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尚生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踐行;海林農場
五大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以及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是支撐發展的強大動力和行動指南。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只有反作用于實踐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對于我們而言,不能僅將對“五大發展”理念的認知停留思想層面、停留在口頭上,停留在書本上,關鍵是應將其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實踐中,要讓其轉化成發展動力、民生福祉。也就是說,“五大發展”理念關鍵在踐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下面,結合海林農場的實際,就如何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實現海林農場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就是要更高質量、更高效益。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
“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作為資源小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想有所作為、有所突破,就必須以創新激發動力,為經濟強筋健體、造血注力。要按照推進供給改革的要求,加快優勢資源轉換,大力實施農業低成本、高效益、多元化種植等特色經濟戰略,以“互聯網+”“農業+”“旅游+”引領轉型升級,打造一批有市場、叫得響、知名度高的品牌。旅游,主要是按照田園風光、農業觀光的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做大做強中心旅游服務核,全面提升旅游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叫響“林海雪原生態之都”品牌。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農業主要是做強自營經濟和木耳產業,全面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轉型。
二、踐行協調發展理念。就是要著力補短補缺。堅定不移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當前,海林農場城鎮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主要存在農場經濟收入低,群眾收入水平不高、城鎮化水平總體不高、消費和收入水平不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高等四個“短板”,如果不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要把協調發展貫穿于發展的各方面、全過程,讓協同出動力、出生產力、出合力,重點做好一篇的文章。按照打造山水型生態旅游產業的要求,全面提升農場品位,樹立農場形象,讓我們的農場更靚麗。把農場區域發展總體規劃通盤考慮,加快農場基礎設施向公共服務方向轉型,著力補齊四個“短板”,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確保全場低收入家庭致富,帶領全場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就是要著眼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我們必須牢牢守住的“生命線”。我們要保護好這一優勢,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不斷將生態優勢放大和轉化為經濟優勢,努力把農場建設成為中國美麗鄉村最好的創建試點。全面推進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大力開展城鄉綠化攻堅行動,打好裸露山地殲滅戰,全面提高綠化覆蓋率。實施“凈水”工程??茖W編制水資源保護與綜合利用規劃,切實守護好生態資源,全面推進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加快實施“五小”水利設施建設,做到水清河暢,切實增強防洪、供水和水生態安全。實施“藍天”工程。實施“清潔”工程。對農場環境管理全面實行市場化運作,關閉和取締城區畜禽養殖場,整區推進垃圾治理。通過實施“四大工程”,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永定良好形象的閃光點,以座座綠水青山換取未來發展的金山銀山。
四、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就是要深度融入市場經濟,堅定不移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開放是當今世界的一大潮流,是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城市走向現代文明,實現現代化最根本的出路。我們要深入踐行開放發展理念,在大范圍、廣領域、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大型經濟交流合作,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戰略,有效提高資源配置的水平。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建設是唯一載體,招商引資是唯一選擇”的理念,搶抓新一輪改革開放機遇,創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渠道,精準發力,招商選資,引資引智,加快產業集聚,拉長產業鏈條,切實增強產業競爭力。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更大突破,積極探索推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環境優化等重點難點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努力破解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瓶頸,充分激發社會活力。加強宣傳營銷。為實現開放發展添磚加瓦。
五、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就是要順應人民生活新期待。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
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就是要讓全社會的每一位公民共同參與、共同享有。針對社會管理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局面。要保民生。發展連著民生,民生連著民心。只有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我們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成就感。要按照兜底的要求,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讓老百姓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要注重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的有機統一,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工作;注重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要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搞整齊劃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層層加碼、不作難以兌現的承諾,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