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麒 范偉
中國乒乓球技術在世界處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在國內被譽為國球。然而在世界乒乓球中國一家獨大不利于乒乓球這個項目的發展。所以國際乒聯為了乒乓球更好的發展不斷在改進規則。2000年之前,乒乓球的身體素質主要以靈敏、快速為主導,技術要求突出前三板,然而對于力量的要求不是很高。亞洲人群的力量相對于歐美人群差,所以國際乒聯通過改革來相對的抑制中國在乒—乓球項目上的一家獨大的特點,從而來促進乒乓在世界上的發展。
一、體能的定義
體能通常是指讓你提的基本能力,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在運動中的綜合反應。200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運動訓練學》中把體能是這樣定義的,認為體能是以人體三大功能系統為能量代謝活動的基礎,通過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現出來的運動能力。運動體能指運動員為了適應專項運動中不斷變換的身體運動的需求,延緩運動員進入疲勞狀態的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和身體成分。
乒乓球運動體能特征
乒乓球運動屬于隔網對抗項目,乒乓球比賽由于場地的限制,需要的速度是短距離起動速度及制動和變換方向的速度。乒乓球需要的揮臂速度是體現在肢體遠端關節末端,不僅需要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發力,而且肩、肘、腕都要發力。其次乒乓球比賽中,每個完整的技術動作都是由判斷-反應-起動-移動-揮臂組成。
二、乒乓球規則的變化
2001年10月1日國際乒聯將原有38mm的乒乓球增加成40mm,重量從原有的2.5g增加到原有的2.7g,直徑增大了5.26%,表面積增大了10.8%。2002年9月1號,國際乒聯對規則又進行了改革,將乒乓球每局比賽原有的21分制改變成11分制,發球也從以前每人發5個球輪換改變成每人發2個球輪換。2002年9月l號施行了無遮擋發球。2008年9月1號國際乒聯又將原有的有機膠水變成了無機膠水。2014年7月正式采用塑料球。
三、乒乓球規則的改變對體能的影響
(一)乒乓球從38mm變成40mm大球對體能的影響
乒乓球從直徑38mm改變成了40mm,不僅球的面積變大了,球本身的重量也從2.5克增加到了2.7克。結果表明:40mm直徑的大球在空氣中的阻力加大,與小球相比,球的速度下降了13%,旋轉降低了21%。球的速度和旋轉下降了勢必會導致以下幾點:1、乒乓球回合數量增多,發球直接得分或前三板得分的概率將會降低。2、中近臺以及中遠臺擊球的數量將增多,每一板擊球的力量將變大。3、運用正反手擊球的比例將改變,正手擊球的比例將大于反手擊球的比例。4、跑動的范圍將增大。
小球改變成大球球的速度、旋轉下降對乒乓球體能的影響是很大的。乒乓球中遠臺發力主要以腿部的蹬地發力以及腰腹部發力為主,改變成了大球中遠臺擊球的數量增多,勢必對腿部以及腰腹部力量有了新的要求。其次球的速度減慢,擊球時能調整到做好的擊球位置和有了更充分的擊球時間,勢必每一板擊球的質量將增加,質量的增加最終指擊球的力量增加。乒乓球上身的發力除了腰腹部就是對前臂以及大臂,所以每一板擊球的力量增加對前臂以及大臂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小球變成大球后球的速度、旋轉下降,乒乓球在力量上面要多增加腰腹部以及前臂大臂的力量練習。不僅如此,乒乓球回合數量的增多,勢必要加強肌肉耐力的訓練。
(二)乒乓球比賽從21分制改變成了11分制
2002年國際乒聯將原有的每局21分制改變成了每局11分制;發球從之前的每發5個輪換變成了每發2個輪換;將原有的每局比賽結束休息2分鐘改變成了每局比賽結束休息1分鐘。
從表面上來看,每局比賽比分變少了,擊球的次數、回合、跑動都減少了,體能的需求會減弱。其實從21分制改變成了11分制,每位選手之間的差距會減少,每局比賽的偶然性會大大增加,每局比賽的比分會很接近,比賽的緊張程度會增加,要求運動員上場進入比賽的狀態要快,承受的心理壓力將增加。11分制的特點是“四大一快”,即進入比賽狀態快、發球接發球轉換快、比分變化快、競賽變化快、精力消耗快。
