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東娟
一、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的時尚運動項目,受到了青少年的喜愛。特別是浙江衛視臺《奔跑吧!兄弟》的播出,孩子們課下,課后紛紛效仿。可以看出,該項目是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的。定向運動是一項個人體驗項目,只有親自參與才能體驗樂趣,前世界定向錦標賽冠軍奧爾森說過:“定向比賽,就好比一個人在同時進行馬拉松和國際象棋比賽。”定向運動又是一個集體項目運動,從拿到任務那一刻起,參與者會更快、更好地和同伴在一起溝通交流,進而帶動他們很快的進入角色。
定向運動引進體育課堂教學,孩子們一定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對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成效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使得在有限的課堂空間里,為孩子帶來了更大的學習樂趣和學習效率。
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為學生創設一個他們自己喜歡的活動環境,要比教學時提供現成的知識和答案重要。”所以說定向運動是一個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需要的運動形式,它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體質,提高了交流溝通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當機立斷作出決定的能力,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了基礎。
二、中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社會發展進步快,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長輩呵護,車接車送,長期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中,導致學生怕苦、怕累、怕跑、甚至于怕動,學生身體素質、協調能力等方面不是太好,長此以往,一些孩子養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在體育課上表現為一拖、二賴、三偷懶,很難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要求。
(二)學校社會原因
①目前,教育部門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把體育教學納入中考科目。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得不調整教學計劃來適應中考需要,考什么、教什么、練什么,日復一日跑、投、跳。學生到操場上體育課的目的發生改變,僅僅是為了考試獲得高分而練習的一項任務。②據調查,初中生晚上睡覺時間普遍在十點以后,一天的睡眠時間大概在6.5~7個小時,有的學生甚至更少。在中考競爭壓力下,學生文化課學習繁重,只顧埋頭讀書、學習、寫作業,哪里還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甚至誤認為參加體育鍛煉是浪費時間和精力,遇到了特殊天氣,一些學生干脆都不到運動場在班上自習,不上體育課已是一些學生常有的事。
(三)教師因素
社會、家長評價體育教師的標準是體育中考成績有多少孩子成績優秀。要做到家長喜歡、學校信任的好老師,那只有在中考科目上下工夫,無心在中考科目以外做研究。
在這種環境下,體育課已經變得枯燥無味,哪里還談得上對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更談不上會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三、定向運動在中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
定向運動是一項集趣味性健身性知識性競技性為一體的體育項目,它不同于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如教學中常用的游戲:“長江、黃河”、“貼膏藥”、“接龍”等游戲,在中學的體育課上學生認為太幼稚、可笑,不愿意配合。(綜上所敘原因)定向運動的特征,適宜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它符合中學生年齡的特點,又結合了現在中學課程中的跑、投、跳、攀爬、跨越等基本內容,這打破了體育課長期以來,一種封閉式的教學,增強了課的實踐性和趣味性,所以說它適宜在中學體育課上開展。定向運動又是一項團隊協作完成任務的項目,參加的學生必須分工合作,同學之間相互交流溝通。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現在的小孩在家里孤單,缺乏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一平臺增加學生相互學習交流機會,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實踐性。
(二)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定向運動通過不斷改變地形路線和環境,不斷的在奔跑、跨越障礙等,改變了原有體育鍛煉簡單枯燥性,對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它又有集體性特征學生練習時必須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溝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身體在觀察地形地貌周邊環境的同時大腦要做出判斷,又鍛煉了身體、愉悅了身心、陶冶了情操、消除了煩惱、釋放了壓力,是一項智慧型的運動項目,所以它提高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社會適應能力
定向運動是一項需要參與者相互溝通,相互協作的項目。在教學中學生從拿到地圖的那一刻起,大家就圍在一起相互討論、分析、積極配合才能完成任務,自然而然的拋開了以自我為中心態度,團隊間只有努力找到目標,達到終點,完成任務。這既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體驗到了運動帶來的樂趣。
現在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甚少,而參加定向運動集體合作項目,就意味著必須與別人充分合作,才能把任務完成,從中體會到定向運動生存法則的意義。
四、結束語
定向運動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形式,能夠極大豐富中學教學的內容,改變了簡單枯燥的教學形式,為發揮其教學功效,廣大體育教師還應該自我改變,提高教學能力同時,更好的讓這項運動形式在中學課堂上得到開展,真正的做到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