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城市居民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社區文化內容越來越豐富,而社區體育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地區為轄區每個社區都配備了一定的體育設施供人們健身活動,增加人們的文化生活內容。近年來,轄區內社區體育活動形式越來越豐富,體育設施作為開展體育活動的基礎,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條件。但該地區體育資源雖多,卻呈現出不均衡的態勢,對學院路所轄社區體育設施資源的調查,是為了使社區居民更好的利用這些體育設施,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根據研究任務,了解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地區部分社區體育場館設施的分布情況,社區內健身器械的種類數量和利用率,社區內體育器械的完善程度和可使用狀況,社區內健身場地的分布和利用情況等,并運用體育統計學原理和方法,對所得的有效原始數據和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處理,研究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地區部分社區體育場館設施的利用現狀。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社區的體育設施在數量、種類上充足,但使用率很低
從學院路地區體育設施的現有規模來看,社區體育場館設施的種類、數量等方面基本已達到國家相關部門規定,但居民們參與體育鍛煉卻仍有很大的阻礙,眾多場館設施很少對公眾開放,居民們的健身訴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造成學院路地區部分社區社會體育場館資源相對緊張的主要原因是體育場館資源分布不均衡。該地區高校很多,而大部分體育設施都集中于高校,但高校體育場地基于自身教學等方面考慮,平時一般很少對外開放,即便開放收費也不低,提高了居民參與的門檻和成本。此外,場地面積和場地質量的分布不均衡,一些體育設施和場地由于長期閑置,質量逐漸降低,但卻沒有得到及時的維護和補充,最后甚至于廢棄。
(二)社會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缺乏針對性,功能較為單一
現有社會體育資源利用率低,社會體育部門提供的服務內容有限,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也不高。體育場館設施的的建設和規劃往往沒有前瞻性、設計也沒有預見性。一些體育設施建成以后因為各種原因,往往成為擺設,利用率很低。因此,提高社會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水平,提高社會體育場地的利用效率,做到服務體現大眾化、效能實現綜合化,是當下政府職能部門亟待考慮和解決的事情。
(三)社區的體育設施的管理體系不規范,不能充分發揮已有設施的作用
社區體育管理員的設立過于混亂,專門的社區體育管理員還很缺乏,很多社區體育管理員都是由物業部門兼職,缺乏專業的體育設施管理人員。在被選取調查的部分小區里,一些小區甚至沒有社區體育管理員,這就直接導致體育器械的維護和更換跟不上,也導致一些器械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被居民們合理的利用。另外,很多社會指導員也不是專職的,大都只是在自己空閑的時候才回來對社區居民們進行體育相關指導,導致大部分體育器材和設施都不能充分發揮其用途。
(四)社區體育設施的布局不夠合理,不能滿足居民們的健身需求
一些開發商和物業都以自己為出發點來選擇和安置體育設施場地,而沒有從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情況出發去考慮,很多體育設施擺放在小區的角落里或者是道路兩側,或者是聚集在過于偏遠的角落里,不怎么方便小區居民使用,而且數量和種類也不是很全面,滿足不了居民們的健身需求;眾多高校的體育設施雖然很全面,但它們要么被學生占領,要么收費太高,不能滿足廣大居民的健身需求。社區體育的場地設施仍是以籃球、足球等球類場地為主,老年活動場所多以廣場居多,種類結構不均衡,社區體育場地資源配置規模有待擴大。
四、結論與建議
根據市場經濟與社會體育發展的實際要求,政府體育管理部門要加強自身學習,積極轉變社會體育管理職能,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1.嘗試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保障制度,加強完善社會指導員培養機制;2.科學規劃場地建設,合理利用現有場地資源,積極開發經營渠道,加大場地開放力度,促進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3.體育場地的建設要做到規劃有前瞻性、設計有預見性,提高社會體育場地的管理水平;4.提高社會體育場地的利用率,做到服務體現大眾化、效能實現綜合化加大對社會體育事業的經費投入。另外,要積極促使單一的政府體育行為向多元的市場體育行為轉變,不斷完善經費獲取渠道,重視社會體育信息資源平臺的建設,積極拓展社會體育信息傳播渠道,提高社會體育信息資源的使用率完善社區體育設施的管理體系,配備相關專業管理人員,加強設施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