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強,楊世杰,張 寧,周巍巖,高春杰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濟寧供電公司,山東 濟寧 272100)
220 kV變電站10 kV系統在接線及運行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在運行中出現了電容器無功流向不合理、消弧線圈不能發揮補償作用、TV高壓保險頻繁熔斷、所用變供電可靠性降低等問題,問題的查找和處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且影響了電網的安全和經濟運行。
變電站10 kV系統主接線如圖1所示,其為單母線分段接線,1號主變10 kV側經分裂電抗器分別接至10 kVⅠ、Ⅱ段母線,2號主變10 kV側經分裂電抗器分別接至10 kVⅢ、Ⅳ段母線。Ⅰ、Ⅲ段母線通過分段49001開關連接,Ⅱ、Ⅳ段母線通過分段49002開關連接。1、2號電容器接至Ⅰ段母線,3、4號電容器接至Ⅱ段母線。1、2號所用變壓器為接地變壓器,分別由Ⅰ、Ⅱ段母線供電,其10 kV側中性點分別接有1、2號消弧線圈。

圖1 變電站10 kV系統接線
正常運行時,1號主變壓器帶Ⅰ、Ⅱ段母線運行,2號主變壓器帶Ⅲ、Ⅳ段母線運行,分段開關49001和49002斷開熱備用,1、2號主變壓器10 kV側分裂運行。1、2號所用變壓器帶1、2號消弧線圈運行,其中一臺所用變壓器帶全站所用電負荷,另一臺低壓側開關斷開熱備用。1、2、3、4號電容器可根據10 kV母線電壓及無功需求情況進行投、停,以調節10 kV母線電壓,保證母線電壓質量并實現10 kV系統無功盡量就地平衡,降低損耗。
10 kV各分段負荷嚴重不平衡。Ⅲ、Ⅳ段各出線負荷約占總負荷80%,Ⅰ、Ⅱ段各出線負荷約占總負荷20%左右。當2號主變壓器發生故障停運或Ⅲ、Ⅳ段母線發生故障以及10 kVⅢ、Ⅳ段母線上出線開關拒動越級跳閘,都將短時甩掉大部分負荷,不能發揮2臺主變壓器各帶約50%負荷的優勢。
Ⅲ、Ⅳ段母線負荷分配不均勻,Ⅲ段母線負荷為Ⅳ段母線的一半左右。分裂電抗器的優勢在于正常運行時,兩分支負荷平衡,兩分支負荷電流產生的磁勢相互抵消,使得每個支路的有效電感很小,壓降也很小,電抗器對母線電壓影響較小。而在其中一分支所接母線或線路短路時,僅故障分支流過短路電流,故障分支的自感電抗比正常帶平衡負荷運行時高出很多,呈現高阻抗,大大限制了母線及出線的短路電流。該運行方式下兩分支負荷電流不平衡,Ⅲ、Ⅳ段母線負荷差別約1倍,Ⅲ段分支負荷電流較小,其電抗器上的壓降也較小,Ⅳ段分支高負荷就會在電抗器呈現較高的電抗,降低了該分支的母線電壓,使得Ⅲ、Ⅳ段母線電壓不相等,Ⅳ段母線電壓低于Ⅲ段母線電壓。因此,兩分支負荷分配差別較大,不能充分發揮分裂電抗器的優勢。另外Ⅲ、Ⅳ兩段母線沒有各自單獨的調壓措施(兩母線上均沒有電容器),若采用調整主變分接頭進行調壓,兩段母線電壓都必須同時調整(同時升高或降低),會給調壓造成一些困難,影響電壓質量。
兩臺所用變壓器分別在Ⅰ、Ⅱ段母線運行,均由1號主變壓器供電,若1號主變壓器故障跳閘,所用變壓器全部停電,全站失去了站用電源,對強油風冷主變壓器持續運行造成了嚴重威脅。
10 kV母線分段運行,系統分割為兩個10 kV電網,分別由1號、2號主變壓器供電。由于10 kVⅠ、Ⅱ段母線所帶負荷較小,無功負荷也較小,而電容器又集中連接在Ⅰ、Ⅱ段母線上,補償容量大大超出該兩段母線負荷需求。當Ⅲ、Ⅳ段母線電壓降低或無功負荷較大時,若投入Ⅰ、Ⅱ段母線上的電容器時,補償的無功大部分由10 kVⅠ、Ⅱ段母線通過1號電抗器→1號主變壓器10 kV側→1號主變壓器110 kV側(或220 kV側)→110 kV(或220 kV側)母線→2號主變壓器110 kV側(或220 kV側)→2號主變壓器10 kV側→2號電抗器進入10 kVⅢ、Ⅳ段母線。雖然減少了220 kV系統的無功供給,但由于變壓器短路阻抗和電抗器電抗較大,無功流經這些元件時不僅造成大量的無功功率損耗,大大降低了調壓效果,還在這些元件的電阻上產生大量的電能損耗,很不經濟。
