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程 周麗麗 張悅
摘要 基于1966—2015年長海縣大風月分布天數,對長海縣年、季大風日數和風向頻數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得出大風分布情況。結果表明,長海縣大風日數年際變化總體呈減少趨勢,年變化率為-13 d/10年,全球的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的城市效應對大風日數的減少有直接或間接影響;從四季變化率來看,冬季大風日數減少最快,夏季減少最慢,春季和秋季相同;從大風日數風向頻數分布圖來看,近50年長海縣大風日數累計統計頻數分布主要以N(北風)、NNW(北西北風)為主導風向,E(東風)、W(西風)為弱導風向。
關鍵詞 大風日數;分布特征;遼寧長海;1966—2015年
中圖分類號 P425;P4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217-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gale days in Changhai County from 1966 to 2015,the seasonal and annual distribution of the gale days an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wind direction in Changhai County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gale days in Changhai County was reduced overall,the annual change rate was -13 d per decade,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had a direct or indirect relation to the decrease of gale days.From the change rate of four seasons,the change rate of winter was the fastest,the change rate of summer was the slowest,the change rate of spring and autumn was the same.In view of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gale days,in nearly 50 years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of the number of gale days in Changhai County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N(north wind) and NNW(north northwest wind),E(east wind) and W(west wind)was the weak wind.
Key words gale day;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Changhai Liaoning;1966-2015
大連市長海縣處于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中緯地帶,屬北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日照充足。受海洋氣候影響,空氣溫和,晝夜溫差較小,無霜期長,達220 d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0 ℃左右,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7.1 ℃,最低氣溫-15.9 ℃;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25.3 ℃,最高氣溫30 ℃。年平均降水量633 mm,多集中在7—9月。
長海縣四面環海,常年遭受大風侵襲,大風不僅對島內旅游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島內海洋牧場養殖也影響較大。因此,長海縣大風要素分析對長海縣氣象預報和公共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搜集整理近50年長海縣資料進行統計入庫,利用Python腳本對資料進行讀取處理,然后錄入信息中心本地的Oracle數據庫,再提取1966—2015年大風月分布天數進行統計分析。
根據《地面氣象觀測要素定義》的規范說明,長海縣瞬時風速≥17.0 m/s時,記錄為長海縣的1個大風日。主要研究分析長海縣大風日年際變化、大風日四季分布和大風風向頻率變化等內容。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風日年際變化
從長海縣大風日數的年分布圖(圖1)來看,大風日數總體呈減少趨勢,變化趨勢線公式為y=-1.312 1x+75.199,年變化率為-13 d/10年,即長海縣每10年大風日數減少13 d。統計分析得出,20世紀60年代長海縣記錄大風日數為80 d,2015年記錄大風日數為20 d左右,減少趨勢非常明顯。
從年代平均分布來看,1966—2015年長海縣每10年平均大風日數分別為80、42、38、23、26 d,總體分析說明大風日數與年變化一致,總體呈減弱趨勢,其中個別年代有上升的單一趨勢發生。人類活動和城市發展的建筑活動導致大風日數減少,同時全球氣候變化與大風日數的減少也有直接關系[1-2]。
2.2 大風日四季變化
從長海縣大風日數的四季分布圖(圖2)來看,大風日數四季變化總體趨勢和年變化基本一致,呈減少趨勢。春、夏、秋、冬季大風日數變化率分別為-3.5、-1.2、-3.5、-4.9 d/10年,從四季變化率來看,冬季減少最快,夏季減少最慢,春季和秋季相同。
四季中冬季大風日數最多,夏季大風日數最少。春、夏、秋、冬季平均大風日數分別為10、5、12、16 d。冬季和夏季差距3倍以上[3]。
2.3 風向頻率變化
從長海縣大風日數風向頻數分布圖(圖3)來看,近50年大風日數累計統計頻數分布主要為N(北風)、NNW(北西北風)為主導風向,E(東風)、W(西風)為弱導風向。其中N(北風)達到600個大風日,年均超過10 d,說明長海縣只要有大風日發生,出現N(北風)幾率最大。從統計概率來看,N(北風)占12%、NNW(北西北風)占10%,E(東風)占3%、W(西風)為4%。
從16個方位來看,長海縣全年大風為西北方向占比最高,其次為西南方向,再次為西北方向,最后為東和西單方向[4]。
3 結論
(1)長海縣大風日數年際變化總體呈減少趨勢,變化趨勢線公式為y=-1.312 1x+75.199,年變化率為-13 d/10年,全球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的城市效應對大風日數的減少有直接或間接關系。
(2)從四季變化率來看,冬季減少最快,夏季減少最慢,春季和秋季相同。
(3)大風日數風向頻數分布圖顯示,近50年長海縣大風日數累計統計頻數分布主要以N(北風)、NNW(北西北風)為主導風向,E(東風)、W(西風)為弱導風向。
4 參考文獻
[1] 張智,鄭廣芬,林莉.寧夏大風日數氣候變化及其對沙塵天氣的影響[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6,20(4):30-34.
[2] 楊群超,汪武峰.嘉興地區大風氣候特征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4(11):254-257.
[3] 孫燕,吳海英,沈樹勤.冬春季江蘇沿海大風的特征[J].臺灣海峽,2007(4):467-483.
[4] 中國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規范[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