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腦”為模擬腦神經網絡帶來希望
據Futurism網站報道,目前研究人員正在改進并完善“芯片大腦”技術。科學家們認為,隨著這種技術的成熟,未來或將可以不再因許多神經系統疾病進行動物甚至人體臨床試驗。
所謂“芯片大腦”技術在本質上說是研究人員將半導體晶圓用納米導線打造的網絡。當腦細胞被引入芯片后,他們可以使用納米線作為支架來構建功能性神經元回路,模擬大腦中神經元的相互連接。一旦構建模擬的腦回路,研究人員不僅可以觀察到神經連通性,還可以研究疾病和創傷對其造成的影響。
生物學家克里斯庫普(Kris Kulp)進一步解釋說:“你可以模擬某人在戰場上短暫暴露于化學制劑,然后在6個月內觀察相應神經元會發生何種變化。也許他們會從最初的暴露中恢復過來,但是從現在起的6個月后,仍然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這是唯一一種可以對人類細胞進行這種實驗的系統。”
下一步的開發計劃是研究團隊將與計算機科學家,統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建立合作,幫助他們分析和模擬該設備所提供的實驗數據。
你的基因也許能決定減肥和增肥的難度
據《Nature Genetics》雜志上近日刊登的研究報告顯示,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13個基因所攜帶的突變和人體體重指數(BMI)直接相關。
研究人員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來尋找可能直接影響人體基因功能的突變,這也是首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性研究尋找影響BMI的基因,這些基因或許在影響機體能量消耗和脂肪細胞生物學特性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研究者Loos博士表示,這項研究中我們鑒別出了對體重神經性控制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基因,其對大腦的作用方式或許能影響人們對食物的攝取、饑餓、飽腹感等。而遺傳這些基因突變的個體或許會發現其很難吃得少或停止過多攝入食物。基于這些基因的作用機制及生物學通路,研究人員或許很快就能夠解釋為何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更容易變胖。這一研究或能為開發新型肥胖療法提供潛在的靶點。
2018年最佳飲食榜單出爐
新年伊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邀請了全美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25名營養學、糖尿病、心臟病、減重、人類行為等方面的專家,對40種流行的飲食方式從營養、安全、長短期減重效果、是否易于實踐等7個方面進行評分,遴選出了最佳飲食榜單以及八個單項榜單。
在40種流行的飲食中,最受專家推崇的是由美國心肺及血液研究所(NHLBI)制定的DASH飲食方案以及擁有悠久歷史的地中海飲食。這兩種飲食方式多年蟬聯第一,均強調了蔬菜、水果、全谷物以及精益蛋白質的重要性。DASH飲食主要是為了控制高血壓而制定,故對食鹽有更嚴格的限制;而地中海飲食則允許人們適量攝入紅酒等酒精飲料。同時,Dukan 方案和生酮飲食并列所有飲食方案的倒數第一,成為了最不受專家待見的飲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