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克才
一、引言
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推行以來,在教師的積極引導與耐心指導下,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運動技能、生活方式、健康水平等方面的認識與把握水平已有顯著提高。進一步探討職業高中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重在把握先進教學理念,改進當前教學行為,關注學生情感特點,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二、職業高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課堂教學理念之靈魂
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一切要以學生為中心,非常重視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注重其情感體驗,使每一位學生受益。
(二)課堂教學目標之基礎
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完成一節課的前提和基礎,有效的體育教學目標能夠指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并區別對待,高效、合理地組織教學中的各項活動。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制定符合其生理特點的教學目標,使其有可操作性,并具體化到課堂的每個環節。
(三)課堂教學內容之栽體
教學內容作為體現教學理念,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其應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體育,又要學習和傳播新興體育運動。有效體育教學內容強調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重視培養運動興趣和終身體育意識,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四)教學方式方法之形式
教學方式方法是實現有效教學課堂的形式,它要靈活多變,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實現分層教學、分類指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促進學生的知識和情感等全面發展。
(五)課堂學習評價之促進
課堂教學評價對整個教學有著促進和推動的作用。有效教學中的學習評價方式崇尚多元化。變單純終結性評價為綜合性評價,將終結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整合運動知識和技能、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綜合評價。淡化評價甄別、選拔的功能,強化評價激勵、發展、促進的功能。
三、職業高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教學策略制定與實施
(一)策略一之興趣培養
職業高中學生在無課業壓力下,具備輕松、活潑氛圍的體育課充滿喜愛。可實際上學生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早已厭煩了體育教師的“老三樣”,即跑步、做體操和玩游戲,加之室外天氣冷熱多變,學生對體育課更是興趣索然。而要實現有效性教學,我認為教師必須從學生情感入手,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做到“以學定教”,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興趣,以實踐來深化解讀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例如教師可引進瑜伽、街舞等多種體育鍛煉形式,鼓勵學生自發組織籃球、足球、舞蹈、踢毽子、呼啦圈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興趣社團,由教師進行專業指導,這樣一來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會不自覺喜歡上體育鍛煉。
(二)策略二之個性培養
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師除了教授動作要領,面對一個個鮮活的有自己獨特性格與見解的學生要做到不苛求“行動的一致性”不能搞“一刀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并不是機器,而是存在個性差異的人。在職業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差異不僅存在于不同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上,還在于對相同體育項目學生的技能基礎與側重方向上,因而教師須采取興趣教學與分層教學策略。興趣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運動興趣愛好,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分層教學中,教師根據日常教學摸底情況,以及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由于學生發展情況不一,劃分標準亦不可一概而論,如教學單手肩上投籃時,與男生相比,女生普遍力量不足,因而可將練習距離調近些,隨著教學進度推進再適當調整。再比如有的學生喜愛輪滑、獨輪車等新興時髦項目。我們也應尊重并給他們展示的機會,抓住任何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激發其運動興趣的機會。
(三)策略三之強化技能
根據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動作技能存在兩種發展水平。我們體育教師在學生技能掌握時候應該把握“最近發展區”,加速學生發展。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保證學生運動安全和鍛煉效果,雖不苛求過于“競技化”的教學,但也要要求學生強化技能訓練、掌握動作要領。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技能水平,充分把握學生“最近發展區”采用激勵法、示范法、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實現了讓學生能夠“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四)策略四之師生互動
新課改下為提高職業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須進一步認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將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在動作要領傳授、比賽、游戲等環節中深化師生互動關系,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玩得開心、學得好。例如在體育比賽中,教師可安排見習生擔任裁判,自己參與到學生比賽中,這樣既使見習生參與到比賽中,又增強了師生互動,激發了學生的比賽熱情。
四、結語
新時期加強職業高中體育有效性教學,還須結合新課標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創新,讓學生在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知識、鍛煉技能、增強體質,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