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華 司唯 桂明杰 張曉紅 金星愛
摘要 本文對柞蠶農的現代化培訓模式進行了初步探討,分析了當前柞蠶農培訓模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出發,探索各種新型培訓模式,有助于農民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問題、在生產上使用新技術等,為新型柞蠶農培訓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 現代通訊技術;柞蠶農;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281-01
柞蠶農是柞蠶生產的主體,也是柞蠶養殖技術轉化的重要載體。因此,柞蠶農科技水平的高低和能否及時推廣新技術直接決定著柞蠶生產力的水平。目前,柞蠶放養地區多為偏僻的山區,聚集柞蠶農提供講座難度較大,由于長期未受到技術培訓等原因,山區柞蠶農的科技技術無法及時更新,這直接導致了柞蠶農收入水平和柞蠶產業發展受限制的結果。2016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把職業農民培養成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導力量”的要求[1]。在柞蠶業方面,為提高柞蠶農科技水平并及時解決柞蠶農所面臨的技術難題,對柞蠶農的培訓需要具有及時性和長期性,但通過傳統的培訓方法很難達到新技術推廣的及時性目標。因此,利用手機短信、手機應用程序、互聯網網站等現代通訊技術進行新型柞蠶農培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途徑。
1 現行柞蠶農培訓模式
1.1 現場培訓模式
現場培訓模式是柞蠶專業技術人員直接到蠶場或蠶場附近的農村對柞蠶農進行技術培訓。現場培訓模式的優點是柞蠶專業技術人員與柞蠶農之間互動性比較強,一般是通過講座給柞蠶農講授新技術后,直接對柞蠶農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通過回答可以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但這種現場培訓模式的缺點是舉辦規模比較小,能參加的柞蠶農人員數少。因講座時間有限,講座內容范圍也比較小。
1.2 教學培訓模式
教學培訓模式是在農閑期由縣級、市級或省級科研推廣機構召集本地區柞蠶農進行教學式培訓。這種培訓模式的優點是召集的柞蠶農人員數比現場培訓模式更多,時間上比現場培訓模式充更裕。缺點是要給農民解決住、行、食等,從而舉辦培訓的費用比較高。同時由于柞蠶農須離開居住地,所以參與積極性不高。
1.3 遠程教育培訓模式
遠程教育培訓模式是使用電視或互聯網電腦等傳播媒體給柞蠶農提供技術指導的一種方式。這種遠程教育模式的優點是突破了時空的界限,柞蠶農可隨時隨地接受培訓[2]。缺點是柞蠶農必須會操作設備,因而這種模式門檻較高。
2 基于現代通訊技術的柞蠶農培訓模式
2.1 手機短信培訓模式
手機短信培訓模式是一種給柞蠶農發送精簡養蠶內容的培訓方式,就是養柞蠶前期開始到結束為止,每一個關鍵技術管理環節前期及時給柞蠶農發送有關關鍵技術要點,提醒柞蠶農及時用到關鍵技術。如果關鍵技術要點的內容較長,可以題目加網址鏈接的方式發送短信。這種培訓模式的優點是通過柞蠶農聯絡平臺的聯系方式發送短信,覆蓋面比較廣、接受信息比較及時,只要柞蠶農接受有關關鍵技術,便向柞蠶的標準化生產邁出了一大步。
2.2 手機應用程序培訓方式
手機應用程序培訓包含2個方面:一是可以單獨開發柞蠶農專用手機應用程序;二是通過微信、QQ等程序建立該地區柞蠶農群。第一種專用手機應用程序的優點是該種程序能包含的柞蠶知識面比較廣,柞蠶農需要什么內容都可以通過應用程序直接找到該內容,也可以具備向柞蠶專業技術人員提問及接受回答的功能;缺點是需要單獨安裝,如果柞蠶農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利用率可能較低。第二種通過微信、QQ等應用程序可以向柞蠶農及時發送各種培訓內容,這種培訓方式的優點是內容可以不受篇幅大小的限制,柞蠶農能及時收到信息,而且與手機短信相比,操作費用也較低。
2.3 互聯網網站培訓模式
互聯網網站培訓模式是由有關部門建立一個柞蠶養殖有關的專用網站,并及時更新內容,讓柞蠶農能不斷接觸到新的柞蠶養殖知識。這種培訓模式需要柞蠶農的高積極性,要主動地瀏覽網站。
3 建立基于現代通訊技術的柞蠶農培訓模式的措施
針對我國的農民培訓,很多專家主張應充分利用廣播、手機、電視、互聯網等手段和農業院校、農業科研機構等對農民進行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以滿足農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3]。有的專家提出以職教資源的合理配置來構建農民教育、管理、監控為一體化的多元立體化平臺[4]。
3.1 建立柞蠶農聯絡平臺
為了給柞蠶農及時傳達最新信息,知曉柞蠶農聯絡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有關部門有必要建立柞蠶專業技術人員能查看自己管轄范圍內柞蠶農聯絡方式的平臺,所需的聯絡方式有手機、固定電話、電子郵箱等。
3.2 建立柞蠶專業技術人員聯絡平臺
柞蠶農在生產過程中如果遇到技術難題能及時得到解決是很重要的。目前,很多柞蠶研究單位都不具備網站、手機應用程序等平臺,所以柞蠶農遇到技術難題時需要到當地主管科研機構或推廣機構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咨詢。為給柞蠶農提供方便,有關部門應該建立柞蠶專業技術人員聯絡平臺,通過平臺公開專業技術人員的辦公電話、電子郵箱等,以方面柞蠶農聯系咨詢。
3.3 建立柞蠶農和柞蠶專業技術人員的互動機制
建立上述柞蠶農聯絡平臺和柞蠶專業技術人員聯絡平臺后,雙方應該再建立互動機制,通過及時的互動機制柞蠶農及時向專業技術人員反映所遇到的難題,柞蠶專業技術人員也應及時反饋信息,如果是不能及時解決的大問題,可以申報課題研究,使課題的研究結果能用到實處。這樣的互動機制可以增強柞蠶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保持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4 結語
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柞蠶農接受培訓的便捷性,同時增強了與柞蠶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互動性。有效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可在降低柞蠶農培訓費用的同時提高整個柞蠶業的標準化生產水平,同時提高柞蠶農的經濟收入水平。
5 參考文獻
[1] 崔洪月.中央一號文件視角下的云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J].安徽農業科學,2017(28):251.
[2] 楊波,劉成玉.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與農民職業教育培訓[J].農村經濟,2013(1):111.
[3] 周應恒.新型職業農民現狀及培育途徑[J].農民科技培訓,2012(5):15.
[4] 吳宏耀.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要提升農業吸引力[J].農民科技培訓,2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