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蜀青
每年在美國奧斯汀舉辦的SXSW(西南偏南)大會上,不少電影都會在這個當地民眾的節日期間首映。今年最受矚目的電影莫過于斯皮爾伯格的科幻新作《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故事發生在2045年:地球上的現實世界已成為一片廢土,人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一個叫做《綠洲》的虛擬游戲世界中,而游戲的制作人向玩家們公布了一個驚人秘密——誰能找到游戲中的最終寶藏,誰就能繼承和擁有整個公司的資產……該片將在3月30日中美同步公映。11日首映后,“驚艷壯觀的視覺效果”和“熱血沸騰的宏大場面”幾乎成為媒體的一致評價,《綜藝》認為該片“極其精彩的畫面和特效絕對能迎合大多數人流行文化的口味”。美國IndieWare網
站稱贊《頭號玩家》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科幻體驗,“是自《人工智能》以來最典型的斯氏風格”。《名利場》甚至認為《頭號玩家》在視效方面已超越《丁丁歷險記》(2011年)和《阿凡達》(2009年)。
除了未來元素,影片還搭上懷舊“套路”:金剛、高達、街頭霸王、古墓麗影、鋼鐵巨人……出生于“80后”觀眾將在電影中找到各種耳熟能詳的動漫和電影角色。但當一部影片的視覺特效占去太大比重,故事還能否真正打動人心?自2008年《奪寶奇兵4》之后,斯皮爾伯格的作品更多地是瞄準奧斯卡的文藝傳記片,比如《戰馬》《林肯》和《間諜之橋》。不少影評人認為,《頭號玩家》人物塑造較為單薄、沒有深度,故事情節也較為牽強。▲
環球時報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