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軍,徐春紅,趙 靜
(1.薊州區農機學校,天津 301900;2.天津市薊州區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天津 301900;3.天津市薊州區農業機械發展服務中心技術推廣站,天津 301900)
農業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將會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發展,農業逐漸向著機械化的方向發展,這極大的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有助于農村新經濟的穩步提升。但是農機管理仍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管理體系不健全、工作人員素質較低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質量與效率,也阻礙了農村新經濟發展,因而加強農機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農機管理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良好的農機管理可以提升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繼而推動農業生產質量以及效率的提升,而農業生產效率可以直接反映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水平,因此加強農機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農機管理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不斷提升機械化生產水平可以提升農業生產的核心競爭力,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
(2)農機機械是農業科技應用的重要載體。科技對農業發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有效推動了農業的轉型,使原有的資源型農業逐漸發展成為科技型農業,而農業生產中所涉及到的機械設備則是農業科技的重要載體,其廣泛應用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提升。第一,機械的應用使農業可以實現精量播種、自動化灌溉,使生產效率以及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二,機械以及技術的應用還提升了農業的抵御自然災害、病蟲害的能力,提升了生產質量;第三,優質的生產技術還推進了農產品的改良,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投入。
(3)農機管理是推動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提高農民收入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這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和諧建設。傳統農業模式中,勞動力需求量大,但是生產效率低,經濟收益低,而農業向著機械化生產模式轉變后,機械逐步代替人力,生產效率以及質量均明顯提升,繼而推動了農業經濟發展,使農民的收入增加。
(4)農機管理是開展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農村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械化生產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標志,也是文明社會建設的標志,在開展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村和諧發展方面,農機管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機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對農民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知識素養以及技術能力,使其成為新型農民;同時工作人員還會加強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推廣,使自然資源得到最為有效的利用,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實現和諧發展。
(1)建立安全農機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農機管理開展的必要前提與保障,尤其是安全管理制度,機械生產的過程中,如果農業生產人員不能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與要求開展生產操作,就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這不僅會影響農業生產的有序展開,還有可能造成人員以及經濟方面的巨大損失,因此工作人員一定要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規范農民的農業機械操作行為,并監督機械的使用情況。如果有違規、違法操作等情況,工作人員應當及時上報,并采取對策嚴肅處理。
(2)加強對農機具的推廣。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農業技術不斷更新發展,價格低廉、生產效率較高的農機具越來越多,為了提高機械化生產的水平與質量,應當積極加強對農機具的推廣工作。管理人員應當將農機具的作用以及應用優勢告知農民,并為農民進行操作示范,提高農民對農機具的認識程度,讓機械化生產的覆蓋率不斷擴大。
(3)加強對農戶的培訓。農戶是農業生產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能力與素質將直接影響到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影響到農村新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加強對農戶的培訓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強對農戶的補貼。很多農戶沒有看到農機使用后的長遠效益,他們可能會因為農機價格高,而放棄使用農機,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戶的補貼,為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減輕農戶的經濟壓力,如可以為其提供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或與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機構進行合作,為農民提供無息貸款或低息貸款。
(5)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管理法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農機質量以及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所有農機生產企業均需接受資質審查,審查合格才能進入市場,如果企業做出危害市場秩序等行為,要對其予以嚴厲懲處。
良好的農機管理可以提升農業的機械化發展水平,推動農村新經濟的穩步發展。加強農機管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相關部門應當建立安全農機管理制度、加強對農機具的推廣、加強對農戶的培訓與補貼,并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