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偉 包曉東 席嘉平 張玉超 羅疆偉 張樺
摘要 優質草莓苗是保證草莓產量和品質的前提。采用高架育苗的方法,選取草炭、椰糠、營養土3種基質,與珍珠巖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研究不同混配基質對草莓苗培育的影響。結果表明,草炭(或椰糠)∶珍珠巖=7∶3為最適配比育苗基質,且椰糠更適合大規模生產育苗。
關鍵詞 草莓;高架育苗;基質
中圖分類號 S66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077-02
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水果芬芳,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VC。草莓栽培效益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草莓栽培,近年來在我國更是發展迅速,生產面積居世界第一[1-3]。因此,對草莓苗的需求較高,我國多地都有草莓苗繁育基地,育苗材料多為利用匍匐莖育苗,育苗方式多為大田種植或溫室地栽[4]。近幾年,隨著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者對草莓品質的要求提高,優質草莓苗需求越來越多,由此帶來草莓育苗方法的大幅改進。與傳統育苗相比,高架基質育苗育苗率高,育苗繁苗系數能達到1∶50~70,是露地裸根育苗的3~5倍,幼苗質量好,定植后緩苗期短,成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壯苗率達到88%以上,補苗少,節省成本,幼苗長勢相似,病蟲害較少,便于日常管理[5-6]。已有報道說明,草莓高架育苗所用基質顯著影響育苗效果。基質分為多種,各種基質優點各不相同,本文分析3種基質與珍珠巖不同配比對草莓高架育苗的影響,以期篩選合適的育苗基質用于優質草莓苗的培育[7]。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草莓母株為章姬草莓原種苗,去除老葉及果柄,留下匍匐莖及新葉。供試基質材料為草炭、椰糠、營養土及珍珠巖。草炭為進口產品,椰糠為國內生產,營養土和珍珠巖為當地生產。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溫室基地中進行。將水泡日曬過的草炭、椰糠、營養土及珍珠巖按照不同比例(體積比)進行混合,設置9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草炭∶珍珠巖=9∶1;處理2:椰糠∶珍珠巖=9∶1;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處理4:草炭∶珍珠巖=7∶3;處理5:椰糠∶珍珠巖=7∶3;處理6:營養土∶珍珠巖=7∶3;處理7:草炭∶珍珠巖=5∶5;處理8:椰糠∶珍珠巖=5∶5;處理9:營養土∶珍珠巖=5∶5。分別裝入28孔穴盤中[8]。
1.3 試驗方法
采用高架基質育苗,栽培花盆內長60.0 cm、寬20.0 cm、高18.0 cm。將1葉1心的抽生匍匐莖用揠苗器固定入裝滿上述不同配比基質的穴盤中[9]。灌溉采用當地原水滴溉,原水pH值8.1、EC值0.48 mS/cm,每天日出后灌水4次,每株灌水200 mL,灌水間隔1 h。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 混配基質理化性質指標的測定。①混配基質的容重、持水孔隙度、通氣孔隙度、總孔隙度及水氣比測定。將不同配比的基質裝入已知容積(V=100 mL)的容器內,向內加水至飽和狀態,并稱量其質量(W1),將水分自由瀝干后稱量不同配比基質質量(W2),烘干后稱量不同配比基質質量(W3)。容重=W3 /V;總孔隙度(%)=(W1-W3)/V×100;持水孔隙度(%)=(W2-W3)/V×100;通氣孔隙度=總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水氣比=持水孔隙度/通氣孔隙度[10]。②混配基質的pH值、EC值測定。取基質樣品10 g,置于三角瓶中,加蒸餾水50 mL,利用電導儀測定EC值,利用pH計測定pH值。
1.4.2 草莓苗生長發育指標測定。匍匐莖固定在穴盤里25 d之后測定幼苗生長情況。株高:用卷尺測量草莓苗葉柄基部值最長葉片的自然高度。葉面積:用卷尺測量葉片的底長和高,計算葉面積。根長:取出幼苗用卷尺測量毛根長度[11]。
1.4.3 草莓苗生理指標測定。取草莓苗葉片測定總蛋白、葉綠素含量[12]。總蛋白含量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1.4.4 草莓苗定植存活率分析。匍匐莖固定在穴盤里25 d后起苗,移植煉苗10 d后進行定植,7 d后觀察緩苗情況及存活率[13]。
1.5 數據分析
用Excel對數據進行初步處理,使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配比基質理化性質比較
由表1可知,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容重最高,為0.302 g/mL;處理8(椰糠∶珍珠巖=5∶5)的容重最低,為0.047 g/mL;各處理組當珍珠巖比例一樣時,營養土的容重最高。處理8(營養土∶珍珠巖=5∶5)的總孔隙度最高,為39.370%;處理2(營養土∶珍珠巖=9∶1)的總孔隙度最低,為32.110%。處理8(椰糠∶珍珠巖=7∶3)的持水孔隙度最高,為34.620%;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持水孔隙度最低,為4.320%;當珍珠巖比例一樣時,草炭和椰糠組的持水孔隙度均極顯著高于營養土組。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通氣孔隙度最高,為30.210%;處理8(椰糠∶珍珠巖=5∶5)的通氣孔隙度最低,為4.750%。處理8(椰糠∶珍珠巖=5∶5)的水氣比最高,為7.288;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水氣比最小,為0.143;當珍珠巖比例一樣時,草炭和椰糠組的水氣比均極顯著高于營養土組。處理6(營養土∶珍珠巖=7∶3)和處理9(營養土∶珍珠巖=5∶5)的pH值最高,為7.66;處理1(草炭∶珍珠巖=9∶1)的pH值最低,為6.300。處理6(營養土∶珍珠巖=7∶3)的EC值最高,為0.960 mS/cm;處理2(椰糠∶珍珠巖=9∶1)的EC值最小,為0.100 mS/cm。
