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珍+++季壯
小小菊芋,俗名“鬼子姜”,成為落實十九大精神,推動精準扶貧、污染防治兩大任務的特殊植物。1月26日上午,由《紫光閣》雜志社主辦的“推進菊芋產業化發展 為精準扶貧、健康中國建設作貢獻”研討會,請醫學專家學者講述菊芋預防治療高血糖、高血脂代謝類疾病的重要功效,請農業專家講述菊芋治理荒漠土地的顯著成效,偌大的會議室里一片熱情洋溢。會議呼吁廣大人民群眾認識菊芋,大量吃菊粉,不僅能健康自我,還能為脫貧攻堅和污染防治作出貢獻。解人民健康之憂
“歐盟已經批準菊粉有助于維持正常腸道功能的健康聲稱。只要每天攝入12克,就會有功效,但目前在國內還沒有。”當日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霍軍生詳細介紹了菊芋對于人體健康的益處。在長達一個小時的主旨發言中,霍軍生從人體體重、血脂、血糖、心臟、腸道、生命初期1000天等多個方面,對菊芋的深加工產品——菊粉的作用進行了詳細介紹。關于菊粉對人體體重的影響,研究組在對7000多篇文獻進行詳細的排除、分析、對比之后,認為補充菊粉,有益于超重和肥胖改善。通過對300多篇文獻的分析對比,研究組認為,口服菊粉有益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恢復,對致動脈硬化相關血脂有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血脂異常患者的血脂改善作用更加明顯。霍軍生說,臨床醫生可通過建議患者每日食用菊粉來預防和治療血脂異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患者的風險。還可有效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改善腸道功能。
更為讓人驚嘆的是,菊粉中含有豐富的聚果糖,霍軍生說,有研究表明, 聚果糖對生命初期1000天健康的作用非常重大。所謂生命初期1000天,指的是從開始懷孕到嬰兒兩歲之內,這個時期是諸多疾病的最佳干預期。“很多糖尿病、營養性代謝疾病都與兒童期營養狀況有關。大家都知道,小孩消化系統脆弱,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力差,這主要與孩子胃腸道沒有健全的微生態體系有關。菊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小孩的微生態體系的構建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如果可以做好生命初期1000天的健康防護,那么對于人類一生的健康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會上還有專家闡述,經研究發現,菊粉對降低血糖也具有一定作用。
許多與會嘉賓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對菊芋的功效有系統的了解,而這一系統知識的攝入,也在當日會上掀起了一個小熱潮:為了讓參會者對菊芋的深加工產品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推動企業形成產業鏈,主辦方在會場一角設置了菊芋深加工產品展示區。在霍軍生的發言之后,一些與會嘉賓紛紛表示要現場購買用來展示的產品,搭建平臺的主辦方只能婉言“謝絕”,推薦他們聯系菊芋產業聯盟創辦的中國菊芋網。
“現實告訴我們,今天能夠吃飽飯的中國人,卻在吃得不健康,患高血糖、高血脂代謝類疾病的人數在悄然地增長。現實也是殘酷的,我們小小的不超過30人的雜志社,近幾個月來就有3位同志的父母,因高血脂等代謝類疾病,出現了各種嚴重的身體問題,年齡最小的不超過60周歲。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是多么順應民心,多么順應時代。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為廣大人民群眾贈送健康福音,為解人民健康之憂作出貢獻!”《紫光閣》雜志有關負責人說。
解環境污染之愁
“種植菊芋6年后,山東萊州的鹽漬地土壤有益成分增加了33.3%,土壤有機質有效提高,整個鹽漬地含鹽量降低了62%。” 研討會上,南京農業大學能源生物資源研究所教授劉兆普就菊芋對鹽堿地和各種沙化撂荒地的生態修復效應進行了詳細介紹。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美麗中國”的強國目標制定了明晰的時間表,指出到2020年,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未來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而小小菊芋,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則可以發揮大作用。
眾人皆知,我國有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劉兆普教授介紹說,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3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7.33%,這其中,已經沙化的面積有173.11萬平方公里,土壤鹽漬化的土地有17.30萬平方公里。這些土地主要分布在青海、內蒙、新疆、甘肅、西藏等地區,面積還在逐年增加,嚴重阻礙著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的發展,各地也一直在尋找治理和利用鹽堿地沙化地的良方。
菊芋生長的特性,恰好可以滿足這些土地貧瘠地區的需求。菊芋具有耐荒漠化、耐鹽堿化、耐凍、抗旱的特性,可以在非耕地以及其他惡劣條件下種植。劉兆普通過對山東萊州和江蘇大豐鹽漬地長達數十年的觀察研究后發現,種植菊芋3年后,兩地鹽漬地除了含鹽量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酶,均比種植菊芋之前大幅提升,種植時間越長,對土壤的改善作用越大。這意味著,如果在這些撂荒土地種植上菊芋,不僅可以形成一個經濟產業,還可以讓荒地變為良田,種植一旦鋪開,昔日,一到風季就黃沙滾滾的荒漠土地,將被菊芋的根和葉所覆蓋。一畝菊芋能生產出根莖3噸左右,加工出菊粉,也會比正常良田的收益高出很多。
解深度貧困之難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許健民到會講話。在他的發言中得知,深度貧困地區大多是自然地理環境惡劣造成的,困難多、任務重,必須開拓創新。創辦產業,成為一種積極對策。
