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少華
結合水稻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2017年武穴市天誠植保專業合作社等服務主體組織實施了新美洲星大面積示范與田間對比試驗,探討了新美洲星的應用效果及關鍵技術,為大面積生產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黃華占,是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優質常規稻品種,該品種在武穴市種植面積達90%以上。供試藥劑為新美洲星,由安徽神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提供。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大面積示范區和對比試驗區。大面積示范區設在全市8個水稻主產鎮,在水稻苗期、拔節期、抽穗前共噴施新美洲星2~3次(A1),噴施等量清水作對照(CK1)。對比試驗區設在武穴市現代農業示范中心,共設3個處理,分別為拌種+葉面噴施(B1),浸種+葉面噴施(B2),不拌種(CK2)。單位處理面積0.13 hm2。30 mL新美洲星原液拌5 kg種子,處理A、B于秧苗四葉期、拔節期和抽穗前各葉面噴施新美洲星1 500 mL/hm2兌水450 kg/hm2,CK噴施等量清水。
1.3 田間管理
水稻直播栽培大面積示范區6月2—18日播種,播量60~90 kg/hm2,施肥管水同于常規直播栽培,病蟲草害防治由服務主體實行統防統治;對比試驗4月12日直播,播種量60 kg/hm2,施45%復合肥(20-10-15)600 kg/hm2作底肥,5月3日施尿素112.5 kg/hm2作促苗肥,5月 25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鉀45 kg/hm2作促蘗肥,6月26日施尿素112.5 kg/hm2、氯化鉀45 kg/hm2作穗肥。播后3 d 用40%丙芐封閉除草,3葉1心時用稻杰加千金殺滅田間雜草。
2 結果與分析
2.1 示范區試驗結果
2.1.1 產量。2017年10月12—13日,武穴市農業局組織技術人員,按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在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區選取有代表性的26個田塊進行測產驗收和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查。由表1可知,噴施新洲星平均產量8 291.33 kg/hm2,比CK增產8.93%,說明噴施新美洲星增產效果明顯。
2.1.2 病蟲害。調查結果顯示,噴施新美洲星的植株紋枯病發病率為13.97%,CK紋枯病發病率為21.6%,雙尾假設測驗結果表明,u=3.48>u0.01=2.58,表明新美洲星對水稻紋枯病有極顯著防治效果。水稻成熟前調查稻飛虱蟲量,處理A1和CK分別為134.7、197.3頭/百蔸,統計假設測驗測得處理間t=2.32>t0.05=2.20,表明新美洲星對稻飛虱具有顯著的驅避效果。
2.1.3 抗倒性。受氣候影響,一季中晚稻發生大面積倒伏,面積6 573.33 hm2,占30.9%,其中發生5級倒伏的面積為1 240 hm2,占5.83%,嚴重倒伏的田塊減產30%以上。在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區調查發現,噴施2~3次新美洲星抗倒效果極為明顯(表2),噴施清水對照全部發生4~5級倒伏,噴施新美洲星2、3次處理輕微倒伏或未倒伏,其抗倒作用主要是改善了水稻植株縱向倒伏性狀和橫向倒伏性狀,株高分別降低5.1、4.0 cm,伸長節間平均縮短1.3、1.0 cm,基部第一節間直徑加粗0.14、0.07 mm。
2.2 對比試驗結果
2.2.1 水稻苗期生長。據水稻四葉期調查(表3),新美洲星對直播水稻苗期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效果,田間表現生長勢強,整齊度好,葉色濃綠。處理B1、B2苗高分別比CK2高0.7、1.2 cm,葉片數多0.2、0.4片,單株分蘗數多0.4、0.3個,成苗率高4.5、5.4個百分點。
2.2.2 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處理B1、B2分別比CK2增產7.06%、9.48%。新美洲星對水稻產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有效穗數和穗粒數增加,與CK2相比,處理B1、B2有效穗分別增加15.0萬、28.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分別增加4.4、2.5粒。新美洲星對千粒重影響較?。ū?)。
3 結論
大面積示范結果表明,水稻噴施2次新美洲星比對照增產8.93%,田間對比試驗新美洲星處理則比對照分別增產7.06%、9.48%,增產效果明顯,試驗重復性好。新美洲星對產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增加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對千粒重影響較小。水稻應用新美洲星能顯著提高水稻抗逆抗災能力,減輕病蟲害發生,對紋枯病的防治效果達極顯著水平,驅避稻飛虱效果達顯著水平;其抗倒伏能力主要是改善植株縱向倒伏和橫向倒伏性狀,株高降低,伸長節間縮短,基部莖稈加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