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 鑫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的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組織完成《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在標準批準發布之前,為進一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對標準報批稿及編制說明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18年1月16日—2018年2月14日。2018年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新修訂《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召開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在會上介紹標準修訂的有關情況,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李江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羅永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陳弈輝、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二部副主任王莉現場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為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新國標制定的背景,本刊編輯部對我國電動自行車的發展現狀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整理,總結了《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以下簡稱“舊國標”)的不足之處以及新國標修訂的意義,希望能為新國標的推廣盡微薄之力。
隨著電動自行車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實用化,電動自行車除了節能、經濟、環保之外,并兼有機動車省力省時的特點,符合當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特征和需求,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便擁有龐大的消費群。發展至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國,年產量和消費量占世界總產量和消費量的比重均超過90%。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到現在,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即起步階段為1995—2004 年、快速發展階段為2004—2007 年、成熟階段為2007 —至今。

電動自行車具有騎行簡便、速度快于普通自行車及省時、省力的特點。20世紀90年代,自中國出現了第一輛電動自行車后,電動自行車憑借其方便快捷的優勢,很快得到廣泛推廣應用,電動自行車的產量從2000 年29萬輛發展到2017年的 2 996萬輛,十余年間增長了 103.31倍;2014 年起,受經濟增速放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電動自行車產量有所下降;2014 年的產量為3 551萬輛,2015 年的產量為3 257萬輛,2016年產量為3 215萬輛,2017年產量為2 996萬輛。近年來,電動自行車行業受國內經濟增長減速和內需增長動力不足的影響,同時面臨部分原材料、人力資源等制造成本大幅上升的壓力,使得行業處于轉型升級、調整結構的新階段。自2013年起,電動自行車行業產量增幅放緩,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穩定成熟期。2014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較2013年下降 3.90%,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 年、2016年、2017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出現小幅度負增長現象,說明未來電動自行車產量合理控制將是行業發展的新常態,量的增長將逐步讓位于質的提高。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量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量
由于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監管不嚴,許多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在許多配件的生產上不執行相關標準,導致產品質量較差,特別是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的充電器、電池等配件。
2017年6月11日,央視新聞頻道就報道了關于全國電動車質量抽檢的報告。其中,配件不合格率最低都達到86%,充電器抽檢30批次,其中2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達到90%,質量令人堪憂。
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開車路上太堵,等公交車又耗時間,所以不少市民會選擇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然而在電動自行車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卻頻頻發生。
據統計,2013—2017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死亡8 431人、受傷6.35萬人、直接財產損失1.11億元。5年來,電動自行車肇事致人傷亡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年均分別上升8.6% 和 13.5%。
由于電動自行車本身電氣線路、充電器、蓄電池等零部件設計不合理、質量不合格、安裝不規范、使用不當等因素,在停放充電過程中容易發生短路、過載等電氣故障從而引發火災;且我國城鄉居民習慣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室內充電,有的甚至停放在建筑首層門廳、樓梯間、共用走道等公共區域,一旦起火燃燒,產生的火焰和高溫有毒煙氣在很短時間內就可將與其連同的空間通道蔓延充實,導致人員疏散逃生困難,從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07—2017年這10年間,北京市平均每3起重大火災中,有1起的事故原因就是電動車起火;2016年1月,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牌坊村一村民,在室內對電動自行車進行充電時發生火災,一家三口身亡。2017年12月13日凌晨,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白墻子村一村民自建房發生火災,造成5人死亡、9人受傷,其起火原因依然是在室內給電動自行車充電。2018年1月23日1時38分,西安市雁塔區青龍路王家村一民房著火,現場共搜救出被困人員19人,其中4人遇難,13人送醫救治,2人未受傷。此次火災過火面積約40 m2,著火物質為電動車。2016年8月29日凌晨2時45分,深圳寶安沙井街道馬鞍山社區安山四路一處出租屋因電動單車充電引發火災,造成7人死亡,其中2人因逃生踩踏及不慎墜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市一群租房由于室內電動車電氣故障引發發生火災,造成11人死亡。
我國是全球電動自行車生產和銷售第一大國,經過多年的發展,電動自行車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全社會保有量約2億輛,年產量3 000多萬輛,大部分使用鉛蓄電池,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產品約10%。近年來,不少電動自行車產品逐漸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越來越快,部分指標超出了舊國標的規定,被稱為“超標車”。例如,舊國標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超過20 km/h,但目前實際使用中的部分電動自行車產品最高車速超過40 km/h;舊國標規定整車重量不超過40 kg,但目前部分電動自行車整車重量超過70 kg。這些產品性能上逐步接近電動輕便摩托車,但安全性能較差,交通安全隱患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事故。此外,由于部分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性能較差,近幾年引發的火災逐漸增多,多次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因此,國家迫切需要通過修訂舊國標,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18年1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四部門就新修訂《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召開發布會,解釋了新國標修訂的原則、修訂的目的及其適用情況等。
在對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產品發展情況以及發生的各類事故加以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新國標堅守安全的底線,設置了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動機功率、電池電壓、外形尺寸、防火阻燃等關鍵指標,最大限度地確保了產品的機械安全、行駛安全、電氣安全和防火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性能。
電動自行車在我國使用廣泛,部分消費者從使用方便角度考慮,希望電動自行車速度越快越好、體積越大越好、載重量越高越好、動力性能越強勁越好。但是電動自行車作為道路交通工具,需要兼顧出行效率、出行安全和道路的通行秩序。由于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主要行駛在非機動車道上,而目前我國不少地區非機動車道寬度有限、人車混行,如果電動自行車的速度、體積、重量和動力性能等大大超出自行車等其他非機動車,會大量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空間,或者影響非機動車道的正常通行秩序,或者對汽車等機動車的正常通行造成干擾,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因此,新標準的修訂工作始終本著確保所有道路交通參與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審慎研究和確定了每一項關鍵技術指標。
考慮到近些年來消費者出行范圍的擴大、生活節奏的加快,新標準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基本出行需求,在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機功率等方面以現行標準為基礎進行了適當放寬,其中,最高車速由20 km/h調整為25 km/h,含電池在內的整車質量由40 kg調整為55 kg,電機功率由240 W調整為400 W,從而讓消費者獲得比普通腳踏自行車更大的出行半徑,減輕對騎行者的體力要求,提高了出行的效率,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和要求。
電動自行車本質上是帶有助力功能的自行車,應當符合自行車的相關特征,即能夠由人力驅動行駛。因此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腳踏騎行功能,從根本上與電動輕便摩托車等其他機動車產品相區別,這也是電動自行車能夠納入非機動車管理的必要前提。此外,腳踏騎行功能還可以作為電驅動的重要補充,能夠讓消費者在車輛故障或電池乏電時繼續行駛,避免了長距離的推行,便利消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