2.2 不同配比基質對草莓子苗生長發育的影響
由圖1可知,子苗株高、根長和側根發育等表型性狀,草炭和椰糠組明顯優于營養土組。
由圖2可知,處理4(草炭∶珍珠巖=7∶3)的株高最高,為22.3 cm;處理9(營養土∶珍珠巖=5∶5)的株高最低,為10.9 cm。處理4(草炭∶珍珠巖=7∶3)的根長最高,為19.4 cm;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根長最低,為5.6 cm。處理4(草炭∶珍珠巖=7∶3)的葉面積最高,為97.5 cm2;處理9(營養土∶珍珠巖=5∶5)的葉面積最低,為30.5 cm2。各處理組當珍珠巖比例一樣時,草炭和椰糠長勢明顯好于營養土;與珍珠巖比例在草炭9∶1和7∶3時優于椰糠;椰糠在5∶5時優于草炭。整體比較,在基質和珍珠巖配比在7∶3時子苗生長最佳。
2.3 不同配比基質對草莓苗生理指標的影響
由圖3可知,處理8(椰糠∶珍珠巖=5∶5)的葉綠素含量最高,為4.625 mg/g;處理3(營養土∶珍珠巖=9∶1)的葉綠素含量最低,為1.171 mg/g。處理2(椰糠∶珍珠巖=9∶1)的總蛋白含量最高,為5.230 mg/g;處理5(椰糠∶珍珠巖=7∶3)的總蛋白含量最低,為3.470 mg/g。葉綠素含量間接反映光合作用,總蛋白含量間接反映代謝水平,整體比較,椰糠組略優。
2.4 不同配比基質對草莓子苗定植存活率的影響
定植方式為帶土移植、日常管理,子苗根系旺盛,緩苗7 d,長出新的毛根,9個處理繁育出的子苗定植成活率全部為100%,不同處理的基質對定植存活率影響無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草莓高架育苗中草炭、椰糠和營養土等比例混合珍珠巖的育苗效果,草炭和椰糠之間無顯著差異,草炭和椰糠的育苗效果顯著優于營養土。
草炭、椰糠、營養土是有機育苗基質,珍珠巖是無機基質,市場上都容易購買。草炭和椰糠2種基質持水孔隙度較高,水氣比較高,保水性能好,通氣性能好,pH值偏弱酸性,EC值較低,與珍珠巖混配增加通氣性能和排水性能,效果較優。但椰糠基質的保水性能低于草炭,需每天澆水保持濕潤。本地營養土作為育苗基質,容重高,一個28孔穴盤全裝營養土較重,不利于人工操作;同時營養土持水孔隙度較低,通氣孔隙度較高,水氣比較低,pH值偏弱堿性,EC值較高,育苗效果較差,因此,營養土不適合作為草莓高架育苗的基質。當前草炭已被廣泛應用于草莓種植,是設施農業無土栽培的優良基質。而椰糠還未大規模應用于草莓種植,本試驗中椰糠和草炭作為育苗基質相比較無顯著差異。
綜合分析試驗結果,采用草炭或椰糠與珍珠巖比例在7∶3時育苗效果較好。但草炭為進口,成本較高,運輸不易,椰糠為國產,購自本地,成本較低,來源廣泛,草炭的價格較椰糠高3倍以上。大規模生產選用椰糠作為育苗基質不僅可以保證子苗的產量和品質,而且可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4 參考文獻
[1] 陳月紅,童曉利,曹榮祥,等.不同草炭配制基質對草莓高架育苗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11):186-188.
[2] 陳月紅,唐泉,曹榮祥,等.草莓高架育苗基質配方的篩選[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12):210-213.
[3] 郭成寶,陳月紅,童曉利,等.不同基肥配比對草莓高架育苗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7):161-163.
[4] 李飄飄,王秀峰,張然然.草莓育苗基質比較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34(1):15-17.
[5] 連青龍,魯少尉,尹義蕾,等.現代設施草莓高架育苗質量研究[J].中國蔬菜,2013(8):71-76.
[6] 安樹杰,張正偉,祝保英,等.連棟溫室草莓高架層式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3):112-114.
[7] 唐忠建,趙寶龍,孫軍莉,等.草莓無土栽培基質與營養液配方篩選試驗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4):54-56.
[8] 宗靜,郝國慶,宋沛云,等.大棚草莓避雨基質育苗技術[J].中國蔬菜,2013(17):46-48.
[9] 李邵,田婧,魯少尉,等.設施草莓高架分層育苗系統育苗效果研究[J].北方園藝,2014(14):41-45.
[10] 忻雅,吳根良,童建新,等.草莓工廠化育苗基質的篩選[J].浙江農業科學,2011(6):1232-1235.
[11] 鄭劍超.基質育苗對草莓生長發育的影響[J].新疆農墾技術,2015,12(38):32-33.
[12] 孫軍利,章智鈞,張坤,等.不同配方基質的理化性質及其對草莓生長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7,46(3):118-121.
[13] 廖華俊,董玲,寧志怨,等.脫毒草莓高架自營養高效育苗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5):1985-1988.