由于菊芋在健康和生態領域的先天優勢,我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發展菊芋產業,并將其和扶貧相結合,有效帶動了脫貧。會上,山西田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介紹了他們在山西靜樂縣用菊芋產業帶動脫貧的典型經驗。
靜樂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屬于呂梁山片區深度貧困地區,截至2016年底,縣內建檔貧困人口有28315人。2016年,山西田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對靜樂縣的環境進行調研后發現,當地海拔較高,土地并不算十分肥沃,便從江蘇引進菊芋優種,全部種在了靜樂縣雙路鄉趙家溝村的3000余畝撂荒地上,并精準對接貧困戶44戶136人。沒成想,這一試種,竟然讓趙家溝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endprint
“我給大家介紹一組數據,趙家溝村有40%的成年男子因為貧困成為光棍,村里的年輕勞力都外出打工謀生,剩下的貧困戶除了經營百十畝的口糧田之外,基本上是靠醫保救濟為生。在我們企業種植菊芋的帶動下,趙家溝村的貧困戶過上了好日子,其余的農民勞力也開始返鄉務農,村里恢復了久違的繁華景象。”山西田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亞書介紹說。
2017年,公司又在靜樂縣的4個鎮6個村把菊芋種植面積擴展至一萬畝,對接了540戶貧困戶,精準扶貧1735人。目前他們種植的菊芋平均畝產達4000公斤,每畝收益2400元,貧困戶租地加打工的人均收入可達4000元。這個收入,對于貧困戶來說,比之前種植馬鈴薯、玉米等傳統農作物收入高出許多。
“通過2017年的試種成功,我們看到菊芋的廣闊前景,準備采取貧困村聯合種植的方式,讓每個村至少種植100畝菊芋,至少幫助3個貧困戶帶動5個勞動力脫貧致富。”郝亞書激動地說。
小小菊芋成為本刊的莫逆之交
作為國務院系統的唯一黨刊,《紫光閣》雜志一直致力于為黨和國家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鼓與呼。2016年,本刊一篇題為《讓“生態王子菊芋”更快造福人民》的“十三五”規劃征文,持續引起有關人士的關注。之后,本刊記者專門就菊芋進行了深入調研。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錢學森、任繼周、石山等老一輩科學家和農業部領導多年來都對菊芋的生態功效有所研究,可以說,在荒漠土地上種植菊芋,是幾代科學家的夙愿。而當前,在扶貧攻堅的大背景下,農民想發家致富,各省市機關黨組織肩膀上又壓著扶貧攻堅的艱巨重任,尤其是在土地貧瘠的地區,想要探索出一條合適發展的產業是難上加難。來自寧夏自治區的代表說,幾年前,寧夏也在一些貧困地區種植了幾萬畝菊芋,但由于缺少深加工的企業,農民在荒地上種出的菊芋賣不出好價來,種植菊芋的面積近年在逐漸減少。
企業家們表示,當前已經有了發展菊芋的成熟技術,但由于人們的認知度不高等多重因素,使得菊芋相關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很低,多數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江蘇碧青園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擁有菊芋研發中心、國際先進的菊粉生產線。公司董事長薛祥華呼吁,有關部門應該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招商引資,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出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使菊芋產業變成引領農民脫貧致富、提高當地稅收的一項優勢產業,真正做大做強,并建議成立菊芋產業聯盟。
廊坊市思慧生物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斌,多年力于菊芋產品的科研開發,其與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研發出的菊芋產品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他在會上如數家珍地談到國內外菊芋產品的概況。目前國內外以菊粉為主的菊芋產品約占90%。世界主要菊粉生產企業都在歐洲,其三家企業的菊粉銷售占到全球的90%。這些企業生產的菊粉來自菊苣,菊苣對溫度和水的要求太高,適合于溫帶海洋氣候種植。其菊粉在國內外都非常暢銷,如果現在下訂單,要排到第二年才能到貨。菊粉作為奶粉的添加劑,國內生產的高檔奶粉還都是大量采購國外的。
劉斌還談道,該公司生產的菊芋壓片糖果是送給現代亞健康人群及辦公室白領的福音。每天兩片,輕松愉快,解決難言之隱,并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他們開發的菊芋花茶,被醫學專家認定為可延緩老年人白內障發生,其養分高于普通菊花。
散會后,記者采訪到曾在本刊舉辦的第一次菊芋研討會上作主旨發言,我國最早研究菊芋加工的中國科學院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杜昱光。他說,如果一般人尤其是糖尿病人能吃到菊芋提煉出的果聚糖,就沒有怕吃糖的憂患了。在第一次菊芋研討會上,記者還了解到菊芋的葉子可提煉生物農藥,還是牛羊理想的飼料。菊芋的根莖可提煉出多種化工材料。如果石油出現短缺,菊芋還可提煉出乙醇替代汽油。可見,菊芋的加工應用有著極其廣泛的前景。
各方都有需求,各方也都有困惑,卻苦于沒有合適的途徑去滿足需求、解決困惑。黨刊的責任和使命,讓《紫光閣》雜志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并于2017年2月和今年1月下旬分別召開了兩次研討會,將相關企業、相關地方,還有涉及到扶貧、環保、農業發展的國務院各部門的干部邀請到一起,共同討論如何推動菊芋產業發展。在本刊的支持下,中國菊芋產業聯盟成立,中國菊芋網得以開張,菊芋企業抱團發展、做強做大有了依托和希望。
當前,只要讓廣大人民吃起菊粉來,這些困境或許都可以破解。通過這次研討會,專家呼吁:吃菊粉,健康自我、扶貧攻堅、綠化祖國。只有形成人民群眾吃得多,解危害健康之憂,農民就能種得多有銷路的產業鏈,其脫貧致富的目標才會實現。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許健民、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石波、寧夏自治區農牧廳園藝技術推廣站副站長趙緯、國家開發銀行扶貧金融事業部基礎設施局一處處長李欣到會并講話。
紫光閣 第2期72 本刊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