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瀟 郭有志
(1.三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2;2.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鋼結構工程公司,上海 200135)
隨著邊坡工程的蓬勃發展,邊坡災害逐年增多,主要有滑坡導致交通中斷、建筑物被掩埋等,這使得邊坡穩定性分析變得尤為重要[1,2]。Geo-Studio軟件是基于極限平衡法的邊坡穩定性分析軟件,適用于巖土工程和巖土環境模擬計算,能夠非常準確、快速的求解出邊坡最小安全系數以及最危險滑移面[3,4]。本文利用Geo-Studio軟件,以某建筑物臨近河道邊坡為例,對河道邊坡常水位、洪水位、地震工況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研究,說明Geo-Studio在邊坡穩定性方面的應用,為同類河道邊坡穩定性計算提供一定的參考。
南京市某建筑物群,如圖1所示,建筑物3號、6號樓標高分別為12.50 m,12.00 m,跨度分別為8.4 m,9.0 m,地標高9.50 m左右。建設過程中進行填方,采用預制樁進行地基處理。3號、6號樓距離河道大堤坡腳平均距離為20 m,小于規范[5]所規定的距離30 m。建筑物與大堤的距離見圖2,大堤的最高水位為12.00 m。根據要求[5],需要對河道邊坡常水位、洪水位以及地震工況下的穩定性進行分析研究,以確保河堤邊坡的安全。


建筑物所在區域,河道底坡變緩,接近水平,底高程在6.40 m左右,平均河底比降為0.6/10 000,河道轉變為圩區性河道。河道上口寬總體在50 m~70 m之間,河道斷面型式以梯形為主,迎水坡邊坡系數總體為2.0~3.0。左岸堤防頂高程為14.10 m~14.50 m,右岸堤防頂高程為13.80 m~14.60 m,背水坡陡緩不一,緩處邊坡系數在4.0以上,陡處邊坡系數1.5~2.0。
根據現場地質勘察、鉆孔取樣得到的堤防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可知建筑物場地和河堤地質巖土層分布示意圖如圖3,圖4所示。

建筑物范圍內地質情況大致如下:
①層素填土:可塑狀態,粘性土為主,硬雜質含量大于25%,工程性質較差。該層層厚為0.50 m~4.50 m,層底埋深為0.50 m~4.50 m。
②層粉質粘土:可塑狀態,中偏高壓縮性,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區部分地段分布,該層層厚為0.70 m~5.80 m,層底埋深為1.90 m~6.70 m。
②-A層粉質粘土:軟塑狀態,局部流塑,中偏高壓縮性,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場區部分地段分布,該層層厚為0.80 m~8.50 m,層底埋深為3.50 m~10.50 m。
③層粉質粘土:硬塑狀態,局部可塑狀態,中低壓縮性,干強度較高,韌性較高。該層層厚為2.60 m~12.60 m,層底埋深為10.10 m~13.80 m。
④層殘積土:密實,稍濕,呈砂土狀夾礫石及母巖風化碎塊。該層層厚為1.40 m~4.20 m,層底埋深為13.00 m~16.90 m。
河堤地質情況如下:
①層素填土:成分以粘性土為主,土質不均勻,結構較松散。該層層厚為0.80 m~3.30 m,層底埋深為0.80 m~3.30 m。
②-1層粉質粘土:可塑狀態,底部漸變為軟塑狀態,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中壓縮性。場區部分地段缺失。該層層厚為2.50 m~3.70 m,層底埋深為5.80 m~6.50 m。
②-2層粉質粘土:軟塑狀態,局部流塑,中偏高壓縮性,稍有光澤,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該層層厚為6.20 m~9.30 m,層底埋深為10.10 m~13.80 m。
③層粉質粘土:可塑狀態,干強度較高,韌性較高,中低壓縮性。層厚為2.80 m~4.00 m,層底標高為14.10 m~16.70 m。
根據地質報告及已知材料特性,計算參數取值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1為建筑物場地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表2為河堤典型斷面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

表1 建筑物區域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

表2 河堤巖土層工程地質特性
依據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附錄A,南京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g。場地覆蓋層厚度較薄,覆蓋層以下為穩定巖石,20 m深度范圍內不存在飽和粉土、砂土,無液化土層分布。根據區域地質構造、活動斷裂分布、發育特點、地震活動歷史、地形、地貌等綜合因素分析,可以認為場地屬相對穩定區。
計算模型選取鉆孔取樣地質剖面。考慮以下工況:
1)穩定滲流期,河道常水位7.5 m;
2)穩定滲流期,河道常水位5.0 m,遭遇7度地震;
3)穩定滲流期,河道洪水位12.29 m;如表3所示。

表3 岸坡穩定分析計算工況


各工況下地質剖面和計算滑弧示意圖見圖5~圖10所示。其中圖5~圖7為迎水面河堤安全計算示意圖,圖8~圖10為背水面河堤安全計算示意圖。河堤斷面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抗滑穩定安全系數計算結果表
由計算結果分析,工況1堤防迎水面、背水面穩定安全系數分別為2.06,2.93,具有較大安全裕度;遭遇地震時安全系數有所降低,為1.28和2.17,但仍滿足規范[5]要求。洪水位也具有較大安全系數,滿足規范[5]要求。
由于河道常水位為7.5 m左右,洪水位為12.29 m左右,而堤防背水坡底高程為12.6 m;同時地質勘察表明,本河段夏季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5 m左右,冬季在地下15 m左右。因此,堤防不存在滲透失穩問題。
本文基于Geo-Studio有限元軟件對河道堤防的穩定性進行了三種工況的計算分析。結果表明:
1)不同工況下建筑范圍內河道堤防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均在1.20以上,有較大安全裕度,同時分析表明堤防無滲透穩定性問題,滿足規范要求。
2)Geo-Studio具有強大的滲流和穩定分析功能,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1] 陳祖煜.土質邊坡的穩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2] 胡建剛.邊坡穩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7(19):20,97.
[3] 汪承亮.極限分析法在邊坡穩定分析及擋土墻土壓力計算中的應用[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0.
[4] 胡 海,陳玉明,玉尖地.基于Geo-Studio邊坡穩定性分析[J].價值工程,2016,35(16):195-196.
[5] GB 50286—2013,堤防工程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