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臣 唐長波
摘要 為建立花生根中白藜蘆醇的高效液相色譜含量測定方法,采用HPLC法進行了試驗,色譜條件為Shimpack C18色譜柱(150.0 mm×4.6 mm,5 μm);流動相為甲醇-水(52∶48);檢測波長306 nm;流速1.0 mL/min;進樣量10 μL;柱溫30 ℃。結果表明,白藜蘆醇進樣量在0.2~1.0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為Y=6 215.3X-65.647,r=0.999 8;平均回收率為99.21%;RSD為0.97%。該方法靈敏、簡便、準確,可用于花生根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 HPLC;花生根;白藜蘆醇;含量測定
中圖分類號 R28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247-02
Abstract A res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1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resveratrol content in peanut root.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a Shimpack C18 column(150.0 mm×4.6 mm,5 μm),the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water(52∶48),flow rate was 1.0 mL/min and the detecfion wavelength was 306 nm,the injection volume was 10 μL and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 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of resveratrol from 0.2 μg to 1.0 μg.The corresponding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Y=6 215.3X-65.647,r=0.999 8.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21% and RSD was 0.97%.The method is sensitive,accurate and speedy,therefore it is suitable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eanut root.
Key words HPLC;peanut root;resvemtrol;content determination
白藜蘆醇富含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中,是植物受到環境壓力、真菌、細菌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攻擊時產生的一種植物抗毒素。目前有關白藜蘆醇功能的研究相當多[1-2],它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管舒張、調節脂蛋白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特性,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化學預防抗癌劑。近年來,不少學者對花生各部分及相關產品白藜蘆醇的含量進行了研究測定[3-4],結果顯示,花生植物的根、莖等非食用部位白藜蘆醇含量相當高(根中白藜蘆醇的含量最高可達1.33 mg/g),是花生仁的數十倍乃至數百倍,是紅葡萄酒中含量的數百倍,是天然白藜蘆醇的重要植物源。關于白藜蘆醇的常用檢測方法有薄層熒光掃描法、分子熒光法、HPLC法[5-8]等。由于前2種方法靈敏度不高、操作步驟復雜、方法的重現性較差,使得檢測結果誤差很大,也曾有人采用HPLC法檢測,但在樣品的前處理過程中,只是進行簡單的溶劑提取,而未對樣品做進一步的純化處理,使得在檢測過程中大量的雜質殘留在色譜柱中,對色譜柱損傷嚴重,而且在最后得到的色譜圖中白藜蘆醇峰與雜質峰之間的分離度較差。本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建立了快速、簡便、易行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對不同產地花生根中白藜蘆醇含量進行了測定,并進行了方法學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儀器。高效液相色譜儀(配有P230+紫外檢測器、P230/P230p高壓恒泵,EC2000色譜工作站),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KQ-500DE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波儀器有限公司;Sartorius CPA225D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1.1.2 試藥。白藜蘆醇對照品,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甲醇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ㄉ?,均購于藥材批發市場,經過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炮制重點實驗室專家鑒定。
1.2 試驗方法
1.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花生根,粉碎,過60目篩,精密稱取2.0 g,加60%乙醇于40 ℃水浴超聲振蕩提取30 min,共提取2次,過濾,殘渣用少量60%乙醇洗滌,與2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殘留物用30 mL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減壓回收至干,用甲醇定容至10 mL棕色量瓶中,備用。臨進樣前經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作為供試品溶液。