1號、2號消弧線圈均經1號、2號所用變壓器接在10 kVⅠ、Ⅱ段母線上同時運行,采用自動控制裝置調整消弧線圈分接頭方式。由于10 kV系統分割為兩個電網,且10 kVⅠ、Ⅱ段母線網絡較小,接地電容電流不大,而消弧線圈容量過大,自動調整分接頭時常常將其調至最高檔位(電感最大時,補償電流最小),但仍不能滿足系統要求,使得10 kVⅠ、Ⅱ段母線接地時過度補償太大,造成接地點感性電流過大,大大超過補償前的容性電流,結果是適得其反。而10 kVⅢ、Ⅳ段母線出線較多,接地電容電流較大,因為沒有消弧線圈,接地時接地電流得不到補償,故障點難以熄弧,而且熄弧后易于重燃,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對系統和設備安全構成威脅。弧光接地過電壓數值較大,使TV(電壓互感器)激磁電流大增,造成10 kVⅢ、Ⅳ段母線TV高壓保險頻繁熔斷。母線TV高壓保險熔斷不僅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如:使主變壓器復合電壓閉鎖開放)、計量的準確性(使出線電能表失壓),還增加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量(更換保險),也造成了備品備件大量消耗,增加了運行成本,降低了效益(1支保險約100元)。
因10 kV系統裝有限流的分裂電抗器,經計算若1號、2號主變壓器10 kV側開關遮斷容量能夠滿足短路容量要求,10 kV母線應并列運行采用1號、2號主變壓器同時供電的方式。這樣,既滿足了供電可靠性,也可使電容器通過10 kV分段開關直接對Ⅲ、Ⅳ母線無功負荷就近補償,又避免了大量補償無功迂回傳輸,達到較好的調壓效果。再者由于1號、2號消弧線圈作用于整個10 kV系統網絡,在發生系統單相接地時得以補償,減小了接地點的電流,使故障點絕緣易于恢復,降低了由此而引發的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概率,減少了對系統和設備的威脅,避免了因過電壓導致10 kVⅢ、Ⅳ母線TV高壓保險頻繁熔斷,保證了電網安全經濟運行。
若經計算1號、2號主變壓器10 kV側開關遮斷容量不能滿足短路容量要求,不得不采用分列運行方式時,應改變10 kV母線接線方式。一是將部分電容器改接至Ⅲ、Ⅳ段母線,使得電容器直接對Ⅲ、Ⅳ段母線無功負荷進行補償,提高經濟性和調壓效果。二是將1臺所用變改接至Ⅲ、Ⅳ段母線,使得Ⅲ、Ⅳ段系統至少有1臺消弧線圈運行,在發生系統單相接地時得以補償,既保證了安全經濟運行,又避免了10 kVⅠ、Ⅱ段母線因過度補償帶來的不良后果。同時當任一主變壓器故障跳閘導致部分母線停電時仍然有1臺所用變運行,所用電不間斷供電或比較容易快速恢復供電。
在不采取上述兩項措施的情況下,可以采用10 kV母線并列運行,一臺主變壓器帶10 kV負荷,另一臺主變壓器10 kV側熱備用,既不增加10 kV短路容量,又保證了電容器的補償效果及消弧線圈的補償效果,提高了安全性和經濟性。但考慮到主變故障時10 kV供電的可靠性,應裝設備自投裝置,當帶10 kV負荷運行的主變故障時,斷開故障主變壓器10 kV側開關,自動投入另一臺主變壓器10 kV側開關,恢復10 kV母線供電。
為充分發揮分裂電抗器的作用,10 kV系統應使兩分支負荷盡量平衡,使電抗器兩分支上產生的壓降盡可能小,且兩分支母線電壓相近,易于兼顧母線電壓調整和維持母線電壓水平。這樣既保證了母線電壓質量,又能在故障時限制短路電流,保證了系統及設備的安全。
綜上所述,經過論證,現在10 kV系統接線及運行方式如圖2所示。
1號主變壓器帶Ⅰ、Ⅱ段母線運行,2號主變壓器帶Ⅲ、Ⅳ段母線運行,10 kV系統分裂運行;將2號、4號電容器分別改接至Ⅲ、Ⅳ段母線運行,使得電容器直接對Ⅲ、Ⅳ段母線無功負荷進行補償;將2號所用變壓器改接至Ⅲ段母線運行,使得Ⅲ、Ⅳ段系統至少有1臺消弧線圈在系統單相接地時進行補償。

圖2 現高新變10 kV系統接線
經過運行,采取上述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并達到了經濟運行的目的。充分發揮分裂電抗器的作用,既保證母線電壓質量,又能在故障時限制短路電流。電容器實現無功負荷就近補償,避免大量補償無功迂回傳輸,又使調壓效果甚好。解決了10 kV系統Ⅲ、Ⅳ段母線無消弧線圈補償的問題,在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時,能使故障點絕緣易于恢復、減少由此引發的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概率,避免因過電壓致使10 kV母線TV高壓保險頻繁熔斷,提高了保護裝置的安全性,計量的準確性,減少運維人員的工作量,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