事項158項,平臺與8個職能部門的業務交流實現了數據共享,實現“一次登錄、全網通行”。
南京政務服務“旗艦店”包含“審批服務”“公共服務”“公共資源”“政務熱線”“政務公開”等常規欄目,推出“網上代辦”“開具電子購房證明”“信用信息查詢”特色項目,下設置若干常用服務事項和功能,如公共資源板塊展示主要業務信息,并可直接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辦理網上投標、信息報審備案等事項;政務熱線板塊可為群眾網上投訴提供便捷渠道,同時還依托市12345政務熱線服務系統提供熱點訴求解答和檢索。南京對重大投資項目代辦網上服務功能進行優化設計,對涉及投資建設審批業務進行完善。企業通過平臺遞交申請,283個共計1293.2億元的投資項目找到了“紅頂代辦”,享受了“網上辦、少跑腿”的免費待遇。
信息共享 將政府數據對外開放
2017年上半年,南京市著力推進共享數據交換平臺建設,將原本藏在政府機關抽屜里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開放,供訪問、下載。
這些數據包括與百姓衣食住行攸關的基礎信息,企業、組織機構的登記、資質、信用信息,及政府部門在行政執法、社會管理中積累的信息,都將集納到這個平臺上,直接調取,不用再跑各個部門,復印一大堆材料了。有了實名認證數據庫,企業和群眾憑借注冊認證,就可以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平臺還跟目前已有200多萬用戶的“我的南京”APP進行對接融合;已經在“我的南京”中完成了實名認證的用戶,不需要再進行繁瑣的注冊操作,直接進行掃碼注冊。
目前,南京市正在梳理企業和個人的政務需求,逐一嵌入共享平臺,梳理一批清單,定期對外發布。
智慧交易 全流程電子化利企便民
近年來,南京市以利企便民為出發點,重點打造一個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和多個電子交易系統 ,著 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過去需到窗口辦理的項目登記、中介機構選取、場所預定、保證金繳納、專家抽取通知等事項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目前,各類事項網上受理率達到92%,4300件1068億元交易項目在中心全過程電子開評標。公共服務平臺運行兩年多以來,保障了各類交易高效平穩運行,各類保證金收退達到36萬多筆,金額超過400億元,無一筆錯賬,保證金退還率達100%;科學合理安排開評標場所2.9萬余場次,按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天開評標48場次,最高一天開評標85場次;通知專家4萬多人次,發出CA證書2.4萬張。
為打通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的“最后一公里”,2016年下半年,南京市啟動遠程開標大廳建設。目前,遠程開標大廳相關功能正處于測試階段,屆時,投標人可以通過“遠程開標大廳”系統,自行解密投標文件、在線提出異議、查看開標結果等。開標過程將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進一步增加交易活動的透明度。此外,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將與中國郵政合作,免費為招標單位和投標單位寄送交易成果件,進一步節省招投標單位時間和經濟成本。據初步統計,每年將產生1.2萬件次郵寄量。
精準分析 大數據平臺助力科學決策
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將80余條熱線整合升級,成立了南京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2015年,南京市建成12345政務熱線綜合管理平臺,集業務受辦理、監督管理、績效考核、統計分析等多功能于一體,實現全市三級承辦網絡100%全覆蓋,匯聚750萬條民生數據,市民訴求從受理到辦結全過程留痕、可溯、可查,通過完整清晰的業務流程,形成強大的民生數據信息匯集港。
在基礎數據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設計研發民生數據深度統計分析模塊。從全市民生訴求排行、疑難訴求警示分析、熱點訴求區域分布、民生訴求趨勢變化等幾個方面出發,實時、全面抓取民生訴求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定期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打造貼合民生的公共服務內容;同時通過對歷史數據縱向、橫向對比和輿情分析,多角度、更細化地發現民生訴求的深度規律,找出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為黨政機關決策提供重要的民意參考。
此外,南京市還依托“互聯網+”,通過OA平臺實時開展信息化績效考評,對進駐單位從內部管理、服務規范等方面,共計有11類56項指標,進行全面監督考核,自動歸集審批業務辦理、考勤值班、公眾評價以及日常監督監察結果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地反映每個單位的績效。辦事群眾從在網上或在大廳掛號開始,辦理事項就全部交給系統流水作業,一切都在系統程序嚴格的管理下作業,辦件的進展情況、辦理速度通過系統公開、動態顯示,隨時查尋。每季度的紅旗窗口評比、一年一度的先進單位表彰,全憑數據說話。深化改革進行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