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波,張健偉
(畢節市農機安全監理所,貴州 畢節 551700)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在農作物播種方面,運用了精密播種技術,可實現節省種肥、高產高效等目的,值得推廣應用。不過在播種作業中,常規耕播機難以實現播種過程全封閉,而對于作業質量也難以實時檢測。在播種作業中,如果出現機械傳動故障,發生導種筒堵塞、種箱排空等問題,會發生漏播的情況。尤其是在玉米播種當中,玉米種價格較高,漏播、多播等情況將對農民造成經濟損失。因此為了提高玉米播種的高效性和經濟性,應當研究設計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
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是當前農業技術發展一種較為先進的技術,其中運用了微型計算機技術,實現優秀的單方面控制和多方面控制功能。目前我國關于自動播種的研究并不深入,一般只有大體的設計理念,但對于其控制器可信,即步進電機控制方案,缺乏詳細的描述。因此,結合光電傳感器技術、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技術,研究設計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基于現有的玉米播種機的優缺點,在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的設計中,選擇了步進電機、光電傳感器、鋤鏟式開溝器、窩眼輪式排種器等主體部件。其核心是單片機,電路板具有補播、漏播檢測的功能。通過光電傳感器檢測,發現漏播情況,向CPU傳輸信號,CPU處理后將步進電機開關打開,帶動后面窩眼輪旋轉30°,針對漏播的位置補播。
選擇AT89C52單片機,芯片包含了MC51系列的全部特點,同時對8kB電擦除閃爍存儲器繼承,成本低廉,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單片機具有6~40kHz的工作頻率,系統對單片機內部振蕩器加以應用,時鐘源利用石英晶體構成,設定11.0568kHz晶體振蕩頻率。根據測控儀I/O接口需求,控制電機部分,按鈕輸入等,使用DAC0832、8155、MC14433芯片各1片,以及74HC595芯片5片擴展,對可用I/O數量、控制電機增加,滿足A/D轉換等要求。
在步進電機的選擇中,應當根據需要的動負荷要求,以及不同類型的特點加以考慮。同時,對于播種機陪在拖拉機的應用也要加以綜合思考。另外,選擇過程中,對于電源電壓問題要特別重視。相鄰窩眼具有30°的角度,設定1.5°的步距角,20步/次。設置1~4A的靜態電流,0.2/2500的負載啟動荷載頻率,以及相對較小的運行頻率。由此,可以采用70BF07。單片機將控制信號輸出,通過D/A轉換器,轉變數字信號,形成模擬信號,通過放大后向細分環形分配器傳輸,環形分配器中,主要的脈沖特點是是否具有脈沖,以及組合的順序。驅動脈沖被步進電機接收,對磁場加以建立,主要在單向繞組軸線平分線分布。通常電機只能以1大于1°的步進角運行。在細分控制中,電流通過階梯波的方式遞增,逐漸實現相鄰排對應導通相中,脈沖的切換。
在窩眼輪排種器的運行當中,窩眼輪轉動,重力作用下種子進入孔內,刮種器將多于種子刮去,隨著窩眼護板,窩眼中的種子向下方翻轉,有推種器推入種。由于玉米種顆粒具有不規則的形狀,從窩眼向護種板翻轉時會受到影響,因而有較高的機率可能出現漏種的情況。對此,適當增大窩眼輪的窩眼設計,以減少漏播的情況。
基于當前現有產品類型,結合相應的技術水平,基于單片機設計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建立精密播種機自動補償式監控系統。系統設計中,研究對象選擇玉米精密播種機,實現對玉米種漏播的檢測,以及對漏播的自動補償。在排種器下方安裝光電傳感器,滿足系統監測要求。在播種過程中,傳感器對輸種管種子流動情況進行監測,向CPU傳輸監測信號,CPU對相關系統的工作加以控制。在正常播種過程中,種子下落有規律的穿過光電傳感器,如果出現斷種、漏播的情況,規定時間間隔內,沒有種子穿過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就會立刻將信號傳輸給CPU,由CPU控制步進電機啟動,帶動播種機后的種箱排種器旋轉,對漏播的位置進行補播。
精密播種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在保護性耕作中,節本增效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玉米播種中,需要通過播種機,定量準確地在土壤預定位置中播種,保證一穴一粒。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為了實現玉米精密播種機漏播率的降低和補播的科學性,設計補償式玉米精密播種機,準確檢測漏播情況,及時自動補播,提高了玉米播種效率。
[1]劉忠軍, 劉立晶, 楊學軍,等. 指夾式玉米免耕精密播種機的設計與試驗[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 32(s 2):1-6.
[2]殷小偉, 楊麗, 張東興,等. 氣壓式玉米精量播種機均勻低損配氣機構設計與試驗[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 32(19):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