因此,11分制的改變對乒乓球體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賽中節奏變化快、跑動范圍大、轉換速度快、比賽緊張程度增加,比賽強度的增大加快了體能的消耗。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發展無氧耐力的訓練。
(三)無遮擋發球對乒乓球體能的影響
國家男子二隊教練陸志清在《無遮擋發球帶來哪些變化》中指出,相持的對抗增多,一方面要加強相持技術;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能訓練。優秀的身體素質能增強運動員本身的意志力和耐久力,能使他們在臨場比賽中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以及長時間高強度抗衡的能力。為此我們要注重體能訓練,把它與技能訓練作為運動員成才系統工程中的要素。
林曉兵等在《無遮擋發球對乒乓球技戰術影響的實驗研究》中,采用追蹤實驗對比法,對兩組22名乒乓球運動員進行了技戰術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實驗前后相持比例提高了15.38%,對照組實驗前后相持比例提高了7.91%,表明無遮擋發球弱化了發球質量,是比賽更多地進入相持階段。國家隊正定封閉訓練量化統計情況為:發球質量下降,發球威脅性減少,發球搶攻次數相對較少,但是相持階段增加了百分之十幾。相持階段的對抗增多,對運動員接發球技術和體能要求會更高。因此,一方面要相持技術的系統訓練,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能訓練。
通過以上表明,無遮擋發球的實施對乒乓球的相持球的數量增多,相持中的對抗增多,要求運動員要加強每一板擊球的力量和擊球的連續性,要求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多加強力量訓練。其次無遮擋發球對乒乓球體能的影響主要是提高了對耐力和力量素質的要求。
(四)無機膠水對乒乓球的影響
1.力量型選手比技巧型選手更有優勢
力量型運動員依靠的是自身強大的力量和相持取勝,而技巧型運動員細膩的手感對球的控制和突擊才是制勝法寶。無機膠水的使用減弱的膠皮的彈性,使球的旋轉、速度都得到了下降,技巧型運動員之前前三板以及擺速快、快攻強的優勢都減弱,帶來是更多的相持球,需要運動員增強每一板擊球的力量。所以依靠力量型運動員通過使用無機膠水帶來的優勢要遠遠大于技巧型選手。
2.選手的優勢突出
傳統的直板選手的主要得分手段是靠發球以及前三板;橫板選手的主要得分手段依靠強大的正手以及相持球來得分。無機膠水是球的旋轉、速度下降,相持球的數量增多,導致傳統直板選手發球以及前三板的優勢大大減弱。相反給橫拍選手帶來很多益處,比如增多了相持球的數量。目前世界打法只要流行橫拍,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男子乒乓球單打決賽是兩位橫拍選手之間進行的;女子團子冠軍的中國隊3人都是橫拍選手。
3.女選手比男選手受影響程度大
當今乒乓球更加追求的是力量和速度,力量大的選手優勢大于力量小的選手。女運動員力量比較薄弱,擊球的力量主要依靠球拍的彈性。無機膠水使球拍的彈性減弱,球的回合數增多,然而性運動員力量大于女運動員,所以無機膠水的使用對男運動的影響小于女運動員。
四、結語
綜上可知,由于乒乓球規則一直在變化要求乒乓球運動需要不斷提高體能,對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要求大大超過以前。乒乓球在訓練中最為重要的是旋轉、速度,規則使乒乓球的旋轉、速度在下降,所以力量練習目前尤為重要,增加了力量訓練才能增加旋轉和速度;乒乓球回合、中遠臺相持球數量在比賽增多,就要求運動員們在平時訓練中還要注意增加肌肉耐力;靈敏、柔韌是乒乓球訓練的基礎,也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