1.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白藜蘆醇對照品適量,置于10 mL棕色量瓶中,加入甲醇配制成每1 mL中含白藜蘆醇100 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1.2.3 檢測波長的測定。取白藜蘆醇對照品適量,加入甲醇配制成每1 mL中含白藜蘆醇0.1 mg的溶液,在200~4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紫外光譜掃描。
1.2.4 HPLC測定條件。色譜柱:Shimpak C18(4.6 mm×150 mm,5 μm);流動相:甲醇-水(52∶48);檢測波長:306 nm;流速:1.0 mL/min;柱溫:30 ℃,進樣量10 μL。
2 結果與分析
2.1 檢測波長的確定
200~400 nm波長范圍內的紫外光譜掃描結果顯示,白藜蘆醇在306 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圖1),故選擇306 nm作為檢測波長。
2.2 色譜條件優化結果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樣品液相色譜圖中,白藜蘆醇與其他組分的色譜峰分離度良好,峰形對稱(圖2)。
2.3 方法學考察
2.3.1 線性關系考察。分別吸取對照品溶液2.0、3.0、4.0、6.0、8.0、10.0 μL,按上述確定的色譜條件進樣,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的進樣量X(μg)對峰面積Y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回歸方程,結果見表1。上述結果表明,白藜蘆醇進樣量在0.2~1.0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圖3),其線性方程為:Y=6 215.3X-65.647,r=0.999 8。
2.3.2 精密度試驗。取上述白藜蘆醇對照品溶液5 μL,重復進樣6次,計算峰面積的RSD值(表2),結果表明,6次進樣峰面積的RSD值為0.86%,說明該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3.3 穩定性試驗。精密吸取同一供試品溶液10 μL,分別于0、2、4、6、8 h 進樣,測定峰面積。結果表明,峰面積RSD為1.15%(表3),說明供試品溶液在8 h內保持穩定。
2.3.4 重現性試驗。取同一批花生根樣品,精密稱取6份,每份2.0 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處理,精密吸取10 μL,進行HPLC分析(表4),結果表明,6次測定含量分別為0.212 6、0.214 5、0.215 1、0.217 3、0.213 4、0.218 9 mg/g,RSD為1.11%,說明方法重現性良好。
2.3.5 回收率試驗。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供試品9份,每份各1.0 g,分別加入濃度為0.1 mg/mL的對照品溶液1.6、2.0、
2.4 mL,按供試品的制備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含量,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9份樣品的回收率均在98.10%~100.63%之間,平均回收率為99.21%,RSD為0.97%,說明該方法回收率良好。
2.3.6 樣品的含量測定。取不同產地的花生根藥材,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處理,各進樣10 μL進行HPLC分析,結果見表5。
3 結論與討論
以甲醇-水(52∶48)為流動相,白藜蘆醇與雜質峰得到很好的分離,且流動相配制操作簡便。
在樣品的前處理上,優選超聲振蕩提取的方式,優于傳統加熱回流提取的方法,使操作簡便易行,提取率高。在提取溶劑的選擇上,對甲醇和乙醇的各種濃度比例進行了優化,結果選擇以60%乙醇為最佳提取溶劑。由于白藜蘆醇不穩定,受光照和溫度影響很大,故在樣品制備過程中,對提取溫度也進行了選擇。在20、40、60、80 ℃的條件下,樣品超聲提取后用HPLC法測定,結果表明,當提取溫度大于40 ℃時,白藜蘆醇含量明顯下降并出現雜質峰。因此,提取溫度宜選擇40 ℃。
由于白藜蘆醇難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故本試驗采用乙酸乙酯作為萃取劑對樣品進行純化,以去除水溶性雜質,從而降低了對色譜柱的污染程度,增加了白藜蘆醇與雜質峰之間的分離度,效果明顯。
通過對不同產地藥材的測定結果發現,不同產地之間,白藜蘆醇含量相差較大。因此,在臨床使用時,要對花生根進行全面的質量分析與控制。
4 參考文獻
[1] 史麗,劉燕,許現輝.白藜蘆醇的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2006,8(3):5-8.
[2] 任秀蓮,邢峰,解利利,等.花生中白藜蘆醇的研究現狀與應用展望[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29(5):163-166.
[3] 張炬,胡君萍,韓玫,等.HPLC法測定花生不同部位中白藜蘆醇的含量[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3,26(5):440-441.
[4] 薛曉麗,張紅霞.花生不同部位白藜蘆醇RP-HPLC含量分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2,21(3):7-10.
[5] 畢海丹.白藜蘆醇提取及分離純化技術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程,2009(1):15-18.
[6] 黃紀念,方杰,艾國民.HPLC法測定不同品種花生根中白藜蘆醇的含量[J].食品科學,2007,28(5):276-277.
[7] 韓小麗,邵鵬,李明靜,等.薄層熒光掃描法測定花生莖中白藜蘆醇的含量[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6(18):628-629.
[8] 張寒俊.熒光光度法測定花生紅衣提取物中白藜蘆醇含量[J].中國油脂,2006,